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六步培养法

2018-12-19 11:08余玉华
教育界·上旬 2018年11期

余玉华

【摘要】如何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发现问题的方法,构建“以学论教”“顺学而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文章采用六步培养法:课内指导——教师示范,教给方法;预习运用——强化实践,习得方法;课后延伸——运用所学,提高能力;能力测评——摸清底细,发现问题;反思调整——改进方法,提高实效;形成模式——理论提升,推广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发现问题能力;六步培养法

“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总趋势,“学会求知”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它是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时代、信息时代的要求,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需要,是促进人才成长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个性化学习。在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评价已经将关注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遵从小学生认识规律,“以学论教”。

如何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发现问题的方法,构建“以学论教”“顺学而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坚持“得法于课堂,运用于课外”的原则,采用六步培养法,循序渐进,达到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目的。

一、课内指导——教师示范,教给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情和教材特点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

第一,从课题中发现问题。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文章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引导学生学习时从课题入手,围绕课题自主发现问题。例如,《钓鱼的启示》一课,课文哪部分写了钓鱼?哪部分写了启示?“我”在钓鱼中发生了什么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

第二,从标点、词语或句子的特殊含义中发现问题。例如,《钓鱼的启示》一课中:“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鱼”为什么要加引号?这“鱼”指的是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第三,从课文内容的矛盾点中发现问题。例如,《钓鱼的启示》一课:“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里“是”指什么?“非”指什么?既然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为什么实践起来却很难呢?

第四,从不解之处发现问题。例如,《钓鱼的启示》一课中:“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这句话中“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是怎样的教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第五,从语言运用中发现问题。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好在哪里?《窃读记》题目中的“窃”就是偷的意思,那为什么不写成“偷读记”?

第六,从课文的思想感情中发现问题。例如,《窃读记》一课中:“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怎样理解?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第七,从课文的结构特点中发现问题。例如,《新型玻璃》这篇课文前五自然段,每段都介绍一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教师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不止以上这些,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学着运用教师教给的发现问题的方法去发现问题,就有了问题意识,学会质疑,又从有疑到无疑,只有这样不断深入、发展,学生才能逐漸形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预习运用——强化实践,习得方法

发现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所以每节语文课上课之前,教师都要求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知识及观点,运用课堂所学的方法提三四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决,让学生做到心中有自己学习的重点、难点,为上课做好准备。

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学生课前发现如下问题:

①为什么不用“了不起的父与子”作题目?(从课题中发现问题。)

②为什么别人绝望地离开了,而父亲却一直挖下去?(从矛盾处发现问题。)那支撑父亲一直挖下去的力量是什么?(学会追问。)

③“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从“再”字知道曾经有人来阻挡他,但后来不再阻挡他,那曾经有谁阻挡他呢?后来为什么人们不再阻挡他呢?(从关键词语发现问题。)

④作者为什么写“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而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从表达方式发现问题。)

⑤在父亲挖了38小时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从联想或拓展中发现问题。)

⑥“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父亲找到儿子后,内心应无比激动与兴奋,那为什么不用“‘激动或‘兴奋地说”呢?(从对比或不解处发现问题。)

⑦课文中很多带有感叹号的句子,为什么都没有出现带有感叹语气的词语呢?(从标点符号中发现问题。)

⑧“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儿子为什么会这样说?在黑暗的废墟下,儿子“害怕”吗?他和十四个同学又是怎样熬过那恐怖而又漫长的38小时的?(综合性地发现问题。)

……

预习课文时,学生在发现问题与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是在与文本进行对话,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思维得到锻炼和发展。学生通过大量课前预习发现问题与尝试解决问题的实践,熟练地掌握了语文发现问题的方法,学会了语文发现问题与尝试解决问题。

三、课后延伸——运用所学,提高能力

小学生往往认为上完课就没什么好问了,因此教师在上完课文后,要留一定时间让学生再次发现问题,启发他们从思想内容、布局谋篇、写作背景等方面发现更多的问题。例如,教完《鲸》这一课,有位学生提出:“鲸是先到海洋里,四肢才慢慢退化呢?还是四肢先慢慢退化,以适应海洋的生活?”这个问题教师也不清楚。因此,教师就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学习有关鲸的资料,继续探索这个问题。在这里,教师看到了教学相长,看到了课后发现问题使学生在课后及课外的学习中有进一步发现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意识,看到了课后发现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

教师要求实验班的学生都要自备一本“发现问题本”,运用所学的方法,把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及时地记录在本子上。教师每周利用自习课让学生进行交流、评价、展示,及时反馈、总结。这样,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自觉参与发现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的语文实践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提高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了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四、能力测评——摸清底细,发现问题

经过一学期的实验,我们对常态班和实验班及实验班中的跟踪对象(5个跟踪对象是从实验班中选来的:优秀的学生选1个,良好的学生选2个,一般的学生选2个)进行一次“语文发现问题能力”的全面测评。我们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花钟》为测评材料,测评结果整理如下。

在题目、词语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跟踪对象、实验班与常态班的学生区别并不是很明显。他们都能从课题或词语中发现问题。从课题中发现问题,例如,①“花钟”是什么样子?美吗?②“花钟”是不是花做成的“钟”?“花钟”里有几种花?是不是也能看时间?③“花钟”是谁设计的?……从词语中发现问题,例如,①“欣然怒放”“含笑一现”……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②“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中的“苏醒”为什么不用“开放”?③“昙花……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中的“灼伤”能换成“烫伤”么?……

