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的护理进展

2018-12-22 07:12黄忠利陈蕾张建强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33期
关键词:治疗措施护理措施

黄忠利 陈蕾 张建强

[摘要] 药物的静脉输入治疗当前是医疗活动中的主要手段,由其引起的静脉炎是护理人员最常遇到的护理问题。静脉炎一旦发生,既增加患者痛苦,又增加其经济负担,同时也加大了护士穿刺的难度。本文主要介绍中西医治疗和护理静脉炎的方法,帮助护理人员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加速静脉炎的治愈,减少护患纠纷。

[关键词] 药物性静脉炎;护理措施;治疗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11(c)-0032-04

Nursing advance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rug-induced phlebitis

HUANG Zhongli CHEN Lei ZHANG Jianqiang LIU Meizhen

NO.1 Department of Vascular, Shijiazhu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050051, China

[Abstract] Intravenous treatment of drugs was the main method of medical activities currently, and drug-induced phlebitis was the most common issue for paramedic. Phlebitis not only increases the suffering of the patients, but also increases their economic burden, and it also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in puncture for paramedic.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thods in treating and nursing for phlebitis, in order to help the nursing staff take effective and timely measures to accelerate the recovery of phlebitis, and reduce the disputes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Key words] Drug-induced phlebitis; Nursing measure; Treating measure

静脉药物治疗是在医疗活动中一种较常见的有创操作,该操作在疾病的诊治、营养的补给同时也会对外周血管带来一定程度的损伤。静脉炎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据调查,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0%~70%[1],其典型的特征就是沿静脉走行的红色条纹状,可见局部红肿,伴疼痛症状,甚至会出现硬结改变。静脉炎发生后,会对患者自身带来身心影响,加重其身体痛苦,增加患者住院费用,延长住院时间,同时对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一定的阻碍。所以为了降低临床工作中静脉炎的发生率以及提升静脉炎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本文将从静脉炎的发病、预防、护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讨论,拟为改善静脉炎患者预后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1 发病概况

药物性静脉炎是药液由体表静脉输入后,一些药物刺激血管引起线性红肿,即静脉炎。表现为该部位静脉相关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甚至出现畏寒发热的症状。研究表明,在静脉输液中,半数以上的患者有静脉炎症状,如处理不当,进展加重可出现皮肤溃疡,影响肢体功能[2-8]。静脉输液时产生了药物性静脉炎,输液部位为好发部位。静脉炎在祖国医学属于“脉痹”或“恶脉”等范围,中医外科学中把它归为“青蛇毒”范畴。病因为湿热之邪外侵,以致脉络滞塞,气血瘀滞;或经脉创伤而导致气血瘀滞所致本病。药物性静脉炎的特征是药液在沿静脉行走过程中发生灼热、疼痛、压痛及红线,后期可出现硬结或条索状的静脉的无菌性炎症[9]。依据美国静脉输液的护理学会,把静脉炎划分4个级别:0級,无明显症状;1级,针头穿刺区域发生红斑,同时或有疼痛感;2级,针头穿刺区域发生红斑,同时有疼痛感,可出现水肿现象;3级,针头穿刺区域可发生红斑,同时伴有疼痛感,形成条状痕/纹,可触及静脉条索;4级,针头穿刺的区域可发生红斑,同时可有疼痛感,并形成条状痕/纹。

2 病因分析

引起药物性静脉炎的原因较多,以药物因素最为常见。高刺激性和高渗透性药物是引起静脉炎的常见原因,如各类的化疗药,20%甘露醇,β-七叶皂苷;收缩和扩张血管药物,如去甲肾、硝普钠[10]。药物的pH值对静脉炎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正常人pH值在7.35~7.45,pH值小的药物在输入时发生静脉炎概率高;当药液的pH值是6.5时,适当延长滴注时间,静脉炎的发生也可以避免。当输液速度快时,静脉短时间内进入大量的药物,超过人体自身缓冲应激的能力,也会使血管内膜受损。另外,当患者血管硬化,凝血机制和血液成分异常时都会降低机体的抵抗力,易造成静脉炎。

3 预防措施

3.1 静脉血管的选择

对于需长时间静脉药物治疗的患者而言,选择合理的静脉血管是降低药物性静脉炎发生的基础,走行直、直径较大的血管当为首选,要避免近伤口、关节的血管,同时避免选择重复穿刺血管。

3.2 输液器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同样可以降低其发生率,因为溶液中有时会有一些难溶微粒和大分子物质,使小血管堵塞而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研究表明具有过滤作用的输液器有预防药物性静脉炎的效果。崔娜[11]在输入刺激性药物β-七叶皂甙钠时发现,应用过滤输液器可以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在我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建议:输注化疗药物、中药制剂,更宜使用精密有过滤作用输液器。另外小号留置针的选用,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也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3.3 输液速度的调节

Kohno等[12]研究发现,由家兔静脉输入长春瑞滨时,快速输入组较慢速组导致静脉血管内皮损伤程度更轻。根据不同药物情况选择合适的滴速可以减少静脉炎发生[13-15]。在临床操作时,严格依据药物使用说明,不要擅自调整输液速度。

3.4 特殊药物需特殊注意

化疗药物有特殊的药物性状,在输液时要执行输液制度,严格按其要求配制,输液时首先用生理盐水建液路,抽吸回血,确保针头完全在血管中后输入化疗药物,并按要求调整输注速度;另外,间断输入化疗药物,可以减少药物对静脉的刺激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可以避免致炎物质带入血管内引起静脉炎。

