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数字经济机遇提升中国软件出口竞争力

2018-12-20 06:48王晓红
全球化 2018年11期
关键词:出口贸易软件

王晓红 李 蕊

引 言

当前,数字经济正在以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为引领、开放的平台为载体、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为内容,快速渗透到研发、制造、物流、贸易、金融、管理等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以及政府管理、社会创新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变革。数字经济时代“计算、网络、数据、软件”无处不在。软件是支撑计算、网络和数据的基础,软件信息技术服务是构成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也是数字经济的灵魂。随着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贸易也将成为下一代的主要贸易方式。2013年7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了数字贸易这一概念,即通过互联网传输而实现的产品和服务的商业活动,主要划分为四类:数字内容、社会媒介、搜索引擎、其他数字产品和服务。2014年8月该机构在《美国与全球数字贸易》中又对数字贸易的定义进行了修正,将其定义为依赖互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建立的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其中互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在订购、生产、以及产品和服务的交付中发挥关键作用。数字贸易既包括数字化的产品或服务,也包括各种商品的电子商务。即,数字贸易既包括数字商品的贸易,也包括数字化的贸易方式,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以数字化方式对传统贸易的升级。数字化给商业发展模式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和重构,也使服务贸易的交易成本降低,交易领域更加丰富,区域范围大大拓展,成为数字经济时代贸易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据麦肯锡的研究,数据流动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传统的跨国贸易和投资,支撑起包括商品、服务、资本、人才及其他几乎所有类型的全球化活动。目前,全球服务贸易中有50%以上已经实现数字化,超过12%的跨境实物贸易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据测算,从2005—2014年通过互联网传输的全球数据流量增长了45倍,远远超过传统的国际商品贸易或金融资本流动的增长速度。软件贸易是数字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取决数字经济时代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关键领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智能流程自动化(RPA/IPA)、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AR/VR/MR)等新技术正在赋予软件业以新的内涵,为全球软件业的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注入新动力。同时,也促使软件出口企业改变传统的贸易模式,加快数字贸易条件下的转型升级,推动技术创新和跨境交付模式创新。中国是数字经济大国,数字经济的空前发展必将为提升软件业的创新能力和出口竞争力带来深刻影响。

一、中国软件出口现状及主要特点

(一)软件出口增速回升,规模实力明显增强

近几年,中国软件出口进入波动趋缓增长时期,但实力明显提升。2017年,软件出口继续恢复中高速增长态势,软件出口执行金额375.56亿美元,相当于2011年的2.6倍;协议金额571.82亿美元,相当于2011年的3倍;合同数量59943个,相当于2011年的1.3倍(见表1、图1)。

表1 2011—2017年我国软件出口规模与增速 单位:亿美元

图1 2011—2017年我国软件出口规模数据来源:商务部服务贸易司。

(二)出口价值链持续向高端跃升,出口多元化格局逐渐形成

1.软件出口以信息技术外包为主,软件产品降幅收窄。2017年信息技术外包出口执行金额364.20亿美元,同比增长10.21%,占总量的96.98%;软件产品出口执行金额11.35亿美元,占总量的3.02%,同比下降3.98%,降幅较上年(-30.78%)大幅收窄。

图2 2012—2017年软件出口结构趋势图数据来源:商务部服务贸易司。

2.信息技术外包以软件研发外包为主,信息技术服务外包、运营和维护服务增长较快。2017年软件研发外包、信息技术服务外包、运营和维护三项出口执行金额分别为243.42、68.80、51.51亿美元,同比增长6.74%、16.51%、21.26%,分别占信息技术外包总额的66.84%、18.89%、14.14%。

