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世言,立者成

2018-12-21 09:43官玉菡
赢未来 2018年19期
关键词:侠义心学墨家

官玉菡

只要你一息尚存,就不要让任何人牵着鼻子走。凡事自己做主,不让任何事情玷污自己的名誉。这件事,要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题记

摘要:本文以“立”的概念为核心展开议论,通过举例论证,举出柏拉图、墨子和王阳明的例子来论证“于世言,立者成”的论点。而后,通过作者本人对独立人格的思考进一步来议论“立”之重要。

关键词:立;坚持;相信自己

一听悟者真言,一阅旧书圣迹。于“立者”言,前人早已写得清清楚楚,只因那时看不透纸背,困名利,惑琐事。时间流逝,不解不答。今拨云见日:于世言,立者成。

唯独立者,方能开拓自我之理念,建立自我之体系,与史并立,得属于自己之独特人生。

他立着,立出了自己的理念世界。

在奥林匹亚运动会上,人们看见了他那健硕美丽的身躯,因而亲切呼之为“大块头”,从此柏拉图这个名字越传越广,以至于他的真名却少有人知。这个“大块头”在思考做演说家还是政治家时,遇到了苏格拉底,被他的质询折服,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跟随他。

他跟着,思索着,却不曾靠着。当苏格拉底死亡那天,他决定立着。这一立开天辟地,西方哲学从此绕不开柏拉图。他画出了完美的理念世界,划分了哲人治国之等级,《斐多》中有他对灵魂的思考,《理想国》中有他对正义的追问。这一切,因他的立,因他的“不靠”,散发着独特的历史光辉。

他立着,立出了自己的侠义人生。

墨子本是儒学中人,可虽为儒人,却不唯孔训是从。他怜惜民众,儒学却为所谓的孝大肆厚葬;他信世人平等,儒者却大呼有等级之爱。终于,即便他的儒学已成蔚然大宗,墨子也与儒学分道扬镳。这一分,分得激动人心。他开辟出了一个独特的侠义世界,为了民众,赴汤蹈火,摩顶放踵,亦不辞也。他的身边聚集了一批甘为正义而死的侠士,侠士精神后来在《史记》的刺客列传中被渲染得浓墨重彩。后人遥思当年,无不被墨家之兼爱深深打动。问世间几人能有墨家胸怀?说者多矣,行者寥寥。与儒学并立,墨家之世界,心向往之。

他立着,立出了自己的精神栖息地。

他深信格物致知,他深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面对着翠绿的丛竹,坐上七天七夜,想得头昏眼花,却依旧一无所得。他怀疑了,他困惑了,他当真只这一条路可走么?寻千百度,终究悟道。这一悟,来得是神奇美妙。“惟其无心于事,自然无事于心。”他将心放在了首要地位,一切物境皆心境,尔心可包涵宇宙,尔心定花开花寂。王阳明的心学理论,可谓世界级别,不管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可以说为人类辟出了一片精神栖息地,任心翱翔,所到之处,莫不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与理学并存,心学之境界,唯望神交。

試想一下,如果柏拉图没有选择跟随苏格拉底,而是继续他的运动生涯,那么也许时间过去不久,他也许就会随着自己身体的机能慢慢退化,被后辈超越,西方的哲学也就不会出现柏拉图这一个名字;如果墨子没有选择和儒学分道扬镳,那么他自然也就不会开创出另一个侠义的世界,创造出可以和儒学并立的墨家学说;如果王阳明若是在自己困惑的时候,没有继续往下想,而是回到房间里休息的话,何来与理学并立的心学……

纵览古今,唯其不能者方能独有建树,各大方之家也唯有立者方能百花齐放。对于各自人生,也只有做到立字,更显人生。总之,立者未必成功,而成功者于世当立。

“立”也意味着独立人格,若是外界的三言两语就会让你开始怀疑自己做的决定,茫然无所适、方寸大乱。那么只能说明你自己还不够独立,还会对别人有依赖。如此,在人生的路上是较难取得成功的。独立的人才有资格取得成功,也只有独立的人才能一直保持成功的状态。此所谓“立”。

古今中外,哪一个成功的人士不是拥有一个独立的人格,柏拉图如此,墨子如此,王阳明亦是。他们若是在中途放弃了自己正在坚持的事情,那么绝对不会有现在的成功,更加不会流芳百世,成为世人生活当中的标杆。唯有就“立”,方能成就各自人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难自“立”之人,恐怕难逃无所事事终日,贻笑大方。

居里夫人曾经说过一句话: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当然自己在走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的阻碍,或是别人的诱惑劝解,又或是自己遇到的种种困难等,都有可能会让你产生放弃或者停止的想法。在过程当中,你是时刻注视着自己的目标大胆的往前走,还是为中途的诱惑犹豫不决,这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相信自己,立着,也许下一刻就是柳暗花明。被别人牵着走,或许你就如坠深渊,愿与共勉。

猜你喜欢
侠义心学墨家
王阳明心学的价值担当
先秦显学墨家为何从历史中消失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域中的墨学研究——朱传棨著《墨家思想研究》序
论新时代构建共产党人心学的三重维度
郭沫若的侠义观新论
《红楼梦》中侠义抒写述论
一方汉字 几点墨彩——访汉字彩墨家周泰宇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见心见行 知行合一 “中国蓝”新员工培训中的心学实践
唐代侠义小说中的竞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