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盛兰
摘要:美国作家卡梅伦.韦斯特以自传纪实小说体裁和新现实主义手法成功写作了《24重人格》。小说通过展现作者孩童时期的性侵遭遇所带来的生活困扰和伤害,揭露和批判了人性恶,呼吁人类社会对孩子进行有效保护,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被公认为当代的狄更斯。作品开启了以“人格”塑造主人翁的文学写作之路,给文学界开辟了又一新路;同时,也是悲剧作品的又一成功典范。作品的问世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和思考,是一部内容与形式臻于完美的批判现实主义力作。
关键词:卡梅伦.韦斯特;人格分裂;颠覆;血缘至亲;人性恶;新现实主义;悲剧效应;社会问题
《24重人格》是美国作家卡梅伦.韦斯特的成名作。小说描写了卡梅伦.韦斯特罹患分裂性身份识别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简称DID),又称多重人格障碍,给自身和家庭带来极大痛苦和影响。作者既是书中的主人翁卡姆,一位精神病患者,又是一位具有博士学位的心理学家,本书是他获得心理博士学位时的毕业论文,以自传纪实小说的形式,自叙了卡梅伦的病症、病因、治疗以及康复的心路历程,读来让人心生恐惧、同情。卡梅伦不惜自毁声誉和形象,以亲身实例警醒世人:危险正在接近孩子!谁来保护孩子?孩子,你对他人的依托和信赖有可能招致终生的伤害!
小说主人翁卡姆原本婚姻美满、家庭幸福、工作顺利、事业有成。一天,紧张的工作和磨人的疾病(第四次施行鼻窦炎手术)诱发了他的精神分裂症,他那封存、压抑了多年的内心深处的隐患都以不同身份蹦了出来,总共有24个不同分身:男孩、女孩、成人,他们温顺、胆小、乖张、暴戾,性格、气质各异,使他出现一些怪异举动:有时会躲进儿子的游戏室的橱柜里,深感恐惧;有时深夜噩梦不断,爬进钢琴底下,瑟瑟抖抖地写下“安全不安全”的字句;有时会歇斯底里地手臂上用刀划痕、自残;有时画一张儿童切断手掌的四个手指、任其流血的恐怖图画;接听电话时嗓子里冒出几个声音;单独开车时,脑子里乱哄哄、找不着回家的路;晚上和妻子亲热时,突然感觉天崩地裂、往事重现……这些潜藏在他心灵深处的分身们经常如此上演着人格分裂的戏剧,让他生活在幼年被外婆性侵、少年被母亲乱伦的过往梦魇中。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高尔顿.奥尔波特(Gordon W.Allport,1897--1967)认为,“人格就是每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些稳定的性格特征。”英国人格心理学家沃尔特.米希尔(Walter Mischel,1973--Now)认为,“人格是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部分组成;人的意识领域分为意识(conscience)、前意识(pre-conscience)和潜意识(un-conscience);人格的形成是主体企图满足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和努力争取符合社会道德标准两者长期冲突的结果,当冲突加剧难以达到平衡时就会出现精神和行为的改变。在经历的创伤事件中,由于“本我”与理想中的“超我”矛盾加剧,出现严重的恐惧、焦虑、不安、抑郁,导致否定现实中的“自我”,而使潜意识中的“本我”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另一个“自我”。所以,人的创伤经历会导致人的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尤其是孩童时期的创伤经历或伤害事件。当受害人承受不了痛苦时,会幻想“这件事不是发生在我身上。”从自己身上分裂出另一些“自己”来承担。这些分裂的人格像一个单独的“人”。受害者以此营造出不同的假想世界,以象征性地逃避来保护脆弱的自我,防止自己濒于崩溃。如此这般,针对矛盾分裂的环境,孩子就自然而然地发展出矛盾分裂的应付方式和人格。