3.逐步形成了软件外包为主,集成电路、电子商务平台等多元化出口格局。在软件研发外包中,软件研发及开发服务、软件技术服务占比较高,2017年这两项出口执行金额分别为170.35、72.69亿美元,同比增长5.68%、9.39%,分别占软件研发外包的69.98%和29.86%。在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中,集成电路和电子电路设计执行金额占61.08%,居主导地位,电子商务平台服务、IT解决方案呈现大幅增长,2017年这三项执行金额分别为42.02、4.19、3.73亿美元,同比增长4.56%、226.44%、367.10%。在运营和维护服务中,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服务执行金额占68.14%,其他运营和维护服务实现74.75%的增长。上述分析表明,我国软件出口企业向高端综合业务领域的拓展能力不断提高,尤其是跨境电商的国际领先优势带动了电商平台的高速增长。

表2 2017年信息技术外包出口规模与增速 单位:亿美元

续表2

合同类别合同数同比增长(%)协议金额同比增长(%)执行金额同比增长(%)

4.软件产品以应用软件为主,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呈波动发展。2017年应用软件执行金额8.91亿美元,占软件产品出口总额的78.5%,同比下降15.11%,降幅较上年(-23.09%)大幅收窄;系统软件执行金额2.38亿美元,同比增长93.39%,较上年(-63.72%)呈现大幅回升;支撑软件执行金额0.07亿美元,同比下降-32.27,较上年(99.93%)出现大幅下滑。

表3 2016—2017年软件产品的出口规模与增速 单位:亿美元

(三)东部地区继续保持主体地位,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有所下滑

从软件出口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且保持微弱增长。2017年东部地区软件出口执行金额占比为87.94%,较上年增长0.54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占比分别为2.86%、5.56%、3.65%,比上年分别下降0.29、0.14、0.08个百分点。

在东部地区,2017年江苏、浙江、广东列软件出口规模前3位,执行金额分别为122.61、51.34、51.2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2%、2.96%、44.37%。其中,广东省增长较快,2014—2015年执行金额列东部地区第5位,2016年超过北京市列第4位,2017年再次超过上海市列第3位。此外,山东省增幅最高达47.13%。

图3 2017年各区域软件出口执行金额占比数据来源:商务部服务贸易司。

表4 2017年东部地区软件出口规模及增速 单位:亿美元

在中部地区,2017年湖南、江西、湖北列软件出口规模前3位,执行金额分别为3.56、3.02、2.7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59%、-24.87%、7.71%。除江西呈负增长外,湖南、湖北均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湖南“十二五”以来首次跃居第一。此外,河南增速最高达218.34%。

在西部地区,2017年四川、重庆、陕西列软件出口规模前3位,三个地区执行金额分别为13.05、4.03、3.6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43%、0.16%、28.45%。此外,广西、新疆、贵州均呈现大幅增长,增速分别为1090.92%、249.99%、217.02%。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具有较大增长潜力。

表6 2017年西部地区部分省、市、自治区软件出口规模及增速 单位:亿美元

在东北地区,辽宁软件出口规模继续保持领先优势,黑龙江则增速最高。2017年辽宁、吉林、黑龙江软件出口执行金额分别为12.58、0.62、0.4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18%、-7.34%、29.08%。

表7 2017年东北地区软件出口规模及增速 单位:亿美元

(四)美欧日市场占主体,“一带一路”沿线出口快速增长

2017年中国软件出口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居前10位的依次为:美国、中国香港、日本、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德国、英国、芬兰、印度,执行金额占总额的比重达72.38%,较上年的前10位国家和地区的占比76.05%下降了3.67个百分点。对印度出口执行金额增速最高达53.81%,首次进入前10位;其次为对英国、中国台湾、日本、新加坡、美国出口,分别同比增长36%、23.84%、14.25%、11.07%、6.25%。此外,对芬兰、中国香港、德国、韩国出口分别同比下降2.09%、4.78%、15.19%、19.75%。

