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拖拖
“缺乏自律”这个缺点,几乎贯穿了我的整个学生时代。总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熬夜复习时会有一种自己很努力的错觉。然而在心底我是知道的,如果能够自律一些,我的生活不会被紧迫感所包围,不会留下太多“我本可以……”的遗憾。
如果一个人不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做一件事,那么,他是无法改变自己的人生的。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近藤麻理惠
纵观我的学习生涯,似乎成绩总是在中上或者中下之间徘徊,仗着自己擅长语文和英语,其他科目也就得过且过,综合起来竟然还能平平顺顺地考上一般的大学。
曾经的同桌是个超级狂热的奥数爱好者,做遍了市面上能够看到的各类数学竞赛习题集,并通过网络想办法找各种难题来解决。这样的狂热是我无法理解的,我问他:“你已经是第一名了,为什么还要这么拼?”
他仿佛比我更疑惑,难道解决一道数学难题,不是很刺激、很有趣的一件事情吗?原来是这样,发自内心地想去做一件事,你才会觉得它有趣,从而产生想要把它做得更好的决心。改变将学习作为一种沉重任务的心态,也许你的成绩就会好起来。
日本家庭主妇近藤麻理惠写了一本叫《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的书,不仅介绍了各类物品摆设整理的技巧,还揭示了如何让生活变得井井有条的“魔法”。作者告诉我们必须“当下不杂”,才能“未来不乱”。原来丢弃物品,是为了留下真正想要的,规范整理是为了让生活更有序,让自己更自如。人的精力有限,应该集中起来,做发自内心想要做的事,过真正想要的生活。
别到最后你才发觉,心里头的野兽/还没到最终就已经罢休
——《裂缝中的阳光》,林俊杰
目前社会上有一种论调,说的是处在不同阶层的人所获得的资源不一样,获得成功的门槛也不一样,寒门再难出贵子。其实这个论调并不新鲜,每个人出身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获得的资源自然不同,命运当然也会不同。
问题是,我们的人生,不是用来成为大概率数据统计的一部分,而是要靠我们当下真实面对的每一个日夜来实现的。我们能否成功,取决于我们是否按照内心期待的方式去生活,是否每一天都向着目标努力前行。
我所认识的生活快乐充实、并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几乎都是高度自律的人。早上我还在睡懒觉,他们已经开始晨跑、阅读,计划一天的安排。当我刷着手机熬着夜时,他们因为度过了充实的一天,而能够在床上安然入睡。当我在一年结束审视自我,发现年初制定的计划大多落空时,他们却以每月为单位,规划并且完成了各种有趣的挑战……
世界在不停运转,每个人在不停前进。我们身边那些有着清晰的目标和自律的生活方式的人,不知不觉就和我们拉开了大段距离。草根逆袭并非个案,平凡的我们本可以活出不平凡的精彩,自律,才是通往自由的唯一路径。
我必须向前看,没有后退的路,然后我找到了一种状态:“好吧,我要尽我所能地工作,看看会发生些什么?”
——《风雨哈佛路》,导演彼得·勒文
世界上不少获得伟大成就的人,生于艰难困苦的家庭。他们从出生就开始负重前行,也正因为被逼入绝境,反而意志更加坚定,目标更加明确,会为获得更好的生活而加倍努力。因为他们过着没有退路的人生。
电影《风雨哈佛路》改编自真实事件。女孩利兹的生活颠沛流离,父母都是瘾君子,后来双双死去,她进过收容所,睡过地铁站,捡过垃圾……利兹意识到,能够改变人生的方式,就是读书。她凭着莫大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最终考上了哈佛大学。
和利兹绝境求生的奋斗青春相比,我的生活很是幸运:活在相对安逸的环境之中,不用拼命努力,也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我忽然为自己得过且过的庸常青春感到惭愧。一次上学迟到,一次草草交差的作业,因为不愿意沟通而和同学产生误解……这些小小的失败,不会让我的生活变得困顿,但放任自己拖延、懒惰、不思进取,被偷走的,是获得更好生活的可能。
當电影里利兹坚定地说出“没有人可以和生活讨价还价,所以只要活着,就一定要努力”时,我感到振聋发聩,如坐针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