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广泛性焦虑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8-12-21 01:49陈涛陈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34期
关键词:广泛性心脾症候

陈涛 陈丰

研究显示,焦虑症具有两种形式,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障碍,在临床中广泛性焦虑较为常见,为神经症,多数患者为心脾两虚型,近年来心脾两虚型广泛性焦虑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患者常伴有心烦意乱、躯体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和运动不安等症状,易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而对于该类患者实施一项有效治疗十分重要[1]。多数患者实施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后,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治疗效果不佳,通过给予患者使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因此,我院对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广泛性焦虑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见本文研究详细描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心脾两虚型广泛性焦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本次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排除标准:(1)伴有明显妄想和幻觉症状患者;(2)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及药物依赖患者;(3)具有自杀行为和抑郁症状;(4)排除严重躯体疾病,如冠心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律异常早愽、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纳入标准:(1)患者均伴有神疲倦怠、头晕、失眠健忘等症状;(2)患者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广泛性焦虑症诊断标准;(3)中医辩证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心悸的诊断标准。中医辩证属于心脾两虚,证见精神紧张不安、善思多虑、心悸胸闷、失眠健忘、气短、头晕、目眩、面色少华、食少纳呆、疲乏无力、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弱。

观察组40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为(40.21±10.15)岁,其中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20例。对照组40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为(42.11±10.05)岁,其中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19例。两组心脾两虚型广泛性焦虑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等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40例患者均使用常规治疗。给予患者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生产厂家: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599;escitalopram oxalate tablets;化学药品,5 mg(以艾司西酞普兰计)]进行治疗,初始剂量为每日1次、每次5 mg[2],在2周内将剂量增加至10 mg:每日2次、每次5 mg。根据患者的个体反应,剂量在每日10~20 mg,4周作为一个治疗疗程,患者共治疗4周。

观察组40例均使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归脾汤加减:其中包含远志10 g、茯苓10 g、白术10 g、木香6 g、炙黄芪15 g、龙眼肉10 g、酸枣仁10 g、党参15 g、丹参15 g、炙甘草6 g和当归10 g,若形寒肢冷加桂枝10 g、补骨脂10 g,易紧张不安加琥珀10 g、磁石10 g,由中药房进行煎煮,每日1剂、患者分早晚2次进行服用,4周作为一个治疗疗程。

详细记录两组用药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对比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心脾两虚型广泛性焦虑患者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总分、HAMA焦虑量表评分。

1.3.2 判定标准 总有效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指标。显效:心脾两虚型广泛性焦虑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中医症候总分减分率在50%~75%,HAMA减分率≥75%。有效:心脾两虚型广泛性焦虑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中医症候总分减分率在25%~49%,HAMA减分率≥50%。无效:无法达到上述标准[3]。总有效率等于显效率加有效率。

中医症候总分:使用中医证候评分量表对患者咽塞如梗、急躁易怒、头昏、喜太息、心悸等表现进行评价,每项评分在0~3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症状出现频率越高[4]。

在患者治疗4周后,进行焦虑测定: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其中主要包括14个反映焦虑症状项目,患者14个项目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焦虑症越严重[5]。

使用TESS副反应量表对副反应进行评定: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胃部不适以及便秘等[6]。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取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总有效率

观察组心脾两虚型广泛性焦虑患者的总有效率82.50%(其中显效27例、有效6例、无效7例),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见表1。

表1 分析两组心脾两虚型广泛性焦虑患者的总有效率(n,%)

2.2 对比中医症候总分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总分(16.05±2.15)分、治疗后中医症候总分(5.23±2.01)分。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505,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总分(16.07±1.05)分、治疗后中医症候总分(7.02±1.99)分。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585,P<0.05)。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29,P=0.9580);治疗后观察组心脾两虚型广泛性焦虑患者中医症候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25,P=0.0001)。

2.3 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心脾两虚型广泛性焦虑患者中,发生恶心患者有1例、胃部不适患者有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心脾两虚型广泛性焦虑患者中,发生恶心患者有3例、胃部不适患者有2例、发生便秘患者有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心脾两虚型广泛性焦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1143,P<0.05)。

2.4 对比HAMA焦虑评分

观察组治疗前焦虑评分(35.01±1.25)分;治疗后焦虑评分(10.21±1.25)分。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7272,P<0.05)。对照组治疗前焦虑评分(35.45±1.28)分;治疗后焦虑评分(15.25±1.28)分。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5759,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50,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脾两虚型广泛性焦虑患者焦虑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166,P<0.05)。

3 讨论

研究显示,广泛性焦虑症为精神科常见病,患者常以心烦意乱、有祸事降临的担心和忧虑为症状,伴躯体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和运动不安、同时对外界敏感性增高、常伴失眠。在中医属于“情志病”范畴,与“心悸”等病症相关。临床以心中悸动、惊惕不安、不能自主为特征,常兼有胸闷、头晕、气短、汗出肢冷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广泛性焦虑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能递质失调有关,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属于SSRIs,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受体再摄取抑制剂,是广泛性焦虑症美国药品食品局(FDA)指定推荐使用药物,故作为对照组。现今社会节奏的加快,焦虑症发病率越来越高,焦虑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医认为广泛性焦虑常见证型以心脾两虚型为主,病机为气血不足、心脾两虚。病因多见情志不遂,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心血暗耗有关,致气血亏虚,心神失养,心神不安,可见担心忧虑、紧张不宁、心悸不安、失眠易惊不能自主等症;归脾汤以龙眼肉、酸枣仁、当归补养心血;黄芪、白术、人参、炙甘草健脾益气生血,茯神、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行气使气行血行补而不滞。心阳虚肢冷汗出者,可加桂枝、补骨脂;惊惕不安较重者可予磁石、琥珀镇心安神,诸药合用使气血调畅,阴平阳秘,达到益气养血宁心安神的作用。

通过实施归脾汤加减治疗,其中包含、白术、木香、黄芪、龙眼肉、党参、甘草、当归等多种中药[7],具有补心益脾、养血安神等功效,其具有显著效果,能改善患者中医症候,降低不良反应[8]。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中医症候总分、焦虑评分优于对照组,主要是由于归脾汤加减治疗具有较高的疗效和较低副反应,与张育勤等报道相符[9],能促进早期康复。归脾汤加减治疗已经成为心脾两虚型广泛性焦虑患者首选用药方式,受到多数患者青睐,在临床广泛应用[10-12]。

综上所述,通过对心脾两虚型广泛性焦虑患者采取归脾汤加减治疗后,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相比,有较高有效率,较少的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广泛性心脾症候
更正说明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过桃花村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
习练八段锦对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的影响
安卧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