表8 2017年中国软件出口目的地前10位国家(地区) 单位:亿美元

2017年中国对美国、欧盟(28国)、日本软件出口执行金额合计为189亿美元,占总量的50.32%,较上年增加0.32个百分点;中国对上述三大经济体软件出口依次分别为88.42、59.60、40.9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25%、16.17%、14.25%,均呈现出不同上升态势,其中日本在连续两年下滑后出现回升,欧盟则在2015年大幅下滑后连续两年稳步回升。

图4 2017年我国软件出口市场美欧日占比数据来源:商务部服务贸易司。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步伐加快,中国软件出口已经遍及除波黑以外的沿线70个国家(地区),2017年出口执行金额为87.43亿美元,同比增长79.34%,占总量比重为23.28%,比2016年增加9.04个百分点。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软件出口前10位分别为新加坡、韩国、印度、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马来西亚、南非、泰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表9)。

表9 2017年中国软件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情况 单位:亿美元

续表9

省(市)合同数同比增长(%)协议金额同比增长(%)执行金额同比增长(%)

(五)软件出口主体以内资企业主导,外资企业有所下降

在2017年中国软件出口企业中,内资企业执行金额229.75亿美元,占总量的61.18%,较上年增加13.14个百分点,出口能力持续提升;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执行金额分别为112.63、32.13亿美元,分别占总额的29.99%、8.55%,较上年分别下降10.58、2.84个百分点(图5、表10)。

图5 2017年我国软件出口企业结构数据来源:商务部服务贸易司。

表10 2017年软件出口按企业性质分类情况单位:亿美元

(六)基地城市集聚引领作用显著,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软件出口基地城市在全国软件出口中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2017年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大连、西安、天津、广州、成都和济南等11个基地城市软件出口执行金额共计238.39亿美元,同比增长9.56%,占全国软件出口总额的63.5%。其中,杭州、深圳、南京列前三位,执行额分别为41.92、41.32、37.60亿美元,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1.16%、11.00%、10.01%,集聚引领作用显著;深圳、济南、西安增长速度最快,分别实现53.42%、44.29%、28.52%的增速(表11)。

表11 2017年全国11个软件出口基地城市情况 单位:亿美元

(七)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综合效益明显提升

在创新驱动战略引领下,中国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呈现跨越式增长,由2011年首次突破10万件到2016年突破40万件,2017年突破70万件。2016年全球信息技术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的机构中,中国占据4席,分别是国家电网、中兴、华为、联想。2006—2016年中国软件著作权登记量以平均年35%以上的速度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增幅近83%。2016年大数据、VR两类新技术领域的代表软件登记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全国软件登记整体增长。2017年工信部发布的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中,过100亿元的企业达9家;其中排名第一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其软件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2016年软件百家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1485亿元,较上届增长20.5%,超过收入增长10.3个百分点;研发强度(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11.5%,较上届提高1.9个百分点,高于全行业4.3个百分点;参与研发的人员数占总从业人员数的48%,较上届增长10%。其次,百家企业中有40%的企业收入增长率超过20%。一是在云计算、大数据领域具有领先优势的企业增长突出,如阿里云、京东尚科、软件业务收入增长均超过150%,百度云增长达到90%;二是在新兴领域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也保持增长,如华讯方舟、大疆分别在移动宽带、无人机等领域占据优势,软件业务收入增速达73%和68%;三是深耕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如小米移动、云中飞依托自有终端品牌提供移动端解决方案,分别增长55%和69%;四是抓住行业计算平台重构和智慧城市发展机遇的企业,如天源迪科和北明软件分别增长46%和101%。

二、中国软件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挑战

第一,软件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的困境,基础软件、开发工具软件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从国内软件市场看,2016年中国软件市场规模2849.7亿元,其中应用软件占76.3%达2174.0亿元。从软件进出口结构看,中国软件产品出口份额很小且主要是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出口能力薄弱;从软件进口看,在高端软件、芯片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处于劣势,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在软件产品领域,中国面临着国外软件开发商的强力垄断,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工具EDA软件基本被国外软件企业垄断,如微软、SAP和甲骨文等;集成电路设计工具EDA软件由Cadence、Synopsys和Mentor三家企业占据90%的市场份额。

