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翀
(南通博物苑张謇纪念馆,江苏南通 226000)
南通博物苑藏珍品茶具小考
赵 翀
(南通博物苑张謇纪念馆,江苏南通 226000)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具是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南通博物苑是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源地,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南通博物苑在本地区通过征集与捐赠,收藏了一批珍贵的茶具文物。本文对南通博物馆苑藏部分茶具珍品的历史发展、制作工艺及文化内涵试作考证,以诠释中国茶具所蕴含的中国传统审美理念和文化底蕴。
南通博物苑;珍品茶具;考略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在中国,从茶的发现利用、到茶树的培育种植和茶文化的建立与发展,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茶文化发始于神农,人工种植开始于西周,茶道兴起于唐朝,斗茶之风盛于宋代。作为世界茶文化的起源,中国的茶文化融合了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不仅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民族融合、和谐发展的重要桥梁。
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中国茶文化传播于世界的重要载体。“茶具”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西汉辞赋家王褒在《憧约》中称“烹茶尽具,酺已盖藏”,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文字记载。到唐代,随着茶道兴起,茶具的使用日益增多,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茶道规则与使用方法。唐代诗人陆龟蒙在《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白居易的名诗《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里也有“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之句[1]。到宋代,茶具的地位变得十分重要,甚至成为皇帝的赐品。《宋史·礼志》载:“皇帝御紫哀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2]。茶具的发展历史,不仅是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也代表着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史。
随着中国古代工艺技术的发展,茶具制作材料由最初的金、银、玉制茶具,逐渐演变为以陶瓷和铜材质为主。历代能工巧匠尽智竭力制作精美茶具,文人墨客更为茶具的发展增添了文化的风雅与历史的厚重。因此,中国历代生产的茶具名器,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家青睐的收藏品。
南通博物苑是中国第一所公共博物馆,由晚清状元张謇创建于1905年。创办之初,张謇就提出了博物苑的收藏要“纵之千载,远之外国”。对于本地区文化与历史的保护与传承,南通博物苑不遗余力。张謇先生在《通州博物馆敬征通属先辈诗文集书画及所藏金石古器启》指出,“其于我通属也……伏愿大雅宏达,收藏故家,出其所珍,与众共守”[3]。历经100多年,南通博物苑在本地区通过征集与捐赠,收藏了一批珍贵的茶具文物。南通人爱茶,虽有华夏民族爱茶之风在先,但也有南通本地产茶历史悠久在后。南通人栽培茶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历代南通名人对茶与茶具也是钟爱有加,不仅研于茶具,更有精于制茶。清初著名剧作家李渔在《闲情偶记》盛赞紫砂茶具,“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明末四公子冒辟疆在1683年撰写的《岕茶汇钞》记载了详细的岕茶制作工艺。本文对南通博物苑藏部分珍品茶具的历史发展、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进行解读,以诠释中国茶具所蕴含的中国传统审美理念和文化底蕴。
晚唐五代。通高8.5厘米,口径5.6厘米,带盖。此件越窑茶壶,胎呈灰色,胎骨轻薄,施釉均匀,全器满釉支烧,青绿色的釉面闪出翠绿色的辉光,是五代时期的越窑典型器。
越窑是我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窑系。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创烧成功开始,一直延续到南宋初期停烧,历经一千多年。越窑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一诗,诗中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越窑”主要是指浙江上虞曹娥江中游地区为中心产区的青瓷窑场的总称。至唐代,青瓷生产进入繁荣阶段。此时的青瓷产品器体圆滑轻薄,纹饰种类繁多。晚唐文学家皮日休评价越窑青瓷“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意思是越窑瓷器形如圆月,轻如浮云。
