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昱
(安徽农业大学 法语系,安徽 合肥 230036)
刚果民主共和国(法语:République démocratique du Congo)首都位于金沙萨,为区别首都位于布拉柴维尔的刚果共和国[法语:République du Congo,刚果(布)],简称刚果(金)。该国地处非洲中部,面积居于北非阿尔及利亚之后,为非洲第二大国家,是原比利时殖民地,官方语言为法语。
据联合国粮农署FAO的统计,刚果金是全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粮食供给不足,常年需要进口及国际援助。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多角度分析了非洲粮食安全问题的成因,但具体到国别研究还较为少见,并缺乏一定的系统关联性。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的Kint教授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了影响刚果金粮食种植的原因,认为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不均衡导致粮食产量底下[1]。非洲发展银行的年度统计报告显示水土流失在粮食产量问题上占较大权重[2]。陆庭恩认为刚果金粮食安全的主要原因是重经济作物轻粮食生产的农业政策[3]。姚桂梅从殖民地时期的城乡二元发展政策阐述了非洲包括刚果金的农业危机问题[4]。
无论是自然条件、历史成因,亦或是农业政策、生产技术等,都不足以单独解释刚果金长时间粮食生产不足的原因。本文通过对比历年数据,从历史、现状、政策等方面综合分析问题的根源。
在粮食生产方面,刚果金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与丰富的人力资源。世界粮食计划署WFP(World Food Programme,)认为刚果金是非洲大陆发展农业潜力最大的国家,甚至有驻刚果金代表处的代表将其形容为“发展农业的天堂”[5]。
刚果金土地资源与气候条件优越,目前已知的各种热、温带作物均能种植并存活。可耕种土地面积为1.406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近60%;已耕种土地面积598.15万公顷,仅占可耕种土地的4.3%[6]。且刚果金超过半数的土地富含有机质,土地肥沃,只要有适当的水利灌溉系统就可以获得理想的种植物产出。刚果金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穿其北部地区,属于较为典型的赤道国家气候,常年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为27.8℃;降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800ml。充分的光照与降雨可保证农作物的生长。
刚果金1965年至2015年谷物的产量、进口量以及自给率的变化情况见表1。
表1表明:刚果金的谷物产量从1965年4.482万吨逐渐增长至2000年15.720万吨并在当年达到峰值,年均增长率为7.16%,之后进入滞涨微下降趋势,常年维持在15.3万吨左右。同一时间段进口量持续上升,从1965年的1.974万吨增长到2015年的6.993万吨,其中2000年出现脉冲低点2.887万吨;以2000年为分水岭,20世纪下半叶进口量年均增长2.65%,21世纪前十五年间进口量年均增长9.48%。结合产量与进口量我们可以得出自给率的变化情况:1965至2000年经历了由下跌至上涨的V型走势并在2000年达到峰值81.63%,但到2005出现了断崖式下跌跌至59.77%,之后缓慢下降至2015年的54.49%。
表1刚果金谷物产量
千吨
数据资料来源:FAO数据库
总体而言可以将2000年视为刚果金谷物产量与消费变化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产量不断增长,进口量小幅震荡上行;2000年之后产量下跌进口量激增,自给率断崖式下跌不断刷新历史低点。
表2非洲与全世界粮食产量
万吨
数据资料来源:FAO数据库
表2显示的是非洲与全世界的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两者的数值均在不断增长。2000年之前非洲占世界粮食产量比值先跌后涨,但整体比值未出现明显变化。进入21世纪后,非洲粮食产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占全世界比值也在不断上升,2015年达到峰值7.78%。
20世纪中后期刚果金与非洲大陆粮食生产情况基本保持一致,即粮食产量小幅增长但低于全世界粮食增长率。进入21世纪后,非洲大陆虽然局部仍动荡不安,但整体社会政治趋于稳定,各国对农业生产逐渐重视,国际上尤其是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技术援助不断加大,因此非洲的粮食生产进入了较为快速的发展期,其世界粮食产量占比逐年升高。但刚果金进入新世纪后粮食产量不增反降,自给率逐年走低,可以说是极为不正常的现象。
图1刚果金人口趋势图
数据资料来源:tradingeconomics数据库
截止至2017年,刚果金人口为7874万人,人口数量在非洲排名第四,在全世界排名第十七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多数国家都经历了人口的爆发式增长以及之后的缓慢增长甚至是负增长,而刚果金的人口变化轨迹却与之大相径庭。
由图1可以看出,刚果金人口从1965年的1737万人增至2015年的7621万人,人口增长了3.5倍。从1965年开始刚果金人口开始稳步增长,1990年开始增速变大,2000年之后增速步入新台阶。这与表1中自给率的变化相吻合,1990年前后出生的人口在2005年逐渐成年,人均粮食消耗量增长,并且叠加人口持续增长的因素,致使刚果金在2005年粮食自给率出现断崖式下跌并持续走低。