第二,企业成本和风险不断上升,行业人才流失有所增长。一是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管理成本提高。2016年软件百家企业管理费用增长14%,由于数字化对于软件企业的管理能力、技术能力、营销能力、研发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更加复杂化,导致软件企业管理成本有所上升。二是人力成本上涨尤为突出。2016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为122478元,较上年增长9.3%,首次超过金融业列各行业榜首。2017年中国软件业从业人员近600万人,较上年增长3.4%;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长14.9%,人均工资增长11.2%。三是软件业“跳槽”的现象明显增多。近年来,大量软件业中高端人才流向互联网及其他新兴产业。

第三,大型软件企业的盈利能力、国际品牌影响力仍存在差距。2016 年中国信息产业有16家上市公司进入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加上华为公司(17家公司)共实现销售额4317 亿美元、利润506亿美元;而美国信息产业进入2000强的企业有74家,实现销售额15821亿美元、利润2113亿美元。中国企业的利润仅为美国企业的24%。全球市值最高的前10家公司美国的互联网企业占5席,分别是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和脸书。

第四,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场景面临重大变化。软件业是技术创新快速演变的行业。从中国近几年的知识产权案例来看,软件贸易中既有基于软件著作权的许可证或实物拷贝,又有信息技术外包(ITO)、商务流程外包(BPO)和集成电路(IC)设计服务贸易中的服务产品和嵌入式软件的实体产品,还有软件即服务(SaaS)模式为代表的云服务。随着全球数字贸易发展,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权,不断以非关税壁垒的形式频繁出现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场景中,其中尤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ITC)发起的337调查为典型。337调查针对向美国市场出口的企业,一般以侵犯知识产权调查为主,涉及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一旦被认定违反该条款,后果可能招致包括对物、对人的全面禁令。2017年美国对中国企业发起337调查24起,占发起调查总数的37.5%;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等涉及软件业的企业和领域是调查重点,理由全部是专利侵权。2017年2月美国商会发布的《国际知识产权指数报告》,在专利、著作权、商标、商业秘密、市场准入和批准国际条约六个方面对全球45个经济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进行了打分,中国排名第27(14.83分),与美国(32.62分,排名第1)、日本(31.29分,排名第4)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

第五,数字贸易规则将对中国软件出口带来新的挑战。云计算成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SaaS正在逐步取代传统软件进出口模式,通过流量收取服务费成为主要的收益方式。因此,数字贸易规则与壁垒,将对软件贸易产生重大影响。数字贸易主要依托互联网体现出自由化和开放性,同时具有虚拟化、可复制性、贸易方式复杂、监管难度大等特点。在规则方面与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产生冲突,使得现有WTO关税规则难以产生效力。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国际贸易规则的重构,也产生了不同形式的数字贸易壁垒。这些壁垒不仅包括针对电子产品的关税和配额,还包括:数字本地化、跨境数据流动、知识产权侵权、国际合规性评估、网络安全风险等非关税壁垒。目前由于各国对数字贸易规则没有达成共识,全球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数字贸易规则及争端解决机制,由此产生的“电子摩擦”(e-friction)使传统的争端解决机制也面临挑战。

三、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为软件产业提供了创新动力和市场空间

全球经济正在加快复苏进程,为软件贸易创造了有利的宏观环境。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8、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到3.9%左右;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速达2.3%和2.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达4.9%和5%。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随着各国智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传统产业加速向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化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成长,将不断释放出对软件市场的强大需求,为扩大全球软件贸易创造出巨大的市场机会。

