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卢川 黄传霞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数量不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围绕1-2个区域性中心城市,若干城市“抱团”发展的态势日趋明显,并在等级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等方面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组织形态,城市群、都市圈的概念日渐清晰。
交通基础设施是支撑和引导都市圈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何在不同运输方式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打造一体化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不断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对于调整优化城镇群空间布局,促进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2]。文章以合肥都市圈为例,对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的路径和发展重点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主要是指为货物的运输和旅客出行提供条件的物质载体,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庞大复杂,可以分为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基础设施,是保证社会生产和生活正常运行的基础。研究重点是针对固定基础设施进行,主要包括场站枢纽和线路通道,这也较为符合通常情况下对交通基础设施的认知。
交通一体化主要指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打破行政界限、部门界限、地域界限,对全区域内所有的交通资源(交通工具、设施、信息)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配,以达到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优化发展,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连接。交通一体化的内涵,从内部关联看表现为设施平衡、运行协调和管理统一;从外部关联看表现为交通与土地使用互相结合、交通与经济互相适应、交通与环境互相协调、交通与社会互相促进、以及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紧密衔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是交通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交通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
国内外典型都市圈在推进交通一体化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都市圈、城市群往往是区域内人口集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交通需求十分旺盛,往往存在有多条交通经济走廊。在主要的客货运输方向上,依靠单一的运输方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货运输需求,因此需要强化综合运输通道的建设,来进一步满足都市圈内部各城市之间以及都市圈与外部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支撑都市圈城镇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如京津冀都市圈规划建设了6大通道,且每一个通道基本都由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构成,既满足了都市圈内部的交通需求,也强化了对外的辐射带动[3]。
从国内外都市圈的发展中不难看出,都市圈各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向心交通需求十分旺盛,只有依靠大运量、快速、准时的轨道交通才能满足通勤出行的需要。此外,城际间的轨道交通还应与城区的地铁、轻轨等建立直接、方便的换乘联系。如国外的东京都市圈、巴黎都市圈以及国内的武汉都市圈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城际轨道交通体系,有效地解决了都市圈内部的交通出行问题。
各个都市圈的区位特点、现状基础、发展需求不同,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地域面积大,公路交通基础好的,短期内还应当坚持公路交通为主的导向;土地资源约束大,经济基础好,交通需求旺盛的,应加快轨道交通的发展;对于货运,水运条件较好的,应该要优先发展水运。
一次全过程的出行往往涉及多种运输方式,因此,不同运输方式间的顺畅衔接换乘是提高运输效率的关键。这既涉及对外交通中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之间的换乘,也包括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交通如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常规公交之间的换乘,同时,还包括城市内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换乘,尤其是私人交通工具和公共交通工具之间的换乘等。
自2006年安徽省首次提出“省会经济圈”概念,到2016年“合肥经济圈”正式升级为“合肥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经历了两次扩容升级,历经省会经济圈和合肥经济圈两个阶段,迄今前后历经11年(见下表)。现辖合肥、淮南、六安、滁州、芜湖、马鞍山、桐城7市。截至2016年底,都市圈地域面积5.69万平方公里,人口2809万人,面积占全省的40.6%,人口占全省的43.2%,经济总量占全省的59%。
合肥都市圈的历史沿革情况表