输液方式的选择也可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比如深静脉置管也减少了反复穿刺对血管内皮的刺激[16-18]。另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可以避免致炎物质带入血管内引起静脉炎。

4 护理及治疗措施

4.1 处敷法

4.1.1 冷敷法 冷敷法是通过对皮肤末梢感觉神经进行低温刺激,促进神经对血管收缩调控,使血管收缩,降低血管通透性,引起血流速度减慢,减弱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引起代谢产物减少,对局部炎症起到控制作用,同时可以通过降低局部温度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药物渗出。另外,冷敷可以抑制神经传导,使患者局部皮肤痛阈降低,缓解局部疼痛感。

4.1.2 热敷法 热敷法可以使皮肤血管及药液的温度升高,降低感觉神经兴奋性,促使血管充盈扩张,血液的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加快血流速度,加速药液稀释,减轻其对血管刺激,从而有效缓解疼痛和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4.2 药物治疗

4.2.1 硫酸镁 可以用来治疗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将50%硫酸镁敷于患处,其治疗效果显著,原理是Mg2+稳定膜电位,扩张血管,以促进血液的循环,它的高渗透作用能迅速消除炎性水肿,使炎症减轻,达到治疗效果[19-20]。

4.2.2 喜辽妥 研究表明喜辽妥有效率高于硫酸镁[21],多磺酸黏多糖是喜辽妥的主要成分,能穿透皮肤,促进血肿吸收,有效治疗药物性静脉炎。段娟等[22]发现预防性使用喜辽妥能改善局部血管条件,有利于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及预防局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4.2.3 美得喜乳膏 研究表明美得喜乳膏(即肝素钠乳膏)对静推引起静脉炎,具有抗凝与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阻止损伤部位血凝和血栓的形成,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同时能拮抗抗体,抑制组织中的蛋白酶、透明质酸酶的活性,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促进肿胀消散和局部组织修复,起到抗炎消腫止痛的作用,对药物性静脉炎效果明显[23]。

4.2.4 水胶体敷料 水胶体敷料覆盖在化疗药输液穿刺点静脉表面皮肤,水胶体敷料具有能溶解纤维蛋白、密闭的半透膜能保持局部低氧状态,促进局部毛细血管增生,并能吸收渗液,加速炎症消退,保持局部干燥,减少菌落,透气不透水,便于观察受损部位皮肤情况,贴敷牢固不影响关节和肢体活动,能减少穿刺点感染,而且水胶体很少发生皮肤过敏反应。

4.2.5 中药制剂 ①京万红药膏:外用中成药膏京万红其组成为红花、赤芍、桃仁、当归,地榆、半边莲、金银花,苍术、苦参、白芷等,具有凉血活血,祛湿镇痛,消肿排脓的作用。皮肤患处涂京万红药膏能治疗静脉炎[24]。京万红为油性药膏,在湿润的环境下外敷,对静脉炎引发的皮肤损伤,更有利于其愈合。②消肿散:消肿散外敷治疗静脉炎是通过局部用药达到整体治疗的作用,且利用药物的归经理论及属性,使药物渗透到经络血脉从而产生作用,配合局部热敷,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加快纤维组织新陈代谢。曲文巧等[25]研究显示,消肿散组方为黄柏、大黄、芒硝、白鲜皮、苦参等,均为凉药,具有活血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将其外敷患处固定1 d,有明显的消肿止疼,促进愈合的作用。③金黄膏:金黄膏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其药物组成为大黄、黄柏、甘草、天花粉、生南星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理气活血的作用,可治疗化学性静脉炎。将金黄膏与蜂蜜调成糊状,涂纱布上敷于患处,外用绷带包扎,1次/d,疗效明显优于50%硫酸镁湿热敷效果,并且可缩短治疗时间[26]。另外,外敷吸收后药物还可以达到改善血管内皮环境,修复损伤内皮弹性等作用。④冰红酊:冰红酊用冰片、血竭、红花等中药研末提取而成。冰片是一味常用的佐药,中医药典认为其具有清热止痛、开窍醒神、生肌之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冰片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保护脑心、双向调节神经系统、促进其他药物的生物利用的作用。冰片能提高生物膜通透性,影响五羟色胺、肾上腺素、钙离子、一氧化氮物质含量一系列的作用机制[27]。中药红花,性辛温,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它具有扩张血管、降压、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氧化、抗凝、脑保护和抗肿瘤等作用[28]。《本草纲目》记载,龙血竭性温、平,味甘、咸,无毒,入血分,归心、肝、肾三经。具有活血化瘀、祛腐生肌、消炎镇痛、止血敛疮、软坚散结等作用,被誉为“活血圣药”。合用诸药具有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能促进炎症消退,硬结软化,达到治疗目的。

4.3 非药物治疗

目前非药物治疗的有效性获得广泛程度上的认可,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比如湿敷海带[29]、芦荟、马铃薯片[30]等。有报道,试验组使用新鲜芦荟外敷可明显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另外在对接受化疗的患者研究[31]发现,每次输入化疗药物进行治疗时用土豆泥外敷,并用透明薄膜覆盖,可大大降低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

5 结语

本文分析了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病因素及护理措施,并阐述了中药、西药、植物等的方法在静脉炎上治疗的各种意见。静脉炎关键在早期预防[32-34],发生后应尽快处理。越来越多的护理工作者开始关注选材方便、价格便宜的中医中药,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疗法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治疗措施护理措施
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及其防治探讨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临床分析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及对策
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临床治疗探讨
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