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发展有关问题的探讨

2018-12-22 05:27:48吕建龙徐洛民
中国工程咨询 2018年9期
关键词:器具辅助康复

文 / 杨 威 吕建龙 刘 红 徐洛民

2 017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60周岁和65周岁以上人口占比均比上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在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大健康产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产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增长空间。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发展相对落后,但市场前景广阔,对该行业进行前瞻性咨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作者参与的青岛某国际康养小镇产业策划咨询为例,从定位、产业、规模、运作、效益等方面总结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开发的模式,并探讨如何与其他健康产业融合发展,以期助力我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发展。

一、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概述

(一)概念及分类

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是包括产品制造、配置服务、研发设计等业态门类的新兴产业。康复辅助器具是改善、补偿、替代人体功能和实施辅助性治疗以及预防残疾的产品,老年人、残疾人以及伤病人等群体是康复辅助器具产品主要使用人群,划分为12个主类、130个次类、794个支类,涉及功能障碍人士的工作、生活、交流和健康的各个方面。具体主类包括:1.矫形器和假肢;2.个人移动辅助器具;3.个人生活自理和防护辅助器具;4.家庭和其他场所使用的家具及其适配件;5.沟通和信息辅助器具;6.个人医疗辅助器具;7.技能训练辅助器具;8.操作物体和器具的辅助器具;9.用于环境改善和评估的辅助器具;10.家务辅助器具;11.就业和职业训练辅助器具;12.休闲娱乐辅助器具[1]。

(二)产业发展现状

截至目前,我国生产和销售康复辅具的企业仅仅约400家,主要分布在华东(江浙沪地区为主)、华北(北京、天津、河北为主)和华南(广东为主)等经济发达地区。产值过千万元企业只有20余家,过亿的企业不足10家。我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包括技术研发、产品制造、配置服务等门类。根据对假肢矫形器、轮椅及其他助行器、护理床、失禁用品、无障碍设施、助视器(含眼镜)、助听器、个人治疗辅助器具、康复训练设备等较大产值产品的统计估算,2015年全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规模约为4300亿元,其中产品产值约3300亿元,服务增值约1000亿元。近年国内康复辅助器具企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5%。

我国目前康复辅助器具研发生产产品约1万种,而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生产的康复辅助器具产品已经超过4万种,德国超过3万种[2]。大陆地区生产的产品只涉及12个主类中的6个。我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发展与国际水平相比仍存在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条不完整、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市场秩序不规范、部分高端智能辅具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还不能掌握等问题。

(三)政策支持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企业开发安全有效的康复辅助器具;《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5年修正)》中提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等应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康复等服务设施和网点;《“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提出持证残疾人及残疾儿童适配率达到80%的目标;《“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研究将基本治疗性康复辅助器具按规定逐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支持养老机构按规定开办康复医院,加强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辅助器具配置人才培养,广泛开展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认知知觉功能康复训练等老年康复护理服务;《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使残疾预防与康复事业迈入依法推进的新时期,并从康复辅助器具的特殊保障、基本型辅助器具的配置补贴、辅助器具的研发等方面予以支持。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国务院名义对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进行顶层设计和谋划布局,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对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部署要求。意见明确,到2020年,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规模要突破7000亿元,布局合理、门类齐备、产业丰富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打造一批示范性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区和生产基地,涌现一批知名自主品牌和优势产业集群,中高端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2017年12月,民政部联合多部门印发通知,确认了河北省石家庄市等12个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地区,以此不断满足我国老年人、残疾人和伤病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需求。

(四)需求分析

目前,我国有2亿老年人、8500多万残疾人和每年上亿人次的伤病人,是世界上康复辅具需求人数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王宏等人研究认为,80%以上的残疾人和50%以上的老年人能够借助各类辅助器具改善状况[3],这种需求分为显性的和潜在的,随着信息畅通、技术发达和经济改善,潜在的需求会逐步转变成显性需求。但我国辅助器具的使用状况并不乐观。以北京市为例,全市听力损伤老年人抽样调查显示,仅有1.1%的老年人配备了听力辅助器具。我国有辅助器具需求的残疾人比例为15.68%,而接受过辅助器具服务的比例只有5.98%。我国政府部门免费提供的康复辅助器具一般只针对残疾群体,而持有残疾人证是享有该服务的必要条件。我国老年人和残疾人持证率并不高,这也成为康复辅具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原因之一。