第一,全球软件信息技术服务市场持续增长。据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研究,目前全球软件支出和软件出口增速均高于IT设备和IT服务。2016年全球IT总支出35360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系统支出750亿美元,同比增长3%;软件支出和软件服务支出分别为3260亿美元和9400亿美元,同比增长5.3%和3.1%。2017年全球IT与软件支出增长2.9%,其中软件支出3570亿美元,增速7.2%。2005—2016年全球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总额由2027亿美元增长至4080亿美元,其中计算机服务增速最快,由1184亿美元增长至3531亿美元,增长2倍。[注]根据UNCTAD统计数据,计算机服务包括软件和硬件两部分。2009—2016年期间全球服务贸易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平均增长率为6.35%,超过总服务出口增速,也超过其他细分行业服务出口增长。

第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创造巨大的软件应用市场。融合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平台化软件是平台经济的关键支撑,主要体现在软件开发的平台化及基于云计算的平台化软件服务。平台化软件分为技术支撑型平台和应用实现型平台。技术支撑型平台的用户为软件开发人员,这类平台包括软件中间件、开发工具、应用服务器等。应用实现型平台的用户为终端用户,提供商不但负责平台的维护和升级,还要负责实现基于平台的上层应用。据Gartner分析,2017—2020年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834亿美元。据弗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预测,到2020年全球云计算业务支出将达到1910亿美元,相当于2014年的2.65倍。2016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达580.3亿美元,同比增长26.0%,增速处于较高水平。2016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1937.8亿美元,同比增长14.6%,人工智能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增速超过35%,其增长动力主要源自智能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快速发展。2016年全球大数据市场中的软件规模约139.3亿美元,全球人工智能市场中软件平台规模约110亿美元,两者约提供了软件市场规模的7%份额。在《MIT科技评论》公布的2017年全球10大突破技术中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占3个,分别为强化学习、自动驾驶货车和刷脸支付。2017年行业巨头纷纷通过开放基础技术平台、计算平台汇集产业资源,力图构建以企业大平台为中心的产业生态体系。

第三,信息安全推动网络安全服务市场迅速壮大。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小到每个人的隐私保护与财产安全,大到企业利益乃至国家战略,无不与网络空间安全紧密相关,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外太空之后的“第五空间”,获得了各国高度的重视和大量的财力投入,基于网络安全的外包服务快速增长。2017—2018年全球IT安全外包服务支出分别达167亿美元和185亿美元,增长11%,到2019年全球企业对安全外包服务的支出将占安全软件和硬件产品总支出的75%。

第四,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成为全球软件市场持续扩大的重要动力。当前,互联网正由消费向产业发展,产业互联网时代正在到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将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和作业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带来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变革升级,既为传统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软件市场发展增添动力。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技术的产业互联网加速与制造业、金融、物流、零售与批发、房地产、交通等传统产业融合,推动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智慧物流、智慧零售、智能建筑、智慧交通的发展,使产业网络化连接、数字化转型、融合化发展成为主要特征。

四、国内数字经济发展为提升软件出口竞争力奠定了产业基础

第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数字经济大国。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国家战略,为建设世界数字经济强国提供了新动力。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7.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2.9%。据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到2035年中国整体数字经济规模近16万亿美元,数字经济渗透率48%,就业达4.15亿。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位于世界先进水平,2017年全国互联网普及率达55.8%,共有网民7.72亿人;截至2017年底全国光缆总长达3747万公里,比上年增长23.2%,所有地市基本建成光网城市;截至2017年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26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3.7亿户。

第二,中国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实力显著增强。2017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5.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增速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信息技术服务收入2.9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高出全行业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53.3%。尤其是面向行业应用、智能制造、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软件、工业软件、信息安全服务、平台运营服务快速增长。2017年中国云计算相关的运营服务(包括在线软件运营服务、平台运营服务、基础设施运营服务等在内的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超过8000亿元,较上年增长16.5%;信息安全和工业软件产品收入均超过1000亿元,分别增长14%和19.9%。产品智能化带动了嵌入式研发投入强度稳步提升。2016年中国软件业研发投入4545亿元,占软件业务收入比重达7.2%。2017年对重点软件企业的监测显示,全年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接近11%。

