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波 谭莉 李鑫 万芳超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发生于脑卒中后,表现为一系列以情绪障碍、兴趣缺失为主要特征的抑郁症状和相应躯体症状的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约为31.67~46.0%[1]。研究证实[2],卒中后抑郁如未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的治疗,会对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回归社会的能力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PSD现已得到了更多的医学临床工作者及医学基础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相关性分析目前研究很少,本研究旨在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与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的关系。
1.1观察对象采用病例登记连续观察的研究方法,选择 2017-10—2018-10期间在湖南省脑科医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0例为,其中男92例、女58例,年龄40~80岁,平均(62.45±18.29)岁,均为右利手。
入组标准:(1)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定的诊断标准;(2)年龄>18岁,且病程<1个月;(3)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排除标准: (1)有精神障碍病史;(2)因病情严重或伴有意识障碍、失语无法配合检查;(3)合并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或其他严重躯体疾病。
PSD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缺血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检查证实存在脑梗死病灶,符合中国精神障碍诊断和分类标准第3版(CCM-3)的抑郁诊断标准[3]。本次发病1个月内病情稳定,患者能配合完成检查。
1.2方法对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进行NIHSS评分,根据传统缺血性脑卒中NIHSS评分与预后分级如下:0-5分为轻度卒中;5-20分为中度卒中;20以上为重度卒中。自发病日起,观察治疗1个月。由精神专科医师对患者进行抑郁症状评定。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评价症状的严重程度。总分≤6分无抑郁,7~16分为轻度抑郁,17~24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非PSD组(HAMD评分≤6分)和PSD组(HAMD评分>7分),再将PSD组进一步分为轻度抑郁症状亚组(7分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用SPSS 22.0统计软件(IBM Corp.,Armonk,NY,USA)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PSD患病率所有患者HAMD评分<7分占66.0%(99/150),7~16分占52.0%(33/150),17~24分占8.0%(12/150),>24分占4%(6/150)。非PSD患者99例,年龄40~76岁,平均(56.6±1.34)岁;PSD患者51例〔PSD患病率为34.0%(51/150)〕,年龄44~80岁,平均(60.8±1.25)岁,轻度抑郁症状33例(64.7%)、中-重度抑郁症状18例(35.2%)。 2.2PSD组与非PSD组患者基本资料与相关因素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构成、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吸烟、饮酒的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SD组既往脑卒中史构成比显著高于非PSD组(P<0.05)。具体见表1。 2.3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与PSD相关性PSD组的NIHSS评分4~21分,平均(12.5±4.83)分。15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中,60例轻度卒中,67例中度卒中,23例重度卒中。其中轻度卒中患者无与非PSD组比较:*P<0.05抑郁症状50例,轻度抑郁8例,中-重度抑郁2例;中度卒中患者无抑郁症状50例,轻度抑郁17例;重度卒中患者轻度抑郁13例,中-重度抑郁10例。NIHSS评分与HAMD评分具有相关性(OR=5.231,95%CI=1.204~10.154,P=0.01),即NIHSS评分越高,PSD患病几率越大。 表1 两组脑卒中患者基本资料及相关因素比较〔n(%)〕 随着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的不断增长, PSD患者也随之增多。美国心脏协会发出关于PSD的第一个科学声明指出[4],PSD患者后期恢复不佳、再卒中风险高、生活质量低下和死亡风险也更高。尽管PSD很普遍,但在易发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治疗的最佳策略方面仍存在不确定性。国外研究报道[5],中风后1个月、1年、3年和5年的抑郁频率分别为33%(30%~36%)、28%(25%~30%)、32%(30%~35%)和31%(27%~34%)。48%的脑卒中患者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抑郁,49%~55%的抑郁患者在第1次评估诊断后,在随访时仍然抑郁,且每次评估中15%~20%的患者是新病例。卒中后抑郁患病率近年来不断增高,已在医学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中将CCMD-3为抑郁症状的诊断标准,采用HAMD量表评估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1个月的PSD患病率为34.0%,以轻度抑郁症状为主,与国内外文献资料报道结果相似。 PSD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多因素疾病,是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下的众多发病机制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强化,共同作用导致了PSD 的发生[6-8]。抑郁症的预测因素包括中风的严重程度、无法工作和认知障碍。随访期间与抑郁症相关的因素包括认知障碍、缺乏家庭支持、机构化、工作能力低下、功能依赖性和活动能力低下[9-11]。本研究中两组间年龄、性别构成、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吸烟、饮酒的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SD组的既往脑卒中史的构成比显著高于非PSD组(P<0.05)。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与PSD的相关性,研究报道鲜有,在本研究中,缺血性脑卒中后1个月内PSD的患病率为34.0%(51例),其中轻度抑郁症状患者占64.7%(33例)。PSD组既往脑卒中史的构成比(83.3%)显著高于非PSD组〔30.3%;P<0.05〕。PSD组NIHSS评分为(12.50±4.83)分,且评分越高,患PSD的可能性越大,既往有脑卒中病史者患病率更高。有研究报道[12],卒中后抑郁的持续频率为30%,半数患者在脑卒中后5年内出现某种程度的抑郁。我们的研究与该报道是相符合的,但该研究并未涉及NIHSS评分与PSD 的相关性。在确定患抑郁症风险最高的患者,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对尽快恢复病情有益处。PSD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往往被医师忽略,导致众多潜在的PSD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识别治疗[13]。因此,对PSD患者进行筛查、评估、诊断和及早干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对所有脑卒中患者,除询问脑卒中的病史外,应着重询问患者的心境、愉快感、轻生观念、自卑和自责、记忆、食欲、睡眠、体重等内容[14],同时对患者的NIHSS评分进行分析,发现如果患者NIHSS评分偏高,有明显的抑郁风险存在倾向,则需要更重视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严格评估,必要时则应对照诊断标准进一步明确是否符合PSD诊断,轻至中度患者我们可以在神经科处理,重度PSD患者建议请精神科医师会诊或者转诊[15]。 综上,本研究通过观察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与诊断为PSD的患者患病率、相关性等内容,结果显示PSD以轻度抑郁症状为主,既往有脑卒中病史者患病率高,NIHSS评分越高,患卒中后抑郁的可能性越大。当然本研究也存在有待改进之处,不能排除有漏诊的可能,因为对脑卒中后伴有失语、认知障碍、意识障碍的患者无法用常规的诊断方法和量表诊断PSD,且PSD症状易与脑卒中后神经系统症状相混淆,临床医师对PSD症状识别程度的差异也可能导致漏诊,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提高PSD的确诊率。2 结果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