舒仕明
一
那顿令我终身难以忘怀的年饭,屈指算来已经近四十年了。虽然仅有六七岁的我什么也没记住,但却将那顿不同寻常的年饭深深地印在了心里,以致今天想起来,仍对父母充满了无限的感激和敬意。
那年,还没真正包产到户,正处于农业社和生产队时的最末期。然而,很不幸的是,母亲为了多挣工分挽回年年都成补钱户的不利局面,于是熬夜加班地拼命干活,结果累倒了,病得十分厉害,不得不住进了医院。
大年三十那天,过年了。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杀鸡宰鸭,到处飘荡着香喷喷的味道,独有我家却冷冷清清,一贫如洗。爸爸到医院照顾妈妈去了,只有我和仅比我大两岁的哥哥大眼瞪小眼,焦急地等待着大人回来,等待着父母买回好吃的东西,还有火炮和新衣服。这对我和哥哥来说,那是多么美妙的憧憬和祈盼呀!于是我和哥哥来到村口,每当有人赶场回来从我们身边路过,我和哥哥都会问:“看到我的爸爸妈妈了吗?”他们或摇头或随便说一句安慰的话:“看到了。”就是那句“看到了”,让我和哥哥坚信,父母一定会很快回来。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希望却在幼小的心灵里飘忽,像炊烟一样越来越淡。就在我和哥哥泪眼相望的时候,父亲像是从天边赶来的一样,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父亲提着一块巴掌大的肥肉来到我和哥哥跟前,一边微笑一边大口地喘着粗气,累得说不出话来。在那大冬天里,只见他的头上冒着热气,额上竟然有大颗的汗珠滚出……我和哥哥欢呼雀跃地将父亲迎回了家里。
吃饭的时候,父亲端出了两小碗肥肉,一碗放在我和哥哥面前,一碗放在了他的面前。我仔细一瞅,只见父亲面前的那碗较多,而我和哥哥面前的那碗却较少。我吵着要跟父亲调换,父亲却说什么也不肯,反而吼着叫我不要乱动,并举起筷子做出要打我的样子,我才无可奈何地放弃了。但我却在心里嘀咕着父亲自私。
孩子毕竟是孩子,那时生活困难,极少吃肉,我和哥哥很快便将我们面前的那碗肥肉抢光了。然后,我和哥哥的眼睛便不停地向父亲面前的那碗肥肉窥视。就在趁父亲转背舀饭的当儿,我的筷子迅速伸向了父亲面前的菜碗。当我品尝着从父亲碗里拈来的肥肉时,不禁惊呆了:这哪是肉呀,分明是萝卜嘛!
原来,父亲将白萝卜切成一片片,形似切开的肥肉。他将萝卜放在了自己的面前,却将肉放在了我和哥哥的面前。后来才知道,医院里的母亲一再叮嘱他:不管怎样,一定要让孩子过年时吃上肉,一定要赶回去为孩子做顿年饭……于是父亲摸出身上仅有的一点钱,通过反复的讨价还价才勉强割得了点肥肉,然后一路小跑近二十里的路赶回来。
时光催人老,四十年过去了,那顿年饭仍让我刻骨铭心,洞穿时空,从懵懂的童年记忆里延伸到了今天。有谁能知道: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深厚而博大的母爱和父爱呀!
二
今年春节期间,我们几兄妹相约,带着全家老小,去乡下看望早已年迈的父母,好好吃一顿团年饭。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中华大地,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给了无数人走出家乡、发挥才干、大展身手的舞台、成就一番事业的机会。这些年来,我们几兄妹各奔东西,忙于自己的事业和前途,纷纷在不同的城市和地方成家立业,一个个都是“有办法”的人,有的已是爷爷奶奶级的“人物”了,虽然平时也通通电话,嘘寒问暖,但却很难见面,甚至一年半载都见不上一次,要这样全部聚在一起,太不容易了。
当我驱着车,载着一家三口,怀着欢快的心情,走下高速路,沿着熟悉的方向奔向老家时,才发现原来的石子路面已经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面,中间有隔离带,两边是绿化带,还有路灯,和连接大城市间的公路差别不大。真没想到,曾经崎岖不平的山路,雨天泥泞难行,坑坑洼洼,水花四溅的乡村公路,竟然如此宽敞漂亮,整洁一新,就像走在大城市的公路上。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水泥路面一直修到了老家门口。当我顺着平整顺畅的路面,在车上望见老家的影子,听到亲人的欢声笑语时,我看见老家门口停着几辆小车,都比我的高档。
听到喇叭声,他们都捅了出来,笑颜如花,热情地招呼着,父母则叫着我的小名,就像我小时候放学回家一样……一切都恍若昨日,小时候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也想起了四十年前那顿难忘的年饭。
父母提前好多天就开始准备,鸡、鸭是自己养的,鱼是池塘里捞的,菜是地里摘的,都很生态。此外,二老还一次次地从街上采买回好多东西,菜肴的丰盛程度远超想像,竟然准备了大盘小盘达几十个菜,生怕我们没吃到,更怕怠慢了这些好不容易归来的晚辈。
我们几兄妹全家老小聚在一起,一数竟有二十多人,可谓人丁兴旺,好不热闹。这里面有教师、公务员、老板,也有大学生、研究生等,大家互相关心着彼此的情况,介绍着新近的发展,一个个对现在的状况都很满意,对未来更是充满了信心。
我们走进厨房,陪父母边忙活边聊天,顺便也用自己的手机让父母和外地的亲朋好友视频问候。看看彼此的情况和变化,二老感到非常的新奇和特别,心情激动而愉快。他们没有想到,即使远隔千里,甚至天涯海角,也能通过手机视频聊天,而且是面对面地交流,清晰地看到对方,仿佛近在身边,就在眼前,多么的亲切和真实啊!
