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莉萍
摘要:本文从阳明之学和佛学两个角度追根溯源,浅析了李贽“童心说”的思想渊源,力求挖掘出李贽核心观念的学术渊源,并从“童心说”对人生境界的影响和文章创作的美学价值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出发,管窥“童心说”美学价值的现代意义,在更深层次上探求李贽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真心;自由;佛性;禅宗;生命意识
一、“童心说”的思想渊源
(一)“良知说”对“童心说”的影响
明清时期,由于科举制度对士人的影响,程朱理学成为儒教社会正统思想。原本高扬道德理想主义的程朱之学,由于与现实利益的牵绊,也失去了原意,沦为谋取功名利禄的工具。儒家道德之功利虚伪的风气积久成弊,自私自利之假道学充斥着社会,王阳明对朱学的流弊有着清醒地认识,遂予以严厉的批判。而李贽从嘉靖三十五年至嘉靖四十五年,先后经历了天灾人祸,自此功名利禄于他已是浮云,在李逢阳、徐用检的诱掖下,开始接触并学习阳明之学,所以王阳明的学说在很大程度上对李贽产生了思想震荡。
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孟子的“良知”学说,他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1)王阳明认为良知即是发自内心的善,比如看到父亲就很自然想要孝顺他,看到孩子落井,就下意识去伸手救援。这就是人最自然的本性。所以,他认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2)人的良知就是人的本体,是每个人心中固有的,也是所谓的天理。王阳明认为,心是万物的本体,但是作为最高道德的“善”却常常被外界的物欲所蒙蔽,所以要想保持“良知”的本真,就需要去除外界的物欲。李贽在童心说写道“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3)童心最初就是没有善恶的一张白纸,不过“道理闻见”愈多,就会被改变,失去童心,那些僵化变味的“理”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童心”,从而导致那些固有的童心渐渐丧失自我,开始说假话,写虚伪的文章,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李贽相信“天下至文”一定是拥有“童心”的人方能写出。站在本体论的视角上,王阳明把除去“物欲”的心,即“良知”看作是世界的本源。
(二)“童心说”的佛学思想渊源
明晚期佛教兴盛,李贽在《圣教小引》总结自己求道历程时,“五十以后,大衰欲死,因得朋友劝诲,翻阅贝经,幸于生死之原窥见斑点。”(4)五十岁之前的李贽汲汲于求道,但始终跟随着别人的步伐,在开始翻阅佛经,深究佛理之后,他逐渐摆脱了别人在他生命中投射的阴影,开始逐渐找到自己的路向。他在公事余暇常常和僧人讨论佛学,与得道高僧谈经说法。李贽的佛学研习,主要是研读禅学。“童心说”就是直接借用了禅学术语“本心”,在《坛经》中有这样一句:“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是解脱,既得解脱,即是般若三味。”(5)这里的“真如本性”是阐释“本心”的关键所在,要理解本性就不可不提“佛性”。“佛性”实际上就是指佛的本性或成佛的可能性,禅宗认为“众生即佛,佛即众生”,人一旦达到无欲无求的状态,心就能保持明净,这样就能超脱于俗尘,获得佛性,进而大彻大悟。“真如”作为众生的本体,其中的“真”就是指不虚妄的真实与纯粹,“如”则是一如常性,始终保持初心不变。这与李贽的“最初一念之本心”大有相通之处。李贽在《童心说》中将“童心”解释作初心、本心、真心。不难看出他的思想在内在含义的阐发上借鉴了禅宗中的佛理。他用“本心”来解释真心,天下好文章都是出自童心,这正是潜心礼佛后李贽所观所想受到佛学的启发。
二、“童心说”美学价值的现代意义
(一)“童心说”对人生境界的影响
明中叶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民众开始渐漸产生了自我意识,他们也在积极寻找自己的文化阵地,李贽也非常支持民间文学,“童心说”的美学价值的最高体现是对传统美学思想的反对,他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而不是传统道学家用圣人的言论来解决所有问题,李贽作为一个被视为离经叛道的老愤青,他提出:“性者,心所生也,亦非止一种己也。”(6)即“性”的根源是“心”,从字面意思看由“心”生“性”,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而传统理学试图用统一标准来要求人的个性发展,八股文的苛刻和僵化使得文章内容空洞无物,这些导致了社会上的“假文”和“假人”,“童心说”的美学价值就在于他是李贽灵感迸发的基础,所以他能言常人所不能言,他大胆质疑孔子,提出了“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7)的观点,他认为后人对孔孟之道的理解都不是独立的发自内心的认识正是士子把孔子的学说奉为金科玉律才导致了社会文化氛围的僵化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停滞。所以“童心说”无疑从美学的高度上高扬解放思想的旗帜,“绝假纯真”之心,就是一颗没有被世俗污染的赤子之心,从美学角度来看,“童心”就是人自然天成的纯美之心,未经理学的教化,纯真而自由。由于封建礼教的戕害,人们失去了个性,每个人都在规定的标准下生存发展,李贽却认为人格是应该自由发展的,李贽的“童心说”实则包含了追求自由的人生境界这层含义。
明晚期的文人,为顺应附和封建统治阶级的主流思想,成为千篇一律,没有灵魂的“假人”,即使在现代社会看来,李贽的自由标准都是深刻且让人耳目一新,他追求心灵的自由,人格的自由,个性的自由发挥这些观念,在当时思想僵化,压抑人性的环境中,他无疑是一个世俗的反叛者。他极度反对专制主义所倡导的“德礼行政”,“童心说”作为李贽理论体系中的灵魂,呼唤理性的回归,赞扬说真话做真人,肯定了追求自由的权力。受佛学影响,他尊重生命存在的自由发展,将“人人平等”的人性观带到下层百姓中,提倡每个人的个性都自由充分得到发挥,本质上也对现代社会有启示意义。
