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期对小麦新品种郑麦379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2018-12-19 09:04方保停李向东邵运辉王汉芳张德奇岳俊芹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22期
关键词:郑麦旗叶播量

方保停, 李向东, 邵运辉, 王汉芳, 张德奇, 岳俊芹, 杨 程, 秦 峰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黄淮中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中原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南郑州 450002)

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受基因型、环境和栽培措施的综合影响。基因型是决定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高低的内在因素[1-3]。适宜的小麦播种期和播种量是小麦栽培的关键技术,直接影响小麦群体质量和小麦产量[4-6]。张明明等研究表明,随着播期推迟,产量下降,但在一定播期范围内通过增加播量、提高群体量(成穗数)可以获得与适时播种相近的产量[4];王夏等研究表明,适期播种有利于提高群体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适当晚播可以减少无效分蘖数和无效叶面积,提高成穗率[5]。李晓航等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播期推迟、产量和单位面积穗数逐渐减少,株高降低,穗粒数有减少趋势但差异不大,千粒质量逐渐增加;随播量增加,单位面积穗数逐渐增加,株高升高,而穗粒数呈下降趋势,千粒质量无明显变化[6]。同时,Sun等对华北冬小麦研究表明,10月10日前播种期对产量影响较小,之后播种期对产量有显著影响[7]。郜庆炉等对河南省冬小麦的适宜播期研究指出,无论是半冬性品种还是弱春性品种,播期均不宜过早[8]。

郑麦379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利用太谷核不育系轮回选择,创造中间材料,通过有性杂交方式,采用系谱法进行定向选择和鉴定而培育出的优质、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9],适合于黄淮南片种植。试验设置在豫北淇县,该地常年小麦播种时间为10月8日左右,但该区常常由于气候异常、种植制度调整等原因造成小麦晚播,于10月中下旬播种,生产上针对晚播往往通过增加播量弥补损失[10],但增加播量不仅增加种子成本,还有增加后期倒伏风险。2014—2015年研究表明,郑麦379在多个播量条件下,10月19日前随播种期的推迟产量变化不明显、适播期长,播期过迟(10月下旬)时产量显著下降。为探明郑麦379适播期长的原因,为该品种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于2015—2016年大田条件下研究郑麦379不同播期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生理指标的差异,明确其对播种期的响应,为该品种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优质、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郑麦379,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提供。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35°40′N,114°18′E)进行,前茬种植夏玉米,秸秆还田,拖拉机深耕。土壤为黏土,于2014年播种期取样,有机质含量为17.23 g/kg,全氮含量为1.12 g/kg,全磷含量为0.61 g/kg,全钾含量为19.54 g/kg,速效氮含量为37.5 mg/kg,速效磷含量为5.77 mg/kg,速效钾含量为91.48 mg/kg。

1.3 试验设计

2014—2015年采用裂区设计,播期为主区,4个水平,分别为10月9日、10月14日、10月19日、10月24日播种;播量为副区,4个水平,分别为75、150、225、300 kg/hm2。每小区种植12行,行距为20 cm,小区宽2.8 m,长8.0 m。重复3次。

2015—2016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播期,分别为10月9日、10月14日、10月19日、10月24日播种;播量为180 kg/hm2。

底施磷酸二铵225 kg/hm2、尿素150 kg/hm2、氯化钾 120 kg/hm2,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50 kg/hm2,病虫草害其他田间管理根据当地生产习惯进行。分别于2015年6月6日和2016年6月8日收获。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3叶期每小区确定1个1 m双行调查点,并于主要生育时期调查群体。成熟期从1 m双行内取样50穗调查穗粒数,收获期每小区收获6行宽(1.2 m)、2 m长脱粒称质量测产、折合成单位面积产量,并取样调查千粒质量。

净光合速率(Pn)的测定:在开花期对同时展开的旗叶进行挂牌标记,于2016年5月10日、5月17日、5月23日和5月30日的 09:00—11:00,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进行测定。每处理各选取10张旗叶进行测定,取平均值。

旗叶生理指标的测定:在开花期对同时展开的旗叶进行挂牌标记,于2016年5月10日、5月17日、5月23日和5月30日取样,冷藏携带至室内,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用四唑氮蓝(NBT)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愈创木酚法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用茚三酮法测定脯氨酸含量(以鲜质量计)。

数据分析:用Excel作图,用SPSS 11.5进行方差分析,不同处理之间多重比较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郑麦379籽粒产量对不同播期的响应

从表1可以看出,2014—2015年,在75、150、225 kg/hm2播量条件下,播期处理间籽粒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300 kg/hm2播量条件下播期处理间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整体上以10月9日播期和10月19日播期处理的产量较高、10月14日播种的产量较低。郑麦379籽粒产量受播期的影响较小,对播种期反应不敏感、适播期较长。

表1 不同播种期间籽粒产量差异(2014—2015年)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表2、表3同。

2.2 播种期对郑麦379产量构成的影响

2014—2015年不同播种期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见表2,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成穗数显著下降,其中10月24日之前播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穗粒数随播种期推迟而增加,10月24日播种期穗粒数又降低,但差异不显著。10月24日之前播种千粒质量随播种期推迟而显著降低,10月24播种期由于成穗数和穗粒数较低,千粒质量较10月14日和10月19日播种期处理显著增加。

2015—2016年不同播种期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见表3,与2014—2015年相比,成穗数和穗粒数对播种期的响应有相同的趋势,千粒质量随播种期的推迟而显著降低。2015—2016年籽粒产量随播种期的推迟而降低,其中10月24日以前播种期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10月24日处理。