多重人格是儿童面对恶劣环境所做出的无奈、智慧的选择,正如生命法则所说的那样: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生命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和表达方式;求生是人的本能,生的欲望是不可战胜的。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储存有五花八门的人生经历,对于那些愉快、美好的回忆,我们会经常打开欣赏、回味;而对于那些痛苦的往事,我们会将它封存、遗忘,恨不能把它永远驱除。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被现实人格封闭、不愿回首的心灵角落,都存在着许多个不同的自我或多重人格。本质上,多重人格是指人对于环境挤压的应急防御或反应,每一种亚人格都是针对某种特殊环境的特殊防御或反应;多重人格既是自我保护的武器,同时也是自我障碍的刑具,因为多个自我角色的不断出演、转换,会使主体疲于奔命、心力交瘁,担负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精神代价。这就是为什么小说中的主人翁卡姆在讲述他的患病、治疗、康复的心路历程时,总是字字血、声声泪。多重人格的背后是受害者的自卑、脆弱和无奈,是人生的悲剧。
作者以自传纪实小说的形式,而不是虚拟小说,大胆地说出了潜藏在他心头多年的耻辱和秘密------他孩童时期被性侵,加害者是他的亲生外婆和亲生母亲。真相骇人听闻,难以置信!外婆、母亲,从来都是慈祥、温暖、安全的化身,是人间最伟大、最无私、最值得信赖和依托的对象。古今中外,人们一直都在赞美母亲、歌颂母爱、推崇人伦、挚爱至亲;血脉亲情一直都是我们心中最温柔的慰藉、最安全的港湾,也是维系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的人际纽带,历来无人质疑、无人非议。而今作者的遭遇无疑彻底颠覆了这一传统文化观,直接扯下了盖在血缘至亲头上的温情面纱,推翻了人们心中高、大、上的精神圣像,让世人见证了人性恶的冰山一角,见证了人间无净土、有人类的地方就有罪恶的真相。作者敢冒如此天下之大不韪,公开指认自己的至亲,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力量!如果他没有切肤之痛,没有戳心之殇,断不会有这种决绝。他是想用这种决绝来唤醒人们:“危险正在接近孩子,谁来保护孩子?”在他看来,遭受伤害的孩子不止他一个。小说中说到,他会去参加一年度的人格分裂症病人的聚会,那里都是些像他一样饱受人格分裂病症折磨的人。人类社会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孩子的伤害,只是人们大都不愿意正视来自血缘至亲、亲朋好友、官宦权臣的恶行,面对孩子被性侵或虐待,能瞒则瞒,能忍则忍,掩盖、包庇,不了了之,任其孩子终生背负着阴影和噩梦。据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发布的数据,仅2016年全年,就有433起性侵儿童案件;2017年国内又先后曝光了多起儿童性侵案件;今年8月14日,美国宾州一个大陪审团发布的最新报告称,当地数个天主教教区的神职人员多年来涉嫌性侵儿童1000 多名。正因如此,作者才义无反顾地站出来公开指认罪犯,期待能引起全社会、全人类的关注和重视,杜绝悲剧继续发生。作者写出《24重人格》,不仅仅只想倾吐一番他的受害經历、舒缓一下精神痛苦。如果是那样的话,他完全可以用虚拟小说形式来写。那样做,既可以释放自己精神上的压力、完成博士论文,又可以保全自身形象和家族声誉。他之所以毅然选择用自传纪实文学的形式,是想让他的讲述更真实可信,更能戳穿人性的伪装,更能强烈表达他的呼唤;还因为他并不认同社会对受害儿童事后的积极治疗和宽容,不认同这种治标不治本、亡羊补牢的做法,他希望从根本上解决,从源头上铲除。
小说的问世,无疑引发了人们对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思考:人性中与生俱来的负能量是很强大的,人性是复杂、多面的,人性恶不受血缘亲疏、身份地位、财富多寡的制约,人与人之间的信赖、依托、崇拜都有可能给人性恶可乘之机,孩子是毫无自我保护能力的弱小生命,最容易成为人性恶的猎物和牺牲品,人类社会应该如何有效遏制人性恶殃及孩子,应该如何鉴定哪些人具备生养下一代的资格、哪些人不具备。纵观人类社会,人们似乎只关心经济、科技、物质等领域的发展,却很少关注人类生养下一代的资格认定,很少关注未来一代成长过程中的安全指数和幸福指数。放眼大千世界,看似阳光明媚,私底下又有多少丑陋与罪孽,每天又有多少稚嫩的小生命被恶人糟蹋。……想必正是这种忧虑,促使作者以完全真实可信的纪实文学体裁来构建他的小说,以真实的视角讲述阳光下的罪恶。最终,他的小说成为一部新现实主义文学手法的力作,而他本人也被公认为敢于揭露社会问题、敢于挑战邪恶的当代狄更斯。
