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研究

2018-12-20 14:48:01李文
现代计算机 2018年28期
关键词:书评利用微图书

李文

(惠州学院图书馆,惠州 516007)

0 引言

据报道,截至2018年3月31日,微信合并月活跃账户达10.4亿[1],微博月活跃用户数已增至4.11亿[2],微博、微信等微传播模式的风起云涌宣告了微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发生巨大变革,阅读也越来越“碎片化”,微阅读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担负着推广校园阅读文化、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神圣职责。如何利用微媒体打开阅读推广工作新局面,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阅读,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健全的人格,是图书馆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微媒体时代环境下大学生阅读特点

1.1 碎片化

碎片化阅读是指一种通过手机、电子书、计算机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这种阅读模式的最大受众是与电子产品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的广大青年群体。阅读的碎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阅读内容来看,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容量无限扩大,信息传播速度犹如光速,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学生获取信息也更为便捷、高效。他们每天可以从网上获取大量信息,成为碎片化信息的过滤者和筛选者,从而形成了一种碎片化阅读。从阅读时间来看,传统的阅读方式下,学生一般都是预留出一定的时间到图书馆或教室进行阅读,微媒体时代,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走路、挤公交车,甚至上厕所时都可以阅读,浏览手机新闻,分享微信朋友圈内容,查看公众号话题,他们已经从传统阅读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微阅读环境下的信息利用者,成为碎片化阅读的主流人群。

1.2 浅显性

传统的阅读方式下,大学生手捧一本书到图书馆、教室,或者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细细阅读,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在微媒体环境下,互联网给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这是一种不需要思考的跳跃式阅读,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微阅读将所有难以理解且复杂的信息变得简单有趣,从而更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但这种微阅读只是扩充了读者了知识广度,无法抓住信息背后的“联系”来挖掘知识的深度,微阅读的浅显性特征就在于此[3]。大学生每天机不离手,知识的积累没有问题,如何引导他们不沉溺于浅显性的微阅读并提高阅读能力更重要。

1.3 即时交互性

网络阅读是一种超文本阅读,信息的发布和阅读几乎可以同步实现,其即时交互性是传统阅读无法比拟的。大学生在阅读时不再局限于纸本图书,阅读时间和空间也可以随意选择,参与微阅读的信心和愿望也更为迫切。他们通过微博、微信、网络论坛和贴吧等媒介进行阅读,对作者的观点进行点赞、评论或转发,同时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从而实现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增强了大学生利用微媒体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微媒体的即时互动功能,建立了信息发布者和读者、读者和读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增加了读者粘性,有利于阅读推广的开展。

2 微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形式

2.1 微信阅读推广

第一,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阅读推广活动信息。微时代的阅读推广宣传方式已不局限于传统的张贴海报和网站发布信息两种,这些宣传方式过于被动和消极,限制了读者获知活动消息的来源,很难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活动。微信平台的消息发布是主动推送服务,消息一经发布,用户接收端即时收到消息提醒,不会遗漏、错过任何一条阅读推广消息。而且,读者还可以将此消息进行转发,扩大受众面,让更多的人加入到阅读队伍当中来,扩大了活动宣传面[4]。

第二,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向读者推荐图书。图书馆每批新书入库,都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给每个用户,读者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新书信息,及时借阅,大大提高了新书借阅率。图书馆还可以把最热门的借阅排行榜图书及无人问津图书整理出来推送给用户,激发读者借阅兴趣,唤醒沉睡图书,让每一本图书都物尽其用。如,惠州学院图书馆微信平台除了提供馆藏纸质图书和超星数字图书的查询功能外,还专门设置了“新书通报”和“借阅排行”两个子菜单,不仅向读者推荐单本图书,还按类列出了借阅热门书单。图书馆在微信荐书时,要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适时调整推荐内容,做到读者需要什么,图书馆就推荐什么。

第三,利用微信朋友圈举办读书会。利用微信的“群聊”功能,图书馆邀请有相同阅读兴趣的用户建立微信读书会,大家就事先约定的某一本图书一起讨论、交流读书心得。同时,图书馆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和学者参与到读书会当中,适时提供阅读指导,提高微信读书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相比较于传统的读书会,微信读书会时间充裕,没有地点限制,表达方式多样,所有成员都能自由发言,表达真实内心。最重要的是,没有参加微信读书会的成员事后还可以浏览信息,打开音频和视频了解读书会的讨论情况,不至于留下遗憾。