第三,数字时代到来使软件产业成为当前和未来的投资热点。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大数据产品是甄别信息、挖掘信息价值的重要工具。软件是大数据产品的基础,主要包括数据库、数据仓库、大数据分析与呈现工具等。2016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达167.7亿元,同比增长34.3%;互联网、金融、电信三大行业是大数据IT产品的主要市场,其中互联网对大数据相关产品的投资达60.9亿元,占市场总额的36.3%;金融业和电信业有着对海量数据资源与数据处理的需求,对大数据的投资规模分别为32.2、30.4亿元。2017—2019年中国大数据市场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32.6%,2019年将达到391.3亿元。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也将带动大数据市场的快速发展。目前以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可视化为代表的软件产品成为大数据投资的重点,占比在36%左右。随着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大数据交易流通规则、监管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流通审查和风险评估体系等不断完善,都将带动新的相关软件开发。

第四,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软件技术加快创新和软硬件一体化。人工智能从产品结构上可分为智能硬件平台和应用软件平台,智能硬件平台主要包括智能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设备等,应用软件平台则主要包括语义分析、机器视觉和语音识别等。软件是人工智能产品的灵魂与核心支撑,智能硬件平台离不开人工智能软件的支撑。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将推动软件技术的创新应用,带动硬件设备、内容制作、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发展。在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中,互联网业的人工智能应用市场占比最高达20.4%,其次是金融领域18.5%,安防交通领域为15.3%。截至2017年6月,中国人工智能类创业公司超过650家,产业规模较上年同期增长51.2%,投融资超过430项,主要投资方向有无人驾驶、智能硬件、语音交互等。2017年百度正式发布了“Apollo”开源计划,并与北京汽车、一汽解放、奇瑞等汽车厂商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将提速智能汽车的产业化发展进程。随着智能家居、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新技术应用逐步走向成熟,智慧城市、智能制造将驱动中国人工智能市场保持稳步增长,预计2017—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2.8%,2019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439.2亿元。

第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推动软件业加速转型升级。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政务、电子商务等推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市场应用,为制造、商贸、物流、电信、能源、金融、医疗、教育、汽车电子及政府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平台经济作为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一种主要模式,由平台服务商、生产和服务企业、消费者共同构成了网络协作体系。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将颠覆传统软件业的生态系统,颠覆现有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模式,改变了软件的分发方式和功能定位。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互联网用户,数据生成规模庞大、应用场景丰富,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经济发展方面已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将成为软件产业扩大海外市场的重要支撑。

五、把握数字经济机遇,提高软件出口竞争力

(一)加快数字经济战略布局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美国制订了清晰的数字经济战略,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2015年欧盟提出“数字化单一市场战略”,要求创建有利于数字网络和服务繁荣发展的市场环境;2016年公布了数字战略行动计划,要求建设有活力的一体化数字市场。2015年2月英国政府出台《2015—2018年数字经济战略》;2016年3月德国联邦经济与能源部发布《德国数字化战略2025》;日本先后提出《e-Japan战略》《u-Japan战略》和《i-Japan战略》。相比之下,中国数字经济在战略布局、发展环境、产业链、核心技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应统筹布局国内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相关发展规划。

(二)加快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构建研技产融合的软件业生态体系

加快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针对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软件等核心技术短板,加大基础研究力度,集中大学、研究院所、企业的科研力量解决创新能力不强等“卡脖子”问题,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和核心工业软件,推动下游企业参与应用软件开发,逐步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个人消费者中推广应用,不断构建研技产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

一方面,提高软件对于各行业领域的渗透性与融合。以智能制造为抓手,重点支持高端工业软件、新型工业APP等研发和应用,发展工业操作系统及工业大数据管理系统,提高工业软件产品的供给能力,强化软件支撑和定义制造的基础性作用。围绕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市场流通等环节,支持相关应用软件、智能控制系统、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及农业大数据、涉农电子商务等发展;支持发展能源行业关键应用软件及解决方案;发展互联网金融相关软件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支持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智能仓储体系建设及物流装备嵌入式软件等研发应用,提升物流智能化水平;支持面向交通的软件产品和系统研发,支撑智能交通建设。