吃饭的时间到了,大家有说有笑地围拢过来,满桌的饭菜飘出诱人的芳香,大家拿出手机,纷纷拍照,发到朋友圈分享,一时间点赞不断。饭桌上,我们相互交流,畅所欲言,争着为两位老人夹菜添饭,举杯祝福,拍照留念,吃得很香,充满了温暖融洽,更充满了吉祥、幸福和快乐。真可称得上一家子大团员,是温暖幸福中国年的一个缩影,是千家万户的一个生动写照。
喝着酒,吃着菜,聊着天,时间仿佛慢了下来,大家围着父母,慢慢唠嗑。唉!这么多年来忙忙碌碌,每次都是来去匆匆,好久都没有这样坐下来平心静气地陪父母吃饭聊天了,更不要说在这样特别的日子里,在年饭的桌上。
我们和父母聊起了农村这些年来的变化,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乡村公路修到每家每户,还铺上了水泥路面,雨天也不会泥泞难走;房前屋后被父母种上了各种水果,家门口的田被挖成了鱼塘,绿油油的菜地紧挨着,一年四季皆有收获;国家不但免除了农税提留,还每年补助不少的钱到农户到人头,年满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有养老金,且逐年增加,孩子们也推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不再像我小时那样,为学费发愁……聊到这些的时候,我们和父母都感叹,真没想到农村竟然还有这么一天。想当初,多少农家子弟为了“脱农”,唯一的途径就是考上中专大学,吃上“国家粮”,可谓是费尽心血,拼命读书,甚至不惜砸锅卖铁反复复读,一旦有人考上中专大学,便足以轰动十里八村的。可那时升学率低,靠读书来达到“脱农”的目的,毕竟只是极少数人能实现,于是有人“曲线救国”,为了买个城市户口,不惜花重金,哪知才二三十年的光景,一切都已经改变,农村户口反而成了香饽饽。改革让农民、农村、农业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农业结构调整的优势不断体现,现在城里人纷纷到农村踏青,乡村游、生态游逐年升温,前景广阔。父母说老家这儿山清水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是难得的风水宝地,村里面正在规划,大学生村官、下派干部带来一些新的发展理念,大搞生态农业,正陆续吸引一批批的城里人纷至沓来,今后咱老家肯定是城里人向往的地方。
聊着聊着,我提起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父亲是读过一些书的,不但当过民办教师,还曾是村子里的最高学历,他当然知道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且还背得一些句子。父亲自豪地说:“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比陶渊明的世外桃源还要好,不但不交税,而且国家每年还给农民补助,并按月领取养老金,特别是能享受这么现代的生活,不但衣食无忧,而且交通方便,信息发达,肯定比他的世外桃源强很多倍……”是啊,多少像我父母一样的农村人生活在空气新鲜、自由自在、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他们吃着不打农药的蔬菜、粮食喂养的家禽家畜,品味着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生态蔬果,在青山绿水中享受“慢生活”,享受着鸟语花香,青山绿水,自然乐趣……我真正感到父母这样的农村人,生活在他们现代版的“世外桃源”里,是多么幸福啊!
走的时候,父母很是不舍,我们几兄妹约定:现在大家都有车了,而且公路修得这么好,一直通到家门口,回来也方便,以后一定要经常回老家看望父母,顺便也享受一下现代版的“桃源生活”。父母听了很高兴,说欢迎我们随时回来,咱农村不比城里差,什么东西都生态,來了就有收获。说罢,一指绿油油的菜地和果树,那些东西都可以自己回来采摘;再一指鱼塘,那里的鱼儿可以自己回来垂钓……那神情,充满了返老还童的天真,更充满了幸福快乐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