表2 不同播种期间产量构成因素差异(2014—2015年)

表3 不同播种期间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2015—2016年)

结合2014—201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郑麦379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穗粒数的形成,说明郑麦379具有较好的育性,通过提高穗粒数而协调产量的形成,也是郑麦379对播种期不敏感的重要原因。

2.3 不同播种期处理间郑麦379旗叶净光合速率差异

如图1所示,郑麦379旗叶净光合速率Pn在灌浆中后期随灌浆的进行逐渐下降,不同播种期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且在5月10日和5月17日以10月9日播种期最高,并随播种期推迟而降低,可能也是晚播处理粒质量较低的原因。随着灌浆的推进,处理间差异变小。

2.4 不同播种期处理间旗叶脯氨酸含量差异

脯氨酸是植物蛋白质的组分之一,可以以游离状态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脯氨酸除了作为植物细胞质内渗透调节物质外,还在稳定生物大分子结构、降低细胞酸性、解除氨毒以及作为能量库调节细胞氧化还原势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由图2可知,郑麦379旗叶脯氨酸含量在2016年5月23日前,随灌浆的进行下降较快,2016年5月23日之后下降较慢。不同播种期处理间,在5月23日及之前有随播种期的推迟而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5月30日处理间差异较小。

2.5 不同播种期处理间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

2.5.1 不同播种期处理间旗叶过氧化物酶活性差异 过氧化物酶消除逆境和衰老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以减轻活性氧对细胞的伤害。由表4可以看出,在5月10日至5月17日灌浆中期旗叶POD活性下降较少,小麦生长尚处于旺盛状态, 5月23日开始随灌浆进程推进下降较快。不同播种期处理间,旗叶POD活性在灌浆中期(5月10日和5月17日)整体上有随播种期的推迟而降低的趋势,而灌浆后期(5月23日和5月30日)播种期处理间差异逐渐变小,且在5月30日随播种期的推迟而增加,这也是晚播处理籽粒产量降低较小的原因。

2.5.2 不同播种期处理间旗叶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 过氧化氢酶可以分解植物体内高浓度的H2O2,从而彻底消除活性氧的毒害作用。由表4可以看出,灌浆中后期随着灌浆的进行旗叶CAT活性逐渐下降。不同播种期处理间,5月10日和5月17日旗叶CAT活性整体上随播种期推迟而降低,5月23日和5月30日随播种期的推迟而增加,但播种过晚(10月24日播种)时又降低。

2.5.3 不同播种期处理间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差异 超氧化物歧化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体内,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保护生物体免受活性氧伤害的能力,是生物防御活性氧伤害的最为重要的保护酶之一。由表4可以看出,灌浆中后期随着灌浆的进行旗叶SOD活性逐渐下降,不同播种期处理间旗叶SOD活性整体上随播种期推迟而逐渐降低。

表4 不同播种期处理抗氧化酶含量差异(2015—2016年)

注:POD活性用单位鲜质量、单位时间波长为470 nm下吸光度的变化值表示,即ΔD470 nm/(min·g)。

3 讨论

确定小麦的适宜播种期和播种量对提高小麦群体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物质积累、提高产量有重要意义[11-14],研究表明,随播种期推迟,成穗数和穗粒数减少,千粒质量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冬小麦产量逐渐降低。本研究表明,2014—2015年,郑麦379籽粒产量以10月9日播种产量较高,其次是10月19日,而10月14日播种产量较低,经与产量构成因素对照分析,该产量较低的原因可能与取样有关,不是播种期造成的;同时2015—2016年籽粒产量随播种期的推迟变化不显著,播种过晚(10月24)产量显著降低。成穗数随播种期推迟而显著降低,穗粒数随播种期推迟而增加,在10月24日播种的明显降低,千粒质量随播种期推迟变化不显著。其籽粒产量在10月19日及之前播种差异不明显,10月24日播种产量显著降低,与李豪圣等的研究结果[15]基本一致,分析其原因,其小花育性、穗粒数自动调节能力强,弥补了其成穗数降低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CAT、POD和SOD等旗叶保护性酶体系、脯氨酸含量对作物活性氧清除、抗衰老和抗胁迫等具有重要作用[16-20]。本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期对小麦灌浆中后期旗叶保护性酶体系、脯氨酸含量影响不明显,旗叶光合速率、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整体上在灌浆中期(5月10日和5月17日)随播种期推迟而降低,灌浆后期(5月23日和5月30日)差异较小。旗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灌浆中期(5月10日和5月17日)整体上随播种期推迟而降低,灌浆后期(5月23日和5月30日)随播种期推迟而增加,但播种过晚(10月24日)时又降低。

4 结论

由于穗粒数的调控效应及酶促防御体系的作用,郑麦379在10月中上旬,同一播量随播种期推迟穗粒数增加、千粒质量变化较小,籽粒产量差异不明显,10月下旬播种籽粒产量显著下降。

猜你喜欢
郑麦旗叶播量
异常气候下播期、播量对百农207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不同品种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特性及光合基因表达对臭氧浓度升高的响应
Unidirectional Identity-Based Proxy Re-Signature with Key Insulation in EHR Sharing System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郑麦816
水分亏缺对小麦芒和旗叶光合特性及蔗糖、淀粉合成的影响
旗叶衰老产量差异 可作小麦优选依据
河南省强筋中强筋及弱筋小麦品种清单
抽穗后不同时期去除旗叶对不同穗型小麦产量的影响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播期播量对晚粳稻宁84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