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ICU患者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2018-12-22 10:59卓木秀刘宴伟徐雪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5期
关键词:效果观察常规护理舒适护理

卓木秀 刘宴伟 徐雪梅

【摘要】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180例ICU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9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进行舒适护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情绪状况指标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情绪状况指标评分为(36.53±3.22)分, 低于護理前的(53.27±6.13)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情绪状况指标评分为(49.83±6.22)分, 低于护理前的(52.36±5.45)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情绪状况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8%, 高于对照组的7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ICU患者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明显, 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因而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舒适护理;常规护理;效果观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35.102

ICU是危重急症患者的集中地, ICU患者病情严重、治疗难度大, 因而患者常因此产生各种负性情绪, 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恢复进程[1]。常规的传统护理较为被动, 无法解决患者的心理障碍;舒适护理强调护患双向沟通, 将患者的心理护理也作为护理重点, 注重患者的良好情绪培养。有研究表明[2], 对ICU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可对该种现象进行有效改善, 缓解患者因疾病产生的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等, 促进其恢复。本次研究旨在探讨舒适护理在ICU患者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80例ICU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90例。对照组男60例, 女30例, 年龄16~85岁, 平均年龄(55.31±15.16)岁;文化程度:初中20例, 高中42例, 大专以上28例;疾病类型:心血管疾病58例, 呼吸疾病32例;病程2~13个月, 平均病程(5.52±3.13)个月。观察组男63例, 女27例;年龄17~83岁, 平均年龄(56.15±15.37)岁;文化程度:初中19例, 高中34例, 大专以上37例;疾病类型:心血管疾病50例, 呼吸疾病40例;病程2~14个月, 平均病程(5.43±3.2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主要包括督促患者遵医嘱用药, 监测和关注患者各项临床指征及基础护理等内容。

1. 2. 2 观察组 患者进行舒适护理, 具体如下。

1. 2. 2. 1 研究患者资料 明确患者病情和治疗进程,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1. 2. 2. 2 讲解相关健康知识 ICU患者中的很多人对自身的病情缺乏了解, 由于长时间的治疗和陌生的环境造成了心理上的紧张、不安, 患者会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在舒适护理中, 护理人员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告知当前的治疗进展, 让其对此产生更为全面和深刻的了解, 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消除负性情绪。

1. 2. 2. 3 建立双向沟通 耐心倾听患者的想法和担忧, 保持温和的态度, 用亲切和蔼的语言解答患者的疑虑, 建立护患之间的良性沟通, 让患者在倾诉中获得情绪的缓解。

1. 2. 2. 4 睡眠护理 患者的睡眠质量也是情绪的直接影响因素, ICU中的仪器数量较多, 不利于患者的夜间休息, 通过督促患者使用遮光眼罩进行辅助睡眠, 加强被子的保暖, 夜间护理时降低声音, 减轻动作, 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1. 2. 2. 5 环境护理 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在舒适稳定的范围, 保证光线柔和, 尽可能降低各项医疗器械产生的噪声, 悬挂淡色窗帘, 放松患者心情, 按时打扫保证干净整洁, 营造让患者满意的治疗环境。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指标评分:通过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 分值越低对应越好的情绪缓解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通过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 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指标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指标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情绪状况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ICU患者常为危急重症, 病情严重、发展迅速, 且风险较大, 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受到直接威胁和严重影响[3]。ICU患者对于自身病情认识不清, 由于长时间身处陌生环境接受持续治疗, 很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 加上无法得到有效的疏解, 不良情绪逐渐累积, 最终影响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对治疗失去信心, 从而不利于治疗取得积极效果, 也不利于患者的恢复[4]。常规护理仅关注患者临床指征变化和督促患者遵医嘱用药, 对于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变化缺乏重视, 因此对于缓解ICU患者的负性情绪无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5]。

而舒适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患者的个性化护理和心理护理等内容, 在关注患者生理变化的同时也同样重视患者的心理变化, 护理人员会耐心倾听患者的所忧所想, 细致地回答患者的疑问, 对患者保持温和的态度, 沟通的过程中语气也始终亲切和蔼[6]。根据患者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介绍ICU各项仪器的治疗作用, 让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以及当前的治疗进展都有更为全面深刻的了解, 从而避免了由于认知不足造成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在舒适护理的过程中, 护理人员注重建立和谐良好的护患关系, 引导患者进行主动沟通, 从而使护理由患者单纯接受的被动式转变为患者参与其中的主动式, 因此可有效改善ICU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负性情绪, 增强其对于治疗的信心和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促进患者的治疗和恢复[7]。有研究表明[8], 相较于常规护理, 经过舒适护理的ICU患者负性情绪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且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因此本次研究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同表现, 探讨舒适护理在ICU患者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情绪状况指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明舒适护理改善ICU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明舒适护理更能满足ICU患者的需求。

综上所述, 舒适护理在ICU患者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明显, 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因而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秀红.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6(12):1424.

[2] 孔君.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体会.中国急救医学, 2016, 36(z1):268-269.

[3] 王然. 舒适护理对ICU住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和不良情绪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 2015, 21(5):85-86.

[4] 张悦, 于晓江. 舒适护理改善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患者肺部感染作用的分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8):30-33.

[5] 屈艳红. 舒适护理干预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分析.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14):81, 85.

[6] 李泉. 舒适护理应用于ICU护理的效果分析.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33):171-172.

[7] 方妍.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吉林医学, 2014(32):7313.

[8] 邱海芳, 李冬冬, 陳少碧.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 28(4):521-522.

[收稿日期:2018-06-04]

猜你喜欢
效果观察常规护理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