小说开启了以“人格”来塑造人物的文学写作之路,较之传统以“性格”来塑造人物之手法,这部小说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小说开篇前就把24个不同分身逐一罗列、介绍一番;然后,根据不同场合让不同分身登场出演,把主人翁卡姆的人格分裂状态和心灵扭曲展示得清晰、贴切,即使一个医学外行也能明白人格分裂的痛苦。小说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更多的是主人翁的内心挣扎与煎熬,如果用传统的意识流手法来描写,可能会让人莫名其妙。出人意料地,作者用24个分身角色来分别扮演主人翁不同时段、不同场合下的不同精神意念,使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收到史无前例的绝佳效果。小说的语言风格和狄更斯的很是相近:语句简练、通俗、易懂,把一个比较专业、晦涩的人格分裂症阐释得清楚、明了;把一段难以启齿的往事,通过几个场景的切换和分身的片段出演,用少而精的描写拼接完整,把新现实主义文学手法发挥、运用到了极致。此外,小说突出了悲剧意象的营造,从视觉到听觉到情节,都给与了恐怖、阴暗、血腥、压抑、痛苦等意象的营造。作品开头部分就以灰暗的语言色彩,沉闷、忧郁的语言基调,描写了主人翁发作精神分裂症时的种种怪异举动,呈现出一种恐惧、阴森、神秘的意象;继而,断断续续地描写了主人翁的痛苦往事,以及往事带来的精神伤害,尽是一些性侵、自残、肮脏、恶心的画面,字里行间全是血和泪;之后,描写主人翁在家人和医生的关爱、帮助下,艰难地对抗病魔、逃离阴影的过程,还有主人翁跟一群患有同样病症的人聚会时的凄凉惨景,“撕裂”、“眼泪”、“担忧”、“心痛”等字眼不时洒落在句群段落里,主人翁内心的煎熬与无奈,妻子的伤感与徘徊,儿子的天真与惊恐,聚会中其他病人的怪异、恐怖,构成了一幅忧愁、凄楚的背景屏幕,把作品的悲剧气氛渲染到顶级。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或者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使它令人悲怆、惋惜。显然,卡梅伦的悲剧小说很好地借助了悲剧的力量,收到不寻常的艺术效果。虽然小说通篇都没有“危险正在接近孩子!谁来保护孩子?”的字句,但是小说的悲怆震撼力却能让读者控制不住要和作者一起呐喊:“谁来保护孩子?救救孩子吧!”……毫不夸张地说,小说是一部形式和内容都臻于完美的文学作品,最可贵的是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和批判价值,是作者怀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巴尔诺Barnouw(美国).人格:文化的积淀[M].周晓虹等翻译,辽宁出版社,1989.
[2]海伦.帕尔默 Hellen Palmer(美国).九型人格[M].徐杨翻译,华夏出版社,2007.
[3]黄希岚.人格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4]卡梅伦.韦斯特(美国).24重人格[M].李永平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5]毛克强,袁平.人格塑造与人格批评----评卡梅伦.韦斯特《24重人格》[M].海外文坛.当代文坛,2011.
[6]罗伯特.迈耶 Robert G.Meyer(美国).痴迷与癫狂----变態行为案例故事[M].张黎黎,高隽翻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7]王长才.阿兰.罗伯.格里耶小说叙事话语研究[M].巴蜀书社,2009.
[8]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