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李丽 徐斌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少儿的发展越来越被重视,少儿的教育活动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网球训练成为广大家长和教师关注的话题。然而在实际训练中,往往存在诸多的问题,不但打击了少儿的学习积极性,还制约了少儿网球的训练效果。本文将从少儿网球训练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旨在为少儿网球训练做出贡献。
关键词:少儿网球;訓练效率;对策研究
任何成功的取得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坚持才能实现,少儿网球训练也是如此。少儿年龄较小,其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如果不合理地强化训练不仅不会增强他们的身心健康,反而会成为他们成长中的拦路虎。在少儿网球训练中,我们的教育目的不在于培养精锐的少儿队伍,而是通过一定的训练让少儿达到身体机能的提升,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但是在现实训练中,我们的很多教师总是身不由己地走入了训练的怪圈,让少儿网球训练失去了其该有的价值和功能。
一、少儿网球训练存在的问题
1.对少儿关注度不高
对于少儿来说,加强对他们技术与感觉相统一的训练,实现身心发展的平衡,这是网球训练最基本的初衷。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却将教育的方向走偏了,比如有的教师只关注少儿技术层面的训练,而忽视了少儿对网球的整体感觉,甚至忽视了少儿的主体地位,教师一味地讲解,少儿被动地听,这样的课程是机械式的,不仅不能激发少儿的学习兴趣,还给少儿留下“形似而神不似”的印象。
2.教学模式单一
在当前少儿网球训练中,还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对少儿进行网球训练时,往往遵循 “教师讲解—示范—自主练习”的单调格式,将对少儿的训练评价抛到了脑后。这就给渴望得到关注的少儿带来一定的负面情绪,他们不能抓住网球训练的要领,即便训练很到位,也不得到教师的积极评价,致使他们的训练动力不足。
3.教学细节处理不到位
在少儿网球训练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细节处理不到位的情况,例如在基础的送球环节中,送球这一动作一般由老师承担,但在实际训练中,由于一个老师通常面对全班几十个少儿,总保持一个动作,常常会让老师感到疲惫。在教师的带领和感染下,少儿们也常常会表现出一定的应付心理。这样以来,少儿在训练中的各种问题便不会立即显示出来,教师也不能及时给予少儿指导和点拨,不利于少儿掌握网球训练的精髓,也不利于其将来的发展。
二、提升少儿网球训练效率的方法
1.加强基础技能训练
在传统网球训练中,教师一般不会像其他教师教学那样有恰当的课堂预热行为,往往一上课就急于让少儿掌握练球要领,忽视了少儿的基本徒手挥拍训练。基本要领是掌握练球技能的主要前提,其目的在于帮助少儿掌握正确的排球动作,准确把握排球的姿势与体位。所以,在网球训练中,教师要将少儿的排球技能训练放在课堂的第一位,从每个教学的细节做起,采用完整演示和分解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少儿准确把握练球要领,为练球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掌握了一定的练球技能后,教师再根据少儿的掌握情况,开展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逐步提升少儿的练球技能。
2.重视创新教育方法的引入
首先,每个少儿在学习的时候,都希望能得到教师的回应和反馈。所以,在训练中,教师要加强与少儿的互动。对于少儿来说,网球的要领不是教师的一个简单操作和示范,他们就能学会的。在实际训练中,教师要观察少儿的需求,照顾少儿的感受,并注意及时纠正少儿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加强师生交流,能够全面提高少儿的学习兴趣,教师不仅要加强少儿技能的训练,更要通过语言的引导、自我感情的抒发激发少儿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少儿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教师可以运用少儿的主体地位,实现自主教学法。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能促进学习者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网球练习也是一样。在传统教学中,通常都是由教师主导,而少儿都在被动接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少儿的主体地位被突显出来,教师不得不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将少儿的主体地位彰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将基本的网球技巧教给少儿,更要注重教学方式方面的技巧,注意采用少儿感兴趣的教学形式,吸引少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感受力和感悟。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有趣的体育信息引入课堂中,比如将运动会的盛况以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学生们在灵动的画面中,不仅体会到了体育的魅力,还被运动员的矫健步伐和运动会精神所感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和少儿聊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比如网球运动员的故事,在故事的传递中,少儿的学习兴趣被点燃,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增。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少儿网球训练是一门体育基础课程,教师在加强少儿网球的训练中,要结合少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做出教学方法的转变,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与少儿的身心发展结合起来,密切关注少儿的需求,切实提升少儿网球训练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郭江远.浅析少儿网球兴趣的培养[J].才智,2016(07):137.
[2]罗东华.浅谈如何提高少儿网球训练效率[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5):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