对辅助器具需求较高的残疾类型分别为听力残疾、多重残疾、肢体残疾和视力残疾;城市老年人、男性老年人以及残疾程度较重的老年人显示出较高的辅助器具需求;残疾人对辅助器具的利用水平远低于需求水平。根据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数据分析情况,经济状况的提升和辅助器具的使用存在正相关,政府和社会组织所带来的社会支持和服务也对残疾人使用辅助器具起到促进作用。

(五)前景预测

总体来看,我国康复辅助器具研发与产业和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这种现状已经引起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日益加快,给提升我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核心竞争力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十九大“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以及各产业扶持政策的落地实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已经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二、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开发案例借鉴

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是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产业链条长、附加产业多等特点,其产业园的开发建设应结合其他健康产业进行统筹谋划。以作者参与的青岛某国际康养小镇产业策划为例,从产业构成、运作模式、预期效益等方面对康复辅助器具产业与其他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借鉴。康养小镇规划总占地面积1300亩,总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总投资估算134.3亿元。(见图1)

图1 某国际康养小镇鸟瞰图

(一)产业定位

以健康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产业链涵盖康复辅助器具、医疗康复护理、度假养生、护理培训、智慧康养社区等功能板块。

康复辅助器具板块。根据国家和产业发展的需求,研究开发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以市场为导向,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开展具有重要市场价值的重大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和系统集成;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技术转移和扩散,持续不断地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成熟的先进技术、工艺及其技术产品和装备;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工程技术验证和咨询服务;为行业培养工程技术研究与管理的高层次人才。主要建设国际康复辅助器具工程研发中心、国家康复辅助器具国际交易中心、国家康复辅助器具创业基地、国家级康复辅助器具展示体验中心、青岛市国家康复辅助器具创新型人才研修实训基地和社区康复辅助器具共享中心。

医疗康复护理板块。依托合作方医疗及康复人才、技术资源,并引入韩国、日本、美国等高水平医疗机构和团队,建设专科医院、康复护理院,提供医疗床位、康复护理床位,开展医疗—护理—康复—养老一体化服务。建设健康管理中心,设立护理学院、养老培训中心等教育科研机构,在医养结合机构内建设实习基地及职工、学生宿舍楼,建设青岛市养老服务运营中心,搭建“智慧养老云计算平台”、建立“养老信息综合管理服务”和“生命在线援助服务”的服务体系、结合系列移动互联网终端产品,建立全方位、立体的新型养老信息技术服务体系,成为青岛市养老大数据平台。

度假养生板块。以养生为主题,配套康乐设施,以不同形态的建筑形式增强吸引力,建设符合国情的养生休闲设施,完成养生文化的体验之旅。

智慧社区板块。主要建设智慧银龄社区和智慧活力社区,配套建设国际幼儿园、商业、社区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打造全龄化最美养生社区。(见图2)

(二)运作模式

投融资模式。项目牵头单位某集团新成立公司或指定旗下全资子公司,与合作方成立项目公司,负责项目融资、建设。考虑项目特点,可采用的融资方式包括独立银行信贷融资、招商融资、债券基金类政策支持性融资等。

图2 某国际康养小镇产业构成关系图

运营模式。采取综合开发模式,以康复辅助器具研发、交易和涉老医疗康复护理为核心,综合养生旅游、会议、教育培训、孵化器、特色商业等项目实施捆绑开发,通过项目自身运营平衡康养小镇建设和运营资金。康养小镇建成后,康复辅助器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由项目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合作公司联合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提供技术、人才、资源等支持,并培育国家级康复辅助器具创业孵化基地;医疗康复护理拟引进国家康复医院提供技术支持;健康管理、护理培训拟引进高水平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负责运营管理;度假养生、智慧康养社区及公共服务、物业管理、幼儿园等由项目牵头单位某集团旗下专业公司负责运营管理。项目同时引入青岛市民政局作为战略合作方,加强顶层设计,力争将项目列入青岛市相关发展规划和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协调有关部门在项目规划选址、建设用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生产要素配置和行政服务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在人才引进、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

(三)预期效益

经测算,预计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后计算期内年均营业收入约71.7亿元,年均利润总额约28.6亿元。年均缴纳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等各种税费约8.6亿元。可带动区域住宿、餐饮、娱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并为周边居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三、结束语

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的开发应与其他健康产业深度融合,通过优质产业导入、合理业态配比以及投融资模式创新等设计,预期可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开发模式进行前瞻性咨询研究,符合行业发展趋势,有助于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引导激发新消费、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器具辅助康复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4
古代器具灌农田
科学启蒙(2017年4期)2017-04-10 22:27:02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
计量器具产品商情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汽车文摘(2015年11期)2015-12-02 03:02:53
计量器具产品商情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0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