茶圣陆羽对越窑茶器尤为推崇。他在《茶经·之具》中评价茶具质量时写道,“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也;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陆羽认为越窑茶具最适合品茶,尤其是茶碗,越窑青瓷似冰类玉,碗内壁青绿略带闪黄的釉色能完美地烘托出茶汤的莹绿。
南通博物苑藏的这件越窑茶壶当为一套茶具中的组成部分,看着器物青翠莹润的釉面,不仅感叹古时文人雅士的洒脱与豪爽,仅于茶席能为一盏茶以诗、以乐相互酬唱,便可为人间快事。
宋代。通高4.5厘米,口径12.4厘米,底径4厘米,宋代斗茶用具。器物敛口,圈足小而浅,胎体厚重,胎质粗糙坚硬,修胎刀法自然有力。器物内外施釉,呈酱黑色,釉质刚润,外釉近底足,足底无釉而露胎,釉面有明显的垂流和窑变现象。
宋代斗茶之风盛行,上至统治者,下至平民百姓,皆好茶宴斗席。因斗茶带有强烈的比赛特征,所以对比赛的用具——茶盏来说,其质地、纹路是否细腻和器身是否厚薄均匀,直接影响斗茶的比赛结果。斗茶胜负的标准有两个,一是汤色,二是汤花。汤色以纯白为最佳,依次为青白、灰白、黄白。不同的颜色代表着茶叶的质量与炒焙的火候。汤花则以茶汤表面泛起的泡沫的色泽、水痕出现的早晚来胜负。
宋《茶录》中记载:“茶白色、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纣黑,纹路兔毫,其杯微厚,熁火,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这段文字不仅记录了当时人们对于黑色建窑茶盏的推崇,还反映了人们日常茗茶时,为了有更好的茶色与茶香,已经开始注意搭配不同的茶具。
图1
图2
图3
清,康熙。通高16.8厘米,口径19.5厘米,底径14.5厘米。该茶缸体型硕大,阔口窄足,造型别致。器物釉面莹润的粉白,釉汁凝厚,圈足下端露胎部分,可见平行横线镟痕。器身描绘五彩加官进爵图案,构图饱满,画工精细,是清康熙民窑瓷器的精品。
康熙五彩瓷是康熙年间景德镇官窑创烧的新品种,是一种釉上彩瓷。所谓五彩,即红、绿、黄、蓝、紫、黑等,多种颜色交织一起,形成丰富的变化。釉上蓝彩的配制成功,取代了五彩器烧制过程中的青花工艺,降低了烧制难度,再加上釉上蓝彩的色彩层次超过了传统的青花釉料,因此在康熙时期器物的五彩瓷中蓝色绝大多数为釉上蓝彩,少见釉下青花。
仔细观察这件五彩瓷器,可以发现内外壁的白色釉面呈现出两种不同光泽的白色,内壁是平滑的淡青白釉,而外壁是光亮的粉白釉,这是鉴定康熙五彩瓷的特点之一。此外,该器物口沿看上去厚唇突起,略有漏釉与破泡现象。这是因为康熙瓷器口沿施釉时,普遍使用的一种含粉的白釉,这种釉质年代久远后,就会出现以上现象。此为康熙瓷器鉴定的重要特征。
图4
清,乾隆。通高5厘米,口径11.6厘米,底径3厘米;盖高3.4厘米,盖径10.5厘米。器身施低温铁红釉,呈色稳定,色泽艳丽庄重,留白的竹子惟妙惟肖,红白相映,错落有致。碗底心与盖顶心均有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此盖碗造型规整,制作精致。
珊瑚红地白竹纹盖碗是南通博物苑旧藏,为创办者张謇先生所赠。鉴于西方博物馆在启迪民智、促进教育的巨大作用,1905年,张謇曾上书建议清政府建立帝室博览馆,然后推行各地建立博物馆。但是,清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于是张謇便在家乡南通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藏品是博物馆的灵魂,建苑之初,张謇将其所有家藏全部捐出。在1908年颁布的《通州博物馆敬征通属先辈诗文集书画及所藏金石古器启》中,张謇称,“謇家所有,具已纳入”。不仅如此,张謇还利用其状元公的身份为博物苑广征博采。在他的努力下,到1914年,南通博物苑登录藏品共4843号,近三万件。这件珊瑚红地白竹纹盖碗自张謇捐赠给南通博物苑,一百多年来历经几次浩劫保存至今,它不仅是南通博物苑珍品茶具之一,也成为了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见证。
南通博物苑珍藏的茶具中,除了瓷器、漆器、木器之外,还收藏了一批珍贵的紫砂茶壶。如,时大彬款桂花砂壶、陈曼生紫砂执壶、杨彭年紫砂把壶、壶痴款紫砂壶、莲生款紫砂壶、克衡款紫砂壶、孔雀盖釉紫砂花插、紫砂加彩竹节把壶、瓜轮形紫砂茶壶等。通过对这些茶具珍品的解读,我们可以深入挖掘本地区的茶文化内涵,从而推进本地区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合理利用。
[1]田鹏.从禅宗文化的异同看中日陶瓷茶具的特点[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4.
[2]香茗雅器——茶具[J].现代养生,2015(23):1.
[3]李明勋、尤世玮.张謇全集⑥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4]赵翀.晚清时期南通博物苑与西方博物馆教育实践比较[J].兰台世界,2016(14):131-133.
赵 翀(1976-),男,江苏南通人,本科,南通博物苑文博馆员,南通博物苑张謇纪念馆副主任,研究方向:博物馆档案学,文物学,地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