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针联合射频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2018-12-19 03:17:10李冬花李丙燕周颖华
中国医疗美容 2018年11期
关键词:微针色斑黄褐斑

李冬花,李丙燕,周颖华

(南京医科大学友谊整形外科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黄褐斑是一种多发于女性,由各种内、外因素引起的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内在诱因主要有遗传、年龄、激素水平、慢性疾病、妊娠、睡眠情况、情绪变化等,外源影响因素主要有紫外线、不当化妆品的使用等。黄褐斑颜色由淡褐色到深褐色,分布不定、大小不一,部分在面颊上对称分布、无痛痒症状,但对患者的面容和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用Wood灯分类可以将黄褐斑分为表皮型、真皮型、混合型及Wood灯下不能分类型,中国女性大多属于混合型。黄褐斑临床易于诊断但是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容易复发。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化学剥脱法、激光、电子疗法、口服药物、联合治疗、中医疗法、联合治疗等。微针作为透皮给药的新方式可以穿过表皮给药,在皮肤上形成微孔、刺激细胞增生,广泛应用于整形美容外科,如皮片移植、瘢痕治疗、面部年轻化、局部麻醉、脱发、痤疮、皮肤色素沉着等,有文献报道微针用于黄褐斑治疗。射频常用于痤疮、瘢痕及面部年轻化,两者对面部色素都有一定的疗效。笔者用微针和射频联合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 月-2018年1月期间门诊收治的黄褐斑患者为治疗对象,65名女性,年龄25-55岁,平均36岁,病程为5个月-9.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2003年制定的黄褐斑诊断标准,排除由于其他疾病造成的色素沉着与急性肝肾疾病、心血管病及恶性肿瘤患者。Wood灯检查显示,患者都属于混合型。咨询患者意见,同意接受联合治疗的、在纳入范围之内的患者,归入微针和射频联合治疗组(42人),只接受微针治疗的归为对照组(23人)。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女性,年龄在25-55岁之间。②符合200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制定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③Wood灯判断类型。④自愿参加本研究,治疗过程中遵医嘱,不中途退出,签署治疗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哺乳期、孕妇、有精神疾病及其他传染病者。②面部有皮肤破损、溃烂、感染者。③家族遗传黄褐斑病史。④近3-6个月内接受化学剥脱、激光或者口服其他黄褐斑治疗药物者。⑤近期暴晒,且不能坚持防晒者。⑥不能坚持完成整个治疗过程者。⑦资料不全影响医生诊断者。

1.3 分 组

2017年1 月-2018年1月期间门诊患者符合纳入条件的,根据患者意愿,分成接受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临床分型、面积大小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签署治疗同意书。

1.4 仪器及材料

滚轮微针(规格:1mm) ,美白亮肤套组,由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提供;射频仪器:以色列飞顿射频仪

1.5 治疗方法

1.5.1 术前准备 患者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前清洁面部皮肤,拍摄正面、左右两侧照片。

1.5.2 治疗方法 联合治疗组:微针组:笔者采用1mm滚针,术前采用利多卡因乳膏进行表面麻醉30min,清洁麻药,皮肤消毒,用滚轮微针在面部轻轻滚动,依次为右侧面颊-额部-左侧脸颊-鼻部上唇-下颌,一边滚动一边涂抹美白亮肤液,按照这个顺序重复3遍,后根据皮肤状况在黄褐斑局部加重滚轮力度,滚动时的用力方向与滚针轴一致。治疗后皮肤微红,黄褐斑部位有点状出血点。滚动结束后将套组内美白精华液均匀涂抹于面部,敷预冷的无菌水晶面膜30-40min。两周治疗一次,共接受6次治疗。微针联合社射频组,微针治疗同上。射频:1单极(UNILARGE)模式,功率80-120W,单次循环时间60sec,总能量30-50kJ,皮温40-42度;2双极(BIPOLAR)模式,功率40-50W,单次循环时间60sec,总能量10-15kJ,皮温38-42度。治疗方式,微针治疗一次,两周后射频治疗,为一个疗程,连续进行6个疗程。治疗后叮嘱患者注意补水防晒,治疗后隔天即可使用防晒霜。

1.6 诊断及疗效评判标准

1.6.1 诊断标准 患者的临床症状符合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制定的《黄褐斑的诊断和疗效标准》中对黄褐斑的描述:①面部淡褐色活深褐色斑片,边界清晰,呈对称分布,无验证和鳞屑。②多发生于青春期后。③无明显自觉症状。④呈季节性变化,夏重冬轻。⑤排除由颧部青色痣、色素新光化性扁平苔藓等疾病造成的色素沉着[1]。

