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雨婕
农历二月,河面冰开,腊梅还在枝头料峭,而京城里的春已然到来。再看看《十二美人图》上的春意,早已热闹了整个庭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二月的《十二美人图》名日“立持如意”,图中所画美人站在竹搭的花架前,轻倚山石,手持一柄天然木雕灵芝式如意,低眉,正在沉思着什么。在她的身后有一朱栏,有一海棠型的窗,可以看到屋里的陈设,也不多,一个彩漆嵌螺鈿的方盒,两个倭漆描金的圆盒,与其他动辄一堆金银器、再不济一堆瓷器不同,这张图上的陈设实在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而平日里手上总是把玩着玉佩、捧着铜镜、拿着金怀表的美人今日的手上拿着一柄如意,与我们平日里所见镶嵌宝石、碧玉、白玉的如意不同,这只是一柄木雕如意,曲折婉转,由美人所持,有种天然去雕饰的美感。
如意取天然木料,依其本形裁减冗枝,成如意式。其身屈曲有致,突起的棱线如脉络贯通,旁逸小枝,构成自然孔穴,胜似人工镂空。如意首扁圆宽厚,肌理稍粗重,似布以灵芝菌丝,与较为光滑修长的柄身恰成映衬,精巧处令人匪夷所思。木雕如意难在选材剪裁,妙在人工匠意与造化天成的契合无间,是十分符合中国传统文人审美意趣的一种收藏。
美人身着也较为素雅,一件库金的竖领衫外加一件浅藤灰的披风,身上的装饰仅有领口两枚柿蒂花金扣和胸前一枚红珊瑚的褙子扣而已。
这张图将近一半的幅面都是花架,花架上开着各色花卉,牡丹、芍药、蔷薇、月季,娇艳有之、清丽有之、风雅有之、可爱有之,连假山石上的绿苔都显得春色盎然。身着素雅的美人,也被这满架春光衬得有了些暖意。
牡丹常年全农历三月才开放,芍药的花期也要到农历四五月,而雍正却是一刻也等不得了,料峭里也想见到这般花团锦簇之象。画中自然容易看到,丹青一作,便是万紫千红,只是这现实之中,还得要耐着性子,等等,再等等。
倚门观竹春光好
三月的《十二美人图》名日“倚门观竹”,整个画面被一堵墙分割成了两个部分,墙上开随墙门。门外累叠假山,山上放着几盆盆景,墙里则露出一间屋子的一角,屋子里放着两张黑漆描金的圆凳,周遭衬着规矩而低调的龟背锦,看来有可能是美人歇息的地方。而在这张图上,美人轻倚墙门,探身看着门外的大好春光。
这张图上的美人素雅、干净,身穿一件香色地的披风,披风上整齐地织着如意、海水江崖、云气万字的吉祥纹样,袖口镶着一圈牙边,紧凑地密布着团花寿字。里面则穿着一件翡翠绿地面的金线绣百蝶纹竖领衫,这件竖领衫挂的浅血牙色的底,稍稍露出一截,让原本沉闷的色彩跃出一丝春光的明丽来。
美人的首饰十分简单,额前一条当时流行的抹额,鬓边一支银镀金点翠蝶恋花纹头花,一对累丝珍珠耳环点缀在耳尖,十分清雅。这装扮正巧与图中占据了大部分画面的修竹相对应。
这张美人图十分有意思,从白墙到随墙门再到竹子甚至是美人都是修长的,这种平行的长线条本身会让画面变得呆板,但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画家故意把随墙门没有画在画面的正中,而是稍微往左偏了偏,让美人落在了画面黄金分割线的位置上。
为了打破这种陈冗的平行感,在图中墙里墙外都放上了大大小小不同式样的盆栽。粉色的榆叶梅,白色的桃花和浅黄的月季以及朱红的梅花高低错落地放在假山石上,不同色泽的花木配上不同颜色和质感的假山石显示出主人别样雅致的品位来。而在同水平线上,门内放置的是一盆高大的蕙兰,蕙兰的盆中还有一株小小的灵芝,这代表的就是芝兰重茂的含义。当然在宫中,即便是天潢贵胄,也仍然是好花不常开,因此在宫中便流行起了做成仿真式样的宝石花盆景。这些盆景动辄珊瑚珍珠,碧玺翡翠,用世间最珍贵的珍宝留住春天。
怜香偏绕绮罗衣
四月的十二美人图名日“消夏赏蝶”,图片里也由栏杆一分为二,美人在亭榭中倚靠在斑竹桌上,手中拿着一只精巧的葫芦。面前仅仅摆着一套棋具,栏杆外面是太湖石垒成的假山石,《十二美人图》里一直出现的竹的图案形态掩藏在假山后,假山旁种着几株兰草,与修竹相互呼应,是明清文入画中常见的意象。在假山上飞舞着两三只菜粉蝶,在蕙兰上还停驻着一只蝴蝶,整张图因为几张蝴蝶的点缀、美人的姿态,而显得十分动态。
美人身上仍然是披风搭配竖领长衫,下身配裙的固定搭配,但是身着从色调上也是十分清凉的。上身云气纹耦合色披风搭配下身云气冰裂梅花纹缃色下裙,内搭抹茶色竖领长衫,整体色调是比较素雅的,甚至可以说有些少女了,只有披风上的褐底宝蓝色云气纹花边和下身的褐色系带把颜色压了压,依然保证了美人一贯的端庄风格。
而首饰的选择上,也是以素雅为主,蟠龙吐珠头花整体以点翠为主,只有一颗红色宝石做珠镶嵌其上,与美人所戴的玛瑙耳环交相呼应,在簪子的选择上,也选择了一只云气纹的竹簪,正好和家具呼应。
在整间亭榭中,只有一件家具,就是这张瓜棱腿斑竹八仙桌,整张桌子用斑竹制成,瓜棱腿,桌面竹黄包镶,一把折扇横放着,旁边放着一张紫檀棋盘,棋盘上两只仿官窑金丝铁线开片的棋盒。
在美人背后的墙上,挂着一幅字,被人为裁断只留下了“有清音”三个字,题款落的是“居士”二字。不难推测,这是圆明居士,也就是胤稹所写的山水有清音条屏。在落款处还有两枚钤印,分别为学书草堂和踈懒菴,有可能是圆明园或者是雍王府中两地,从名字看来,应该也是书房之类的地方。
图中美人手上拿着的是一只葫芦,又称为手捻葫芦,为明清文人手把件之一,因小巧可爱,大家闺秀们不失有将葫芦做成耳环或者是簪子的,如今美人手中盘玩着这只小葫芦,不仅表露出自己知书达理的姿态,也衬得手指纤长,更显翩翩仪态。
很明显,比起其他图中或多或少的急迫、郁卒来,这张消夏图明显看上去要闲适很多,整张图的主题无非是雍正在宣示着自己的文人气质。他的炫耀十分低调,不着一笔,又满目皆有文人气,实在称得上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