另一方面,加强软件与大数据、云计算的融合发展。按照数据集中和共享的发展理念,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打通数据孤岛,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跨领域的数据协同管理和服务。推动大数据融合应用,促进政府数据和企业数据融合。以构建基础软件平台为核心,逐步形成软件、硬件、应用和服务于一体,安全可靠的软件产业生态。以高端工业软件及系统为核心,建立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智能制造关键环节的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平台,形成软件驱动的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体系。以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云操作系统等为核心,面向移动智能终端、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构建产业体系。加快构建面向公众开放的人工智能研发与测试平台。如,促进终端与云端协同的人工智能云服务平台、新型多元智能传感器件与集成平台、大数据智能化服务平台等。

(三)提高软件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水平

第一,提高软件知识产权的识别判断能力。软件产品的知识产权主要是著作权,其次是专利权。其中软件著作权在软件产品贸易中主要以软件许可证的形式体现。嵌入式软件则存在两个知识产权场景,首先是实体产品研发阶段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和中间件的知识产权合规问题,然后是嵌入式应用开发完成后集成到实体产品中的整体知识产权保护问题。SaaS模式下云服务软件的知识产权,则应关注部署在云端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云服务软件界面背后的核心算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软件著作权的保护应简化注册程序,提高注册程序效率和便利度,让更多的软件产品能通过注册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

第二,加快软件企业知识产权的海外布局。中国软件企业在知识产权海外布局方面的步伐仍然落后,对于应对以知识产权为主要手段的非关税壁垒极为不利。国内企业一方面应积极谋求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权的海外布局;另一方面要主动了解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差异,加强与目标市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协调。同时,要加强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研究,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第三,积极构建标准有效应对软件知识产权壁垒。在软件贸易中,专利及以核心专利为主的技术标准,构成了高精尖产品出口贸易的主要非关税壁垒。要积极构建知识产权行业联盟,形成合力,推进优势领域核心专利构建行业技术标准,并注重行业应用的创新成果专利化,以行业力量将专利标准化,最终进入国际标准,在软件贸易中取得竞争力和优势地位。

(四)力争数字贸易规则制定中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全球新一轮贸易规则的重构主要取决于数字贸易规则,占据数字贸易规则的主导地位便掌握了未来服务贸易规则的话语权。目前美国、英国、日本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分别为59.2%、54.5%、45.9%,均高于中国水平。发达国家为了继续在全球软件市场中保持垄断地位,必将通过制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数字贸易规则。通过不断向外输出新的技术标准和贸易规则进一步扩大软件市场。因此,一方面是数字贸易这一新的贸易方式对传统贸易规则形成挑战;另一方面则是数字贸易规则对软件出口模式带来重大影响。应积极制订数字贸易规则和标准,有效应对数字贸易壁垒,建立争端解决机制。

一是利用中国互联网的巨大市场及跨境电商、软件外包等领域的国际领先优势,主动参与全球数字贸易规则的构建,把握和主导国际话语权,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推动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数字贸易规则。尤其要利用全球自贸区战略,加强在区域合作和双边协定中的贸易谈判,通过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合作,通过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贸谈判平台开展数字贸易规则的磋商,推进多边、区域数字贸易规则构建,为创建公平竞争的全球数字贸易环境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加强对数字贸易摩擦的跟踪研究工作,推动建立数字贸易与电子商务领域内的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中国软件出口利益。三是提高对数据跨境流动、数字化软件产品与服务进出口的监管能力,建立预警监测机制,加强国内数字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监管、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猜你喜欢
出口贸易软件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禅宗软件
工业软件 自主创新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给情绪找个出口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贸易统计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