以交通服务同城化、交通运行一体化、设施衔接无缝化的理念为引导,积极构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以合肥为中心,以城际轨道和高等级公路为骨架,覆盖整个都市经济圈县级以上节点的“一小时交通圈”,都市圈内公路、铁路、水运、民航、城市交通率先进入一体化新时代。
到2020年,合肥都市圈基本建成一体化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包括畅通的黄金水道、高效的铁路网络、便捷的公路网络、发达的航空网络,一体发展的城际交通网。
到2030年,合肥都市圈将全面形成横贯东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运输服务同城效应愈加显现、居民出行和客货运输更加便捷、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从而促进合肥都市圈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圈层。
1.建立合肥都市圈交通“一张图”。打破行政界限、部门界限、地域界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区域内交通资源。根据都市圈内各城市的交通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服务区域内的产业布局优化和城市化发展,从而使都市圈内的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2.打造以合肥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围绕中心城市对城市群的带动引导作用和经济中心对区域合作与分工的促进作用,加快建设以合肥全国性综合枢纽为中心,以都市圈其他城市为节点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3.构建都市圈综合交通网络框架。统筹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全覆盖、多层次、网络化的综合交通体系构架,进一步提高可达性,实现交通网络与产业布局、城镇空间优化相结合,推动都市圈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圈层结构向网络结构转变。
1.构建高等级的快速交通网。以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民用航空等为主体,构建服务品质高、运行速度快的综合交通骨干网络。
城际铁路:建设都市圈城际铁路网,提供速度快、公交化、大容量的城际客运服务,实现中心城市之间、中心城市至周边主要城镇的快速客运铁路联通。利用通道内新建快速铁路和既有铁路开行城际列车。
高速公路:以“扩容、网化、提升”为中心,全面提升高速公路网络化水平和服务能力[4]。近期重点围绕构建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综合运输通道,强化合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以及与长三角发达地区的快速对接。积极推进建设年限较早、路网功能突出、交通流量较大路段实施扩容改造,提升高速公路主通道服务能力。
民用航空:不断完善都市圈机场布局,加快芜湖宣城、滁州民航机场建设步伐,改善通航保障条件。近期重点完善合肥新桥机场设施水平,适时启动新桥机场二期建设,不断提升旅客运输服务能力。以发展航空货运为突破口,通过与国内外大型航空公司合作,增加运力和开辟航线,把合肥新桥机场建成区域性航空枢纽。
2.强化高效率的普通干线网。以普速铁路、普通国省道、航道、港口等为主体,构建运行效率高、服务能力强的综合交通普通干线网络。
普通铁路:规划建设阜阳-六安-景德镇-瑞金-汕头铁路,强化合肥都市圈与华南地区的联络;规划建设沿淮普通铁路,西接京九线上的淮滨—阜阳—淮南—蚌埠—淮安;规划六安到武汉普通铁路,加强合肥都市圈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经济往来,实现客货分线运输[5]。
国省干线:近期大力推进城市群之间具有主集散功能、通道功能的干线公路建设,基本实现市—市、市—县一级公路短直连接;结合城市规划和沿线产业布局,推进国省道过境段改造,减少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的相互干扰,促进干线公路与城市干道的有机衔接[6]。
内河航道:加快高等级航道建设,提高水运网贯通水平。改善滁河、清流河、襄河、驷马山干渠、窑河、丰乐河、姑溪河、青山河、漳河等支流通航条件,形成干支连通的航道网络[7]。近期重点推进“引江济淮”工程、合裕线航道整治工程和淮河航道整治工程。
3.拓展广覆盖的基础服务网。
以农村公路、支线铁路、港口集疏运网络等为主体,构建覆盖空间大、通达程度深、惠及面广的综合交通基础服务网络。
农村公路:全面加快农村公路建设。除少数不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外,全面完成通硬化路任务,有序推进较大人口规模的撤并建制村和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加强县乡村公路改造,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网络。
支线铁路:推进地方开发性铁路、支线铁路建设。强化与矿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口岸等有效衔接,增强对干线铁路网的支撑作用。
港口集疏运网络:加快连接沿江、沿淮主要港口、开发区、物流园区的集疏运铁路、公路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完善集疏运设施,提高货物换装的便捷性、兼容性和安全性,降低物流成本。加强老港区集疏运通道升级改造,缓解港城矛盾。支持工矿企业专用线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
4.建设快捷化的城市交通网。
以轨道交通、市郊铁路、城市道路等为主体,构建层次清晰、方便快捷、衔接良好的城市交通网络。
重点完善优化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推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逐步提升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骨干地位。加快建设大城市市域(郊)铁路,有效衔接大中小城市、新城新区和城镇。优化城市内外交通,完善城市交通路网结构,提高路网密度,形成城市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相互配合的道路网络,打通微循环。推进城市慢行交通设施和公共停车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