2.2 微电影阅读推广

在新媒体时代,微电影以其短小精悍、形式简单、内涵丰富的特点赢得了人们的青睐。作为一种新型文化传播形式,微电影契合了人们的心理、行为状态和生活习惯,满足了人们的新型视觉文化需求,因此,图书馆引入微电影作为阅读推广的新方式,既能拓展图书馆经典阅读的空间,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

利用微电影倡导经典阅读。微电影通过丰富多彩的视觉画面细腻地刻画出各类人物的思想感情,将观众带入到特定的艺术情境中感受影片所要表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观众摆脱自己原有的不正确的观念和价值体系,接受艺术的熏陶和精神的引领。图书馆如果将微电影运用于经典作品的阅读推广,让观众在短时间内看到一部内涵丰富的经典之作,从而对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主动转发、分享,让更多的人一起来阅读、讨论经典作品,正好达到了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目的。如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推出的“书影时光”系列微电影,以视频短片的形式,邀请教师、学生以及杰出校友推荐经典好书,以影像化、动态化、年轻化的形式开展经典阅读推广利用。微电影倡导经典阅读,这是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努力的方向。

利用微电影营造阅读氛围。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都拍摄了图书馆微电影进行自我宣传与介绍,吸引读者前来学习,借此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微电影有的展现图书馆厚重的历史和人文精神,如北京大学的《天堂图书馆》;有的宣传图书馆服务与资源,如清华大学的《爱上图书馆》;有的赞颂图书馆的美好,如惠州学院图书馆的《阆苑书香》。这些微电影通过欢快的节奏、亮丽的色彩和轻松的配乐,让读者感受到图书馆鲜活的阅读气息、蓬勃的阅读文化和浓厚的阅读氛围,为图书馆的阅读推广铺平了道路。

2.3 微书评引全民阅读

微书评始于2011年,是伴随着微博的流行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书评文体,其篇幅短小,言简意赅,通常不超过140字,主要以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为对象进行介绍或评论,探讨作品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从而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微书评能帮助读者理解图书的思想内涵和学术价值,掌握图书的精华与核心所在,有利于读者择优而读,微书评已成为引领全民阅读的良师益友[6]。高校读者是全民阅读中最积极也最富有激情的阅读群体,如何利用微书评引导全民阅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策划微书评活动。图书馆要针对不同的院系和学科领域推荐不同的阅读书目,策划形式多样的微书评活动,积极开展阅读指导。例如,通过微书评征文、微书评知识竞赛、微书评论坛等活动,吸引广大学生参与阅读;邀请校内教授、专家担任嘉宾,与读者在线交流读书心得。这些微书评活动把握主流阅读,关注热点图书,引发读者对原著的争相阅读。如,惠州学院图书馆举办了“书香校园·好书共享”微书评大赛,收到近千条微书评作品,掀起了校园共读一本好书的热潮,为创建书香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建立微书评数据库。不是所有的微书评都值得阅读和借鉴,一条质量低劣的微书评会阻碍有用信息的传递,降低人们的阅读热情。所以,图书馆要搜索、甄别有质量的微书评并进行分类整理,建立一个能体现本馆馆藏特色的微书评数据库,供读者检索利用,为读者提供馆藏资源导航服务。

(3)构建微书评联盟。高校图书馆可以自办微书评刊物,每月一期,校园内流通或争取公开出版,使之成为与馆藏资源配套的指导性读物。在高校内部,图书馆可以和文学院、宣传部等部门联合开展微书评工作;对外,各高校图书馆要加强微书评交流,并与学术界、出版界横向联系,通过层层联合,建立高校图书馆微书评联盟,实现全民阅读资源共享。

3 微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

3.1 引入微媒体专业服务技术

微媒体不但拥有传统媒体的各种服务能力,而且其技术功能远超传统媒体,以大数据技术和专家系统的引入两项最重要的技术为例。①引入大数据技术挖掘读者信息。读者的信息行为代表了他们各自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向和兴趣爱好等,微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借助大数据技术,通过数据挖掘、模式识别等方法可以从读者的信息行为中挖掘出他们的阅读需求及其特征,从而为读者提个性化检索与定制服务。②引入专家系统回答读者更复杂的问题。随着微媒体用户的增多,人工解答读者问题的效率低下,导致问题积压。专家系统的引入可以自动、快速地为读者答疑解惑,并和人工解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高效省时地解决读者难题。所以,引入大数据及专家系统的微媒体专业服务技术,可以为读者量身定做适合的系统,提供符合读者专业特点、研究方向和兴趣爱好的微阅读推广服务[7]。