在句子、文章内容、写作方法、写作特点等方面发现问题的能力,实验班的学生好于常态班的学生;而被跟踪的五名同学,更是明显优于其他同学。实验班的学生会从写作手法上发现问题(如:第一自然段大部分用拟人的手法来写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从写作顺序中发现问题(如: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而被跟踪的五名同学会提出拓展性问题(如:①各种花开的时间不同,除了文章中介绍的两种原因外,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吗?②各种花大约是在什么时候合拢?花的合拢是否与外界气温、湿度、阳光有密切的关系?……)。

所有的学生发现有统观全文的或有研究价值的核心问题偏少。

总之,实验班的学生经过一学期语文发现问题方法的实践训练,语文发现问题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对问题的解决效果也较好,5个跟踪对象尤为显著。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语文发现问题方法的指导和平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与评价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发现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反思调整——改进方法,提高实效

(一)究其原因

通过对测评结果的分析和平时教学情况的反思,教师找到了学生语文发现问题能力差异的原因。

一是从题目、词语、标点中发现问题,方法较简单,学生容易学会,加上平时教学中每班都经常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学生在这方面发现问题的能力较强。

二是从句子、文章内容、写作方法等方面发现问题,难度较大,增加了教师指导的困难,而且训练的方法学生也不能一下子都掌握,加上大班化教学、教学时间紧、学生综合素质的差异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在这些方面发现问题的能力较差。而对于被跟踪的五名学生,教师能做到经常性地有针对性地个别辅导,因此效果好。

三是要小学生提出有统观全文的或有研究价值的核心问题难度很大。这需要学生有较高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较长时间的实践训练才能形成这方面的能力;也需要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才有能力指导学生从更高的层面去发现问题,提出有统观全文的或有研究价值的核心问题。

(二)今后对策

一是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是教师针对学生语文发现问题的薄弱之处加强方法指导,并督促学生积极地把所学的方法应用到平时的课前预习和课外阅读中,加以大量实践。

三是教师及时把课题实验取得的成果和有待努力的地方告知学生和家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帮助家长去督促与落实自己孩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记录并尝试解决,共同培养孩子语文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孩子综合素养。

六、形成模式——理论提升,推广运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地摸索,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

(一)课前诱发“主动”

课前检查学生“课前发现的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学文。

教新课之前,教师布置学生认真预习。预习要求:1.把课文多读几遍,做到读准、读通、读懂全文,不认识的字词要查找字典,可直接把拼音、意思写在字词的旁边;2.根据课文的预习要求及课后的思考题,再读课文,弄懂了哪些,还有哪些不懂,在书上做记号;3.根据文章的文体特点,运用所学的发现问题的方法提三四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写在预习本上。

课前教师先让学生交流“课前发现的问题”,接着把他们发现的问题梳理后一一写在小黑板上(或做成PPT),然后让他们带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再学习课文,试着自己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课堂上师生再合作解决。

(二)课中促成“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课前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次梳理出教学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文,合作探究(解疑)。

当学生交流到重点字、词、句、段时,让学生多读几遍,想一想还发现了什么新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学文、感悟,把课文真正弄明白,习得言语表达,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例如教《鸟的天堂》一课,当学生通过自读,解决了“鸟的天堂指什么?作者去了几次?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这几个课前发现的问题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深入学文,他们又有新的发现:从文中“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这句话悟出了作者的观察和写作顺序;从“逼近”这个词中体会到作者迫切希望赶到“鸟的天堂”的心情。当学生读到“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几句话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颤动”这个词体会作者对榕树、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然后让学生以作者的身份带着这种感情读读这句话,通过多种形式的深入朗读进一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三)课后激发“连动”

教師不但要在课内激发和维持学生自主参与发现问题的意识,而且要将课内迸发出的参与发现问题的激情有效地延续到课后,以促使学生在课外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具体的做法如下。

1.从新课中延伸。例如,教完《鸟的天堂》这课的第一课时后,我布置这样一道作业:“课后再读课文,根据我们这节课学到的方法试着去解决自己认为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去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再次写在‘发现问题的本子上,下节课再来交流探究。”

2.从单元总结中延伸。每教完一单元后,让学生把本单元中自己或者别人发现较好的问题记下来,并写一写好在哪里,还让学生总结一下在发现问题方面的收获以及不足,提出下单元的努力方向。

3.从课内到课外延伸。让学生每星期阅读一本课外读物,写出发现的问题,并定期检查,在班上表扬、展示。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课题组的教师勇于实验,大胆探索,先后开了20多节课题实验公开课,其中好几节在区、市、省级获奖,总结摸索出一套“以学论教”“顺学而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课题组的教师撰写了近20篇教学案例、10多篇相关论文发表于区级以上教学刊物上及CN刊物上;学校还出一本课题实验成果集(包括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模式、教育叙事、课题总结、课题论文等,还有实验班学生和家长的日记、心得体会和总结等),课题实验成果在漳州市加以推广。实验班的学生毕业考时,在阅读和习作方面明显好于非实验班的学生。我们通过跟踪还发现上初中后实验班的学生比非实验班的学生更加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语文学习成绩也更好。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