1.6.2 疗效评价标准及判定 由两位皮肤科主任医师根据病人黄褐斑皮损消退情况进行黄褐斑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数指数(Melasma area severity index,MASI)评分,记录起效时间、不良反应等。MASI评分根据四部分的百分比(前额30%、左侧面颊30%、右侧面颊30%、下颌10%)评估,对四部分肉眼可见色斑深浅度、色斑面积、色斑均匀性等进行评定。依据色斑面积在各部位的比例计分:1分-色斑面积10%;2分-色斑面积10-29%;3分-色斑面积30-49%;4分-色斑面积50-69%;5分-色斑面积70-89%;6分-色斑面积90-100%。均匀性和颜色深度评分:0分-无颜色;1分-轻微;2分-中度;3分-明显;4分-严重明显。评分公式 MASI=前额×0.3左侧面颊×0.3右侧面颊×0.3下颌×0.1,MASI评分越高说明皮损程度越严重,治疗效果越差。疗效判定: 无效-肉眼可见皮损面积消退小于30%;好转-肉眼可见皮损面积消退大于30%;显效:肉眼可见皮损面积消退大于60%;痊愈:肉眼可见皮损面积消退大于90%。根据病例中好转、显效、痊愈病例数占所在组总病例数的百分比计算有效率。

1.6.3 患者评价 治疗结束通过匿名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对疗效的评价:患者在进行面部黄褐斑治疗前后由专人按标准进行拍照存档,以便评估。治疗后随机请患者根据记载图片及自身感受对治疗进行满意度评价,有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

1.7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0版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治疗前后客观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效果

42名患者经微针、射频联合治疗后黄褐斑均得到明显改善,MASI分值明显降低,分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40例(95.2%)达到75%以上的改善率,2例(4.8%)50%的改善率,总有效率100%。记录、比较每次治疗后患者MASI分值,可见,在经过三次治疗后疗效显现,六次治疗后治疗效果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图1)

表1 MASI评分值变化

图1

2.2 患者满意度

连续治疗三次后患者满意度随治疗次数增加逐渐增加。治疗后,6个月回访,34(80.95%)名患者非常满意,8(19.05%)名患者满意。

2.3 不良反应

即刻反应微红,轻微渗血,无菌水晶膜冰敷后减轻,这些反应在24-48h之内消退。

2.4 随访跟踪

治疗后及信息反馈过程中向患者强调严格防晒,6个月后42名患者皮损均无复发,不需要进一步巩固治疗。

3 讨 论

黄褐斑是一种多发于颜面等暴露部位的色沉性皮肤病,多数研究认为其与遗传、激素水平、日光暴晒、现代社会生活压力、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发病人群更趋于年轻化[2]。新的研究也发现,皮肤炎症、微血管及皮肤受损也黄褐斑的发病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病理学研究结果发现,黄褐斑病变区表皮较正常皮肤黑色素细胞数量更多、更活跃、增加速度快,并且黑色素细胞树突更多,黑色素合成量增加[3]。电镜下,黑色素细胞中的粗面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及线粒体含量增多,黑色素细胞活性增加,而且这种趋向可能会遗传。针对黄褐斑的研究和治疗一直是皮肤病研究中的重点,目前临床治疗黄褐斑的有针对黑色素、皮肤功能障碍及中医针对肝失条达、气机郁结等方法[4,5]。皮肤的屏障功能可以保证皮肤正常生理活动,屏障功能被破坏。微针治疗,又称为中胚层美容,Henrry等将微针应用于透皮给药,模型药物钙黄绿素的透皮率提高了约一千倍,使微针透皮给药技术成为新的有效给药方式[6]。微针利用滚针刺穿皮肤表皮的角质层,形成特定深度的微小通道,药物或者有效成分可以通过通道进入皮下微循环,使药物进一步渗透并在一定部位累积促进吸收[7,8]。并且这种微小刺激能促进表皮细胞更替,增强皮肤屏障功能;表皮打孔有利于色素颗粒排除,并且刺激真皮促织,促进真皮正常结构形成,有利于黑色素代谢[9,10]。我们选用1mm的滚针,这种滚针可以有效刺激表皮,对真皮有一定程度的刺激,同时又不会使敏感皮肤产生过敏反应[11,12]。射频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高频电波可以到达皮下,在自然电阻的作用下产生热能,当温度达到45~65度时,毛孔张大、细胞代谢增加,细胞内的化学物质色素颗粒有胞吐作用排出[13]。皮下胶原受热应激收缩,真皮层分泌会产生新的胶原弥补流失,使皮肤恢复弹性[8]。射频产生的热量还可以加速面部血液循环,提高细胞代谢,同时还可以促进弹性纤维恢复弹性,有消除皱纹、紧致皮肤、缩小毛孔的作用。笔者采用微针联合食品治疗黄褐斑,在增强皮肤屏障功能、促进黑色素排除的同时进一步给与射频治疗进一步增强色素分解能力,强化治疗效果,术后无色沉等不良反应。微针治疗的同时,导入美白成分进一步加强祛斑效果,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综上,微针联合射频治疗黄褐斑效果确切,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新的临床治疗黄褐斑的选择。

猜你喜欢
微针色斑黄褐斑
再也不怕打针的纳米微针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0:16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逯俭运用微针强通法治疗项痹经验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82例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巧手饰色斑
爱你(2017年11期)2017-11-15 02:27:05
脸上色斑暴露健康隐患
海峡姐妹(2016年7期)2016-02-27 15:21:37
图像法快速测量色斑直径和雨滴直径
微针疗法在中风后抑郁症中的临床应用
光子嫩肤在黄褐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