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信息化建设研究

2018-12-20 20:01刘占波王晓丽
软件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化环境

闫 实,付 佳,刘占波,石 莉 王晓丽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信息化建设研究

闫 实1,付 佳2*,刘占波1,石 莉1王晓丽1

(1. 牡丹江医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2. 牡丹江医学院图书馆,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互联网+”浪潮的到来,为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目前,很多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远落后于技术的发展。本文对“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信息化建设开展研究,详细分析了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阐述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从建立信息化系统架构、加强信息化管理体制建设、重视各类数据的分析应用以及组建技术团队等几个方面给出了高校可采取的措施。

互联网+;信息化建设;系统架构;管理体制;大数据

0 引言

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是提高高校教学效率和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各种各样的信息化系统已经在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提高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用信息技术将现有的各类教学、管理、科研、财务等平台有机融合,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信息数据共享,已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趋势之一[1]。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高效的开展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是摆在教育工作者和相关研究人员面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互联网+”环境无疑给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也带来了相应挑战。本文对“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1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可为高校开展各类教学、科研、管理活动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随着高校互联网环境的不断完善和各类信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从传统的以硬件建设为主逐渐转化为以软件为主[2]。信息化建设速度较快的高效甚至已经进入到建设智慧校园的初步阶段。当前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大多以学校自建为主,这样的好处是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已有的各类资源,设计更符合实际的建设路线、组织结构和建设模式。现有的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模式有管理推动下的建设和技术推动下的建立两种。

管理推动下的信息化建设即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从上而下推动信息化建设,是较为主流的信息化建设路线,目前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的学校大多采用这种方式[3]。在这种建设模式下,通常首先由学校组建相应的管理部门,对全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信息协调、部署和管理;然后,从上层对信息化建设的路线进行设计,制定相应的标注和数据的格式;最后,各个底层的业务部门根据规划和设计,在技术部门的支持下,建设相应的基础平台和业务系统,进而提升整个学校的信息化水平。

在技术推动下的信息化建设通常需要高校具有较为完备的技术人员储备、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当高校没有设置信息化管理部门来推动信息化建设的条件下,以专业的技术来推动信息化建设。

2“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是对“互联网思维”的继承和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背景和实施基础。对“互联网+”的理解和解读层出不穷,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技术人员或研究人员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扩展和深化。本文认同于马化腾对“互联网+”概念的解读,认为“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采用信息技术实现各行业的融合,从而推动产业的升级和新产品的创造。具体而言,“互联网+”以互联网为基础,以各类信息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为支撑,产生并发展而来;同时,“互联网+”也是一个各个行业相互融合的过程。“互联网+”环境对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来说既是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4]。

“互联网+”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对现有的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进行了变革和升级,这类信息技术包括云计算等近年来也是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且其中的部分技术已经应用到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中。对高校来说,尤其是理工科院校,长期开展着前沿的信息技术研究,累计了相应的研究基础和硬件条件,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在基于管理推动或基于技术推动的信息化建设模式下,定能够取得较好的成就。“互联网+”可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各类信息的应用和解决方案,将在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起到核心的支撑作用。

“互联网+”在给高效信息化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互联网+”不是简单的将互联网与某个行业相融合,而是在多个行业融合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造和创新,需要对现有的各类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和配置,并且可能对社会的组织形式产生较大的影响。对高等学校而言,各类开放式在线课堂、社交网络、移动应用等已经对现有的高校职能带来了很多变化,如社交网络和移动应用的出现,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带来了很大便利,微博、社交网站的出现,极大降低了传统的官方网站发布信息的影响力。这些影响和挑战,需要高校在不断改造和升级过程中去面对和完善。此外,在“互联网+”环境下,设计和实现的各种系统通常以用户为中心,且从设计到投入应用的周期很短,但是现有的大多数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及相应的资源配置、人才储备尚无法匹配这种高速的发展模式,从而无法带来“互联网+”应有的用户体验,难以满足高校师生的实际需求。

3“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的信息化建设采取的措施可从建立信息化系统架构、加强信息化管理体制建设、重视各类数据的分析应用以及组建技术团队等几个方面考虑。

