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以来,人们已经观察到分离性障碍病人,表现出其记忆、个人身份、意识等可以与精神世界的其他部分分离,其中有一种称为多重人格障碍症。这个发现颠覆了人类的世界观。什么是多重人格?多重人格者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多重人格在本质上,就是一种通过频繁地变换人格,来适应环境的心理现象,是一种适应环境的心理努力
如果你看到了某人突然鬼神附体,讲话的声音、语气与行为都改变了,不必害怕,这不是什么鬼上身,而是其可能出现了精神问题,是人格分裂后展现的是另一种人格而已。传统的观念认为人的精神世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19世纪以来,人们已经观察到分离性障碍病人,表现出其记忆、个人身份、意识等可以与精神世界的其他部分分离,其中有一种称为多重人格障碍症。这个发现颠覆了人类的世界观。
什么是多重人格?多重人格者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多重人格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主要表现为病人存在两种或更多种完全不同的身份状态。这些身份的表现常常截然不同,却是代表了病人身份中不能整合的各个方面。例如,一个身份可能是胆小怕事,不善社交的;另一个身份却可能是为人傲慢,口才一流的;第三种身份则可能是反社会并且充满攻击欲的。每种身份都有对应不同的名字称呼。并且它们在声音、姿势、面部表情、手势、语言、口音、甚至连性别、身体健康状况及心理测验方面都可能是不同的。通常各个精神个体之间并不能意识到其他精神个体的存在。当另一精神个体使用躯体后,如果原来的精神个体再次出现会发现中间遗失了一段时间,身体所处的地点也会改变,但他对自己在这段遗失的时间内干了什么却毫无记忆。此时其中聪明的精神个体可能会逐渐发现其他精神个体的存在并尝试与之建立联系。
其实,纯粹的多重人格现象是非常罕见的,迄今为止,世界上见诸报道的,还不足50例,多重人格者最多的可以达到17重人格,其中以双重人格相对多见。
多重人格听起来像是玄乎其玄的精神障碍,在临床上的案例也并不多见。但这并不妨碍多重人格成为影视作品青睐的元素,更有些电影甚至把多重人格患者妖魔化,成了魔鬼的代言人。毋庸置疑艺术都有夸张的嫌疑,这就导致了大众对于多重人格患者的偏见。
上世纪有一名家喻户晓的多重人格病人名叫西贝尔·伊莎贝尔·多赛特。她的故事先由一部小说《西贝尔:一个具有16个分裂人格的女人》的出版被广为人知,后被改编成电视剧《西贝尔》。电视剧中真实再现了西贝尔的生活经历:西贝尔的母亲是一位不幸患有精神病的中年妇女,父亲则是一位性格懦弱的男人,在这样一个气氛冰冷生活压抑的环境中,发病时的母亲经常对年幼的西贝尔实施虐待,而父亲却无法保护年幼的西贝尔。影片中的一幕是这样的:妈妈把小西贝尔绑在厨房的桌上,两脚高高吊起,把这张桌子幻想成手术中的床,从抽屉里拿出刀子、钳子和刮子。影片没有再继续下去,但人们可想象西贝尔所经受的磨难。因为无法应付非人的虐待,西贝尔把人格分裂为十几个,让这些分裂的人格来承受她本人无法应对的苦难。清醒的西贝尔本人却被剥夺了感觉,个性麻木迟钝。并且,西贝尔对她身上的其他人格都毫无察觉。
并不是所有精神创伤都是由虐待引起的,还有可能是战争或自然灾害。还有一些人,是潜意识里为了逃避目前生活的困境,才会增生出多重人格,比如逃避生活和工作中承受的严重压力,逃避生离死别等。此外,先天的遗传因素也会多多少少参与其中。
有一种反对多重人格存在的说法是——多重人格是治疗师、病人和社会共同打造的产物。病人接受了多重人格的概念,如果他自我暗示性很强则容易进行自我代入,容易在主观上将自己剖析成多个“我”,并在此基础上把各个“我”展现出来,使之符合他对多重人格的理解。心理治疗师则在制造和维持多重人格上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据调查,这些病人大多数先前并没有遭受过巨大的创伤性事件,在治疗师的鼓励回忆之后,这些“记忆”反而冒出来了,而且在接受治疗之后会冒出来多个所谓的“我”。
暂且不去评判上面的观点是否正确,它给我们的一点启示就是——我们每一个正常人都存在人格的不同方面,每个方面承担着不同的社会交往功能,在特定场合会显现出人格的特定方面以适应环境应对现状。多重人格者则将我们人格的各个方面从整体中解离出来,变成一个个性格特点鲜明的独立的精神个体。这些精神个体融合了好、坏、善、恶、理智、羞涩、胆小、害怕、单纯、善良、同情、破坏、高贵、傲慢等其中的几个特征,又以某一个为最鲜明的标榜。
我们除了是一个统一的精神个体掌管这个躯体外,与多重人格者并无区别。我们因为生气而大发雷霆时是冲动鲁莽的人格在掌控;受到惊吓时是恐惧的人格在掌控;面对危险时是力量与正义的人格在掌控等。它证明了这样一条生命法则:“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生命最终都会找到自己的生存和表达方式。生的欲望是不可战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