(二)“天下至文”的美学价值
李贽的“童心说”的提出为文艺观念和文学评价标准的转变提供了参照,“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李贽的世界观早就给文学审美给出了标准,是否怀揣童心就是衡量文章好坏的标准。“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8)李贽对宋明道学造成“食古不化”的恶劣文风感到十分忧虑,他们在创作文学作品是注重形式,满口虚伪的道德,忽略了最重要的创作中的真实情感,那些古人的所谓经典著作不过是糊涂弟子所听到的只言片语或是史官臣子的歌功颂德,虽然有一定价值,但后人若没有自己的主观思考,一味遵从古人之言不懂变通,最后只能沦为虚伪的挡箭牌。所以李贽举起反抗权威的大旗,他认为的天下至文是出自于主观真实情感,只有洗涤掉“道理闻见”才能一洗文坛虚伪古板的文风,创作出真正的文学作品。一个具有国家道义的文学家都应该把文学提到至真至美的境界,坚决反对文学作品中一切虚假的东西。李贽所倡导的表达生命本真的文学作品才具有巨大的文学生命力。
三、“童心说”中的生命意识
(一)“童心说”对生命意识的观照
李贽在“童心说”中表达的对人性本真的关照,并未流于表面,但是细细忖度,李贽虽认为闻见道理日障童心,却还是流露出成为圣人的想法,和其他儒学家一样他也不可避免期望完成这崇高的理想。在李贽心中,成为圣人首先就要“真诚”,诚的核心就是真,二者是互相联系。其次也是最难的一步,保持童心不失,圣人何尝不读书呢,但是圣人异于常人之处就是即使读书但仍能保持童心不失,最后才是用所学所思去教化众人。成为圣人固然不易,李贽对自我才能拥有清醒地认知,生命的本质就是用有限的生命去拓展存在的价值。在《二十分识》一文中,他细细分析了自己的不足:“我有五分胆,三分才,二十分识,故处世仅仅得免于祸。若在参禅学道之辈,我有二十分胆,三分才,二十分识,不敢比释迎、老子明矣。若出词为经,落笔惊人,我有二十分识,二十分才,二十分胆。”(9)作为政治家,他缺乏雄才大略,在参禅悟道方面与释迦摩尼和老子相比,他又缺乏才情和顿悟的灵光。所以著书立作才是实现他生命价值的出路,在找到人生的路向后,积极投身于文学创作的事业中,他对生命清醒的认识使得他短暂的生命获得了延展。李贽清醒认识到当时的社会环境滋生了“言假言”、“事假事”、“文假文”的社会现象,“闻见道理”作为社会主流思想遮蔽了众人的目光。他把人之性情上升到了生命存在的高度上,在他构架的宏伟的世界观中画龙点睛般地阐释了自己的生命意识。
(二)“童心说”中生命意识的影响
中国古文明诞生之际就已经对生命意义的关注和深思,从哲学方面来讲,儒释道三家都对生命意义有着深刻的追问。“童心说”主张生命的率性自由,实现和超越人的生命价值也是对前人思想的继承和增益。李贽革新文艺思想,给充满理学腐臭的文风带来了巨大冲击,这种理论的重大突破影响了公安三袁、汤显祖和冯梦龙等人。他对戏曲和小说等通俗文学的肯定无形中提升了昔日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学作品的地位。但“童心说”的影响不止于此,对现代人反思自我生存方式和呼唤人性复归同样有着不言而喻的作用。当下网络作品抄袭成风,创新意识淡薄,文化拜金主义层出不穷,对历史进步、人类探索有开拓性的价值的、有理论深度的原创性文学批评成果却逐渐失落了。反思中国文化的前途和命运,找回文学的本性,重拾“童心”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社会,人们精神建设极度匮乏,心灵的脆弱导致更容易迷失自我,丧失了本初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追求。“童心说”中的生命意识正是一种积极的,关涉社会公正的,凸显个人存在价值的正确导向。“童心说”所传达的,自由率性地体味生活本真,人人发挥自我的价值,平等地相处这些观念提供了一种新的找寻生命意义的途径。
注释:
《王阳明全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王阳明全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5页
李贽:《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2009版,第98页
李贽:《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2009版,第66页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版,第59页
李贽:《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2009版,第87页
张建业:《李贽全集注001册·焚书一》卷一,《答京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 54页
李贽:《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99页
李贽:《焚书·续焚书》:岳麓书院,1990年版,第49页
参考文献:
[1]李贽.焚书·续焚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王寶峰.李贽儒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许建平.李贽思想演变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许苏民.李贽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左东岭,杨雷.禅宗思想与李贽的童心说[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