3.2 组织多样化的微媒体阅读推广活动

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微平台面向大学生开展数字资源利用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数字资源的检索和使用技能,掌握信息挖掘与推送、个性化定制技能,即时收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同时,在图书馆开展相应的数字阅读推广服务讲座,利用微平台发布讲座信息,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馆藏数字资源。另一方面,图书馆还可以因时制宜,在学期的不同阶段开展不同的阅读推广活动。例如,在新学期初面向新生推送入馆教育宣传片,在寒暑假前推送假期阅读书目,在毕业季推送求职就业类图书,还可以借世界读书日和校园文化节之机,大力进行数据库的宣传推广,在微平台解读各大数据库的知识内容和应用技能。总之,高校图书馆利用微平台的友好互动性开展各类馆藏资源的阅读推广活动,既能盘活馆藏资源的利用,又能促进大学生数字阅读能力的提升。

3.3 打造微阅读品牌

品牌是源于商业领域的一个概念,它代表了产品的质量、价值与信誉以及企业自身的形象和服务水平。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其阅读推广工作就是要打造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系统化的阅读推广品牌,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让这一活动品牌深植于读者心中,成为图书馆的象征和代名词。为此,图书馆要在阅读推广的内容上下功夫,以优质内容吸引读者眼球,从而形成具有影响力的阅读品牌[8]。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文汐阁”阅读活动,每周为读者推送特定主题的优质阅读资源,如“创业掌门——谁的成功不奋斗”、“书本中的人性浮世绘——日本文学著作”等。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书读花间人博雅”系列活动推出“2013好书榜精选书目/阅读摄影展”,配合官微每日更新的“一书一图一介绍”微展览,不仅吸引了大批学生慕名观看,还引发了国内各大媒体和网站的转发报道。这些创意型活动不仅提高了图书馆在读者心中的形象,而且还形成了稳定的读者群体,实现了图书馆文化育人的价值,有利于阅读推广活动朝着品牌化方向稳步发展。

3.4 加强微阅读引导

微阅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种缺失纸质文本的阅读容易导致阅读的盲目性和功利性,学生虽然在网络营造的“大视界”中奔跑游走,获得的有用信息却寥寥无几。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机阅读盛行,各种文化思潮、网络文学良莠不齐、汹涌而至,大学生对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难辨真伪,极易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图书馆要开设网络媒体信息素养教育培训和讲座,加强微阅读引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媒介知识,提升大学生的信息识辨能力和判断能力,做一个正能量的信息传播者[9]。

与此同时,图书馆要经常性开展“净网”行动,为读者建设绿色、安全的网站推广绿色阅读,营造良好的网络微阅读环境。

3.5 多部门联动开展阅读推广工作

阅读推广工作是图书馆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开展的工作,但需要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才能获得更高的组合效益,提高阅读推广活动的影响力,保证阅读推广活动能持久地开展下去。首先,图书馆要加强与校内各院系部门的合作。阅读馆员要联合各学科馆员深入到不同院系,和院系指派的教师一起组成阅读推广领衔者,将阅读推广寓于学科服务当中,帮助大学生在做项目、写论文的时候延伸专业阅读,拓展学术视野,从而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素养。其次,图书馆要联合学校宣传部门、团委、学生处、学生社团共同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不仅可以增强活动的宣传效应,还可以将学生由传统的图书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图书阅读推广的参与者和改进者,扩大阅读推广活动在大学生群体的覆盖面。最后,要注重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像我馆今年的读书月活动,就和广东世纪光华书业有限公司、广州红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网CNKI有限公司及超星公司合作,大家齐心协力,各司其职,不断拓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极大地提升阅读推广活动的效益。

猜你喜欢
书评利用微图书
书评
书评
书评
图书推荐
南风(2020年22期)2020-09-15 07:47:08
利用微课打造高效识字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0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利用微信订阅号评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如何利用微信推广纸媒品牌
新闻传播(2015年4期)2015-07-18 1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