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路经》作为一部彝族口头传统叙事史诗,凝聚着彝族文化精髓,分析史诗的程式化特征,有助于译者进一步挖掘《开路经》中的民族文化信息。为了顺利传播《开路经》的文化价值功能,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坚持“文化自觉”意识,认真把握和理解不同文化间的价值观念,采取“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最终实现差异互补,从而弘扬彝族文化,推动中国少数民族经典文化的对外传播。
《开路经》作为反映彝族先民古代社会生活的一部口头传统叙事史诗,记载着彝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哲学思想、民风民俗,凝聚了彝族文化精髓。程式化的故事主体、典型的故事范式以及语言上强烈的音乐色彩使得《开路经》吟诵者百诵不烦,听众百听不厌,这部巨作也得到世代传唱和演绎。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开路经》的跨文化传播不仅是语言层面的语义传递,也是民族文化信息生命线的延伸。因此,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坚持“文化自觉”,不仅需了解源语文化的特性,也要尊重异质文化间的差异,以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
一、口头程式理论
口头程式理论(Oral Formulaic Theory)由帕里和洛德两位学者提出,也被称为“帕里-洛德学说”(The Parry-Lord Theory of Oral Composition),是用于研究少数民族口头史诗的重要民俗学理论之一。程式、主题或典型场景以及故事范式三个概念构成了口头程式理论的基本框架。程式是指重复使用的一个基本概念的词组;主题或典型场景即围绕一个核心内容展开的叙述单元;故事范式为依照主题能够预知的一系列动作的顺序。
《开路经》作为一部彝族民间口头叙事史诗,蕴含着形式多样的结构性程式单位,让诗词更具鲜明的节奏感和强烈的音乐色彩,从而让《开路经》得以不断传唱和演绎。本文将从主题程式和语言程式对《开路经》进行相关解读。
二、《开路经》口头程式解读
(一)主题程式
主题是口头程式化表达的方式之一,它是指可以反复使用的本身具有意义的叙述单元。在《开路经》中,“教化世人的道德规范”是整部巨作中最大的中心主题,在此基础上又细分为以下几个小主题:婚育安居、身世遭遇、自然万物、祭送死者、警语规范。这五个主题是《开路经》史诗中最基本的叙事单元,口头诗人可以在此基础上展开更多的叙述故事情节,从而构成了内容保罗万象的《开路经》。下面分析几个《开路经》中较为经典的主题程式。
《迁徙经》中的主题程式为“安居乐業,”其具体情节单元可以分解为:“被驱离原住地—到达大理—众人蒙冤—几度迁徙—到达广西彝寨—安居乐业”。本章节通过具体描写彝族先人由于战事频繁,被迫离开故土,经过漫长的迁徙生活,前往各地,最后落脚到广西西部和西北部。
又如《竹尖经》中主要围绕“自然万物”主题进行叙述:上天请竹尖—种竹尖—得到竹尖保佑—建立和谐的族区生活。从《竹尖经》中可以看出,金竹在彝族被奉为神灵,每年择时以酒肉敬奉金竹,以求得金竹神灵的庇佑。同时,这也反映出彝族人民崇尚“自然万物皆为神灵”和“物我合一”的自然生态观。
(二)语言程式
韵律是口头叙事史诗的基本要素之一,只有具有韵律之美的口头史诗才能让吟诵者百诵不烦,让听众深刻感受韵味无穷,百听不厌。押韵是《开路经》实现声韵和谐的主要语言程式之一,其韵律格式多样,或句句押韵,或隔句押韵。“随口用韵,随时转韵”的韵律特征更能营造鲜明的节奏,从而展现语言的顿挫,让语言更具表现力,也使得故事内容不断推进延伸,拨人心弦。
“句式较短,音节对等”也是《开路经》语言程式特征之一。诗行长短的选择对念诵的节奏影响非常大。诗行较短,则内容简洁明快,节奏短促有力,适于抒发紧张激烈的感情;诗行较长,则内容丰富,节奏平稳舒缓,适于表达平缓细腻的感情。《开路经》通篇多采用五字句语言结构,使得史诗整体内容紧凑,再由专业诵经者按照一定的节奏吟诵诗词,抑扬顿挫,委婉哀恸,以此来表达对逝者无限的哀思。史诗中每行都为五个音节,句式较短,一方面便于吟诵者灵活运用各种音乐性韵律,使诗词朗朗上口,节奏明快响亮,即让语言“上口”,易于抒发对逝者的哀思。另外,这种五字句式结构易产生鲜明的节奏和强烈的音乐色彩,易于让听众入耳,让听众动之以情,抓住听众注意力,明白诗词内容,与念诵者产生共鸣。
三、《开路经》跨文化翻译的“文化自觉”分析
(一)充分了解《开路经》中蕴含的原生态文化
《开路经》作为彝族民间具有口头传统叙事特点的一部史诗,主要用于丧葬、祭祖和婚礼仪式上吟唱,主要内容涵盖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历时风俗,蕴含着丰富的彝族特色原生态文化。在跨文化翻译中,译者需对《开路经》中的民族文化信息进行细致研究,要有“文化自觉意识”,即“充分理解其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以及在生活各方面起的具体作用”。唯有这样,译者才能更好地跨文化传播《开路经》中的彝族经典文化。例如,在《开路经》中,有诸多章节提到彝寨族人祭拜竹子的习俗,其背后承载着彝族推崇“自然万物皆为神灵”和“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生态观。在彝族,“竹子”被奉为神灵,逢年过节,以酒肉祭拜,精心呵护,禁止随意砍伤,以表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祈求大自然对先民的庇护,保佑先民安居乐业,免遭战乱之苦,以便休养生息,确保种族繁衍。因此,在跨文化活动中,交际者应主动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了解其文化的根源、发展及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播民族文化。
(二)坚持文化间的差异互补
跨文化翻译是实现两种异质文化接触的中介。同时,文化间的差异互补也是实现跨文化翻译的前提。在跨文化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并不意味着对某一文化的“全盘他化”。译者应认真把握异质文化间的差异,通过对自我文化的互补,实现其在异国文化中的生命线延伸。《开路经》的特征之一就是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来实现语言之美,但不同语言可运用不同的话语方式来实现预期的话语目的。一种语言中使用恰到好处的修辞在另一种语言中未必能达到同样的语言效果,这恰能体现出异质文化的差异性。因此,译者应坚持差异互补原则,积极思考使用恰当的话语手段在异质文化中最大程度地传达源语著作中的语言效果。
(三)“异化”与“归化”翻译策略相结合
《开路经》作为彝族一部典籍文学,承载着大量的民族文化信息。选择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译者的文化态度。文化自觉观下的跨文化翻译并不是要求译者对著作完全的“回归”或“他化”。“异化”的翻译策略有意保留源语中的异国情调,弘扬源语文化价值观念。“归化”的翻译策略则是在译文中有意减少源语文化中的异国特征,以达到尽量掩盖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文化自觉”观照下的《开路经》翻译策略要求既不能一味地形成“全盘归化”的极端保守,也不能追求“全盘异化”的极端激进。因此,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译者需采取“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相结合,坚持“适度“原则,尊重源语文化和异语文化的特征,实现“异化”和“归化”策略的相互制约,从而让跨文化翻译更好地服务《开路