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肿瘤对人体的危害极大,食管癌一经发现,若患者身体条件允许,通常采用根治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患者在术后禁食阶段需要采取营养支持治疗。其中肠内营养主要有空肠造瘘管和十二指肠营养管两种方式,可弥补静脉营养的不足,保证患者的营养供应,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改善患者预后[1]。这两种支持方式都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但也有不同之处。本研究旨在比较空肠造瘘管与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食管癌术后患者选择营养方式时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研究阐述如下: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00例,均经过胃镜检查确诊为食管癌,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n=50)采取空肠造瘘管营养支持,对照组(n=50)采用十二指肠管营养支持。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40~79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2~79岁,平均(56.2±7.2)岁;试验组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0~71岁,平均(55.7±6.3)岁。已经排除有手术禁忌证患者,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实验,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进行食管癌根治术。试验组采取空肠造瘘管进行营养支持。术中于患者腹前距屈氏韧带约15 cm的空肠处,置入空肠瘘管,长度约为25 cm,外端设为腹壁左上方并引出,缝针固定。对照组采用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营养支持。术中全麻状态下,从鼻腔将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吻合完毕后将十二指肠营养管于吻合口处从食管内提出,向下再插入胃内,引导并进入至十二指肠远端。调整十二指肠营养管的位置,核查十二指肠营养管有无折叠盘曲等情况后,拔出十二指肠营养管的导丝,并将营养管固定于鼻翼内部。
术后两组患者均进行全量静脉输液,预防性抗感染。术后1 d,于空肠造瘘管或十二指肠营养管缓慢地注入0.9%氯化钠溶液,并对管腔进行冲洗,以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术后2 d,加温滴注肠内营养混悬液(TPF)(商品名:能全力,厂家: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284),输注起始速度20 ml/h,术后3 d后逐渐增加日输注量,全量为35 kCal/(kg·d),并根据患者的个体耐受差异调整输注速度和日输注量。
观察比较两组的肛门排气时间、营养管留置时间、治疗前和治疗7 d时的白蛋白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患者营养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和治疗7 d的白蛋白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营养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白蛋白水平(±s)
表1 两组患者营养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白蛋白水平(±s)
对照组(n=50) 4.0±1.516.3±3.535.7±5.227.1±3.9试验组(n=50) 4.6±1.737.6±7.934.4±4.826.7±4.1 t值 1.87117.4311.2990.500 P值 >0.05 <0.05 >0.05 >0.05
治疗期间,试验组出现4例吻合口瘘,2例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12.0%,对照组出现7例吻合口瘘,4例脱管,4例堵管,并发症发生率30.0%;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58,P<0.05)。
食管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目前食管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医疗器械的更新以及护理水平的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明显提升。在食管癌患者并发症中最为严重的是术后吻合口瘘,发生原因是食管癌患者长期不能进行正常进食,造成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所以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供应十分重要[2]。手术后食管癌患者大部分会有营养不良的现象,免疫力下降,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如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所以手术后的营养供应十分重要。及时的营养补给可减少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维持基本的正常生活和促进病情恢复有关键作用[3-4]。
静脉营养解决了食管癌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进食困难,但不能进行长期的营养供给,可引起肠道内菌群破坏以及肠胃功能退化。肠内营养符合正常生理营养的摄入途径,可促进肠胃功能恢复,减少感染的发生,目前我国食管癌患者营养供给主要有空肠造瘘管和十二指肠营养管两种方式[5-8]。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营养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和治疗7 d的白蛋白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营养支持方式的营养效果均良好,但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主要是吻合口瘘和脱管,脱落到胃部又会造成反流[9],这种情况发生后无法进行营养输送,造成患者抵抗力下降[10]。空肠造瘘管不容易产生脱离,不会有反流发生,故空肠造瘘管患者的营养状况比十二指肠营养管患者的状况好,可提高患者的抵抗力[11-12]。
综上所述,空肠造瘘管和十二指肠营养管均能够达到营养支持的目的,但空肠造瘘管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