建立信息化系统架构方面,以建设智慧校园为目标,将高校传统的网络空间与数字空间相融合,建设一个可支撑各类应用的高效平台,该平台以大数据处理为核心,利用智能感知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实现为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交互服务,同时支持高校各类业务的高效运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可将信息化系统架构设置为感知、网络、平台、应用和服务等多个层次,利用各种终端设备实时感知、监控校园的实际环境,采集基础数据;融合高校现有的各类网络,实现高速互联,为各种信息的传送提供安全、高速的传输平台;将各类平台相互融合统一,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的实际业务应用,共享有效数据,从而为高校师生提供智慧化校园服务[5]。

在信息化管理体制建设方面,对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而言,制定合理的、分阶段的建设计划,制定中长期建设目标,重视顶层设计无疑是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6]。通过强调和突出重点建设对象,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此外,针对高校当前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改造和升级策略,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常态机制,改变传统的管理服务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社会资源,提高服务和资源利用水平,进而为高校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校园服务[7]。

在各类数据的分析应用方面,高校各类业务的运行涉及到大量师生的相关信息和业务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大多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自己的系统中,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当前高校中各类信息尚未实现高效共享,数据的传输仍采用点对点的方式,这种方式效率极低。要建设信息化高校,就需要将信息化建设落实到各个业务系统中,在教学、科研、管理等不同部门之间建立高校的沟通桥梁和信息共享平台,充分认识到各类数据有机融合的重要性,发挥数据潜在的巨大价值。此外,高校应当加大对大数据技术的积累和理解,加强对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存储等工具的建立,实现师生线上学习和办公[8]。

在组建技术团队方面,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都离不开技术人员的操作和支持,因此,组建高效的技术团队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部分。只有具备的专业的技术团队,才能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9-10]。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仍缺乏专业的数据分析队伍,导致很多有用数据没有充分体现价值。通过组建技术团队,既可以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还可给予师生有针对性的建议,提高平台的利用率。

4 结论

“互联网+”环境给高效的信息化建设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高效的开展信息化建设是目前高效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通过建立信息化系统架构、加强信息化管理体制建设、重视各类数据的分析应用以及组建技术团队,可提升高校的智能化水平,推动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充分利用各类教育教学资源,真正提高我国高校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范绕.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基于智慧校园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 2017(29): 78-80.

[2] 费云生. 大数据时代高校信息化建设研究——以“智慧后勤”建设为例[J]. 中国高校科技, 2017(3): 57-58.

[3] 朱鹏威. “互联网+”视阈下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J]. 情报科学, 2016, 34(12): 133-136.

[4] 李君芳, 徐小亚.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信息化建设研究[J]. 计算机与网络, 2017, 43(8): 50-51.

[5] 黄华.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及创新服务研究[J]. 科学与信息化, 2017, (20): 30-31.

[6] 王宇, 吴炜鑫, 王兴伟. “互联网+”下高校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6, 33(11): 41-45.

[7] 郭庆林. 应用型本科高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方法与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 电子测试, 2016(12): 112-113.

[8] 许华. 基于“互联网+”智慧校园建设应用研究[J]. 软件, 2016, 37(10): 17-19.

[9] 陈彩彦.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析[J]. 微型电脑应用, 2018, 34(10): 89-90+97.

[10] 张雪冰, 吴伟明, 谷勇浩. 移动互联网下基于SOA的移动OA系统研究与实现[J]. 软件, 2012, 33(10): 13-15+19.

Research on University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under the "Internet +" Environment

YAN Shi1, FU Jia2*, LIU Zhan-bo1, SHI li1, WANG Xiao-li1

(1.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Mudanjiang Medical College,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11; 2. Mudanjiang Medical College Library,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11)

With arrival of "Internet +" tid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has been facing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t present,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many universities lags far behin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The article studies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ies under "Internet +" environment, analyzes current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details, expound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inally, provides possible measure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several apsects, including establishing information system framework, strengthening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all kinds of data and establishing technical team, etc.

Internet +;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System structure; Management system; Big data

TP393.4

A

10.3969/j.issn.1003-6970.2018.11.045

闫实(1977-),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安全,云计算;刘占波(1981-),男,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数据挖掘;王晓丽(1983-),女,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应用;石莉(1982-),女,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应用。

付佳(1981-),女,研究生,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

闫实,付佳,刘占波,等.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信息化建设研究[J]. 软件,2018,39(11):216-218

猜你喜欢
互联网+信息化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