刚果地区于1885年成立“刚果自治邦”,并于同年在“柏林会议”中得到西方列强承认,1908年更名为“比属刚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刚果名族意识开始觉醒,于1960年独立建国。
殖民地时期为尽可能地摄取财富,比利时在刚果实行重商业轻农业、重经济作物种植轻粮食生产的政策,随之产生并加剧了该地区的城乡二元化现象[7]。个别畸形繁荣的城市与广大贫困的农村共存,并产生严重的虹吸效应。政策、资金以及人才不断向城市集中,农村愈发贫困,农业生产得不到基本保障,粮食种植始终处于效率低下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种植,部分地区甚至是原始的刀耕火种的状态。由于长时间的城乡二元化现象,使人们在价值认同上轻视农业生产,农业人才、技术的积累无从谈起。
刚果金的粮食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建国后,殖民统治时期并未爆发大规模饥荒的原因主要在于:(1)殖民统治者将当地黑人视为自己的私人财产,粮食供给得以控制在安全线之上。(2)殖民统治时期社会结构较为稳定,粮食生产虽然效率底下,但不会因政治动荡或战乱而发生粮食种植者流离失所、土地抛荒的现象。(3)殖民统治时期的全球一体化远未达到当今社会如此紧密的程度,且由于信息通讯技术尚未兴起,使人们无法了解局部规模的粮食危机。(4)殖民统治者大力推广经济作物种植使得当地农业畸形发展,较为良好的经济作物生产掩盖了落后的粮食生产。
独立建国后刚果政府仍然将粮食种植置于政策倾斜的末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为快速储备外汇,优先发展咖啡、可可、棕榈、剑麻等经济作物种植。(2)为满足增强基础国力与出口创汇的需求,重点发展以衣饰鞋帽为代表的轻工业。(3)鉴于矿藏与人力资源丰富的原因,大力发展采矿业。(4)一方面,殖民地时期长期的城乡二元化政策使当地居民信奉“精英治国”理念,独立后的领导团队来自城市范围内的精英阶层,制定政策时代表城市利益的团体掌握话语权;另一方面,精英阶层在盲目信奉前宗主国的心理影响下,延续了之前“重工业轻农业,重经济作物轻粮食种植”的政策[8]。(5)自1960年刚果金独立建国至1970年,国际粮价呈下跌趋势,且国内人口增长尚未加速,使领导层忽视了粮食作物种植与粮食储备的重要性,为之后的饥荒埋下伏笔。
表3农业人口人均农业GDP
美元/月
数据资料来源:FAO数据库
注:FAO自1990起统计该数据,2000年之后的数据以2000年恒定美元计算得出的名义值,非实际值。
单位农业生产力是衡量一国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直接决定该国的粮食生产能力。由表3可知非洲大陆人均农业GDP在稳步增长,世界平均值也稳定在420-440之间。而刚果金单一年份数值最低,反映出农业生产效率底下,更严重的是该数值自2000年开始大幅度下跌,之后徘徊在72美元左右,不仅低于世界均值更是低于非洲均值,甚至在2015年仅为非洲均值的50%。此外,由表中“非洲”、“中国”、“世界”值可以看出“刚果金”数据大幅下降并非因为统计口径发生变化,而是真实情况的反应。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刚果金社会动荡:1996年至2003年的两次“刚果战争”先后涉及9个非洲国家、20支武装派别,超过120万刚果民众流离失所,对农业发展尤其是经济作物种植造成严重打击,使人均农业GDP大幅萎缩[9]。
落后的基础设施制约着农作物从种植至销售的各个环节。虽然刚果金水力资源与日照丰沛,但在时空分布上存在严重不均衡现象:东旱西涝,10月至次年4月为雨季、5月至9月为旱季。由于缺少必要的蓄水、排水与灌溉系统,降雨非但没能成为农业发展的助力反而容易造成洪灾。目前部分地区仍在使用殖民地时期留下的农业灌溉系统,新建农业基础设施任务大多由国际社会援助。此外,刚果金的公路、铁路、水运建设也十分落后,交通基础设施亦是制约该国农业发展的因素之一:路况差、码头设施陈旧、运输工具少、运输效率底下、运输成本高企,运输费用对销售成本的占比约为30%-50%[10]。当地农民无法将种植的农作物运到市场销售,只能依靠“中间商”上门收购,造成了市场上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而农户却长期面临“卖粮难”的问题,既打击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又限制了农业生产规模。
刚果金自1960年独立后爆发了多次武装政变与局部战争。1961年首任总理卢蒙巴被杀害,1964年冲伯任总理,1965年蒙博托发动军事政变行使总统权,1996年爆发第一次刚果战争,1997年卡比拉取代蒙博托成为总统,1998年爆发第二次刚果战争,2001年卡比拉遇刺身亡。社会动荡使各行业发展陷入停顿,农业也无法幸免。另外在农业管理方面,土地所有权名义上属于国家,但国家委托酋长管理,农民分到的土地事实上是酋长世袭所得,农作物产出必须部分上交酋长。这种土地制度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一种打压,同时酋长满足于现状,没有动力发展农业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
刚果金是全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即使在非洲范围内比较,其农业生产水平仍属差等,粮食安全问题突出,多次发生饥荒。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互为影响的结果。殖民地时期的政策影响了当地人民的认知与建国后统治阶层的决策,国力贫瘠制约了基础设施建设,老旧的基础设施限制了农业发展,落后的农业使国家将有限的财力投入其他行业,财政引导使农业技术、人才储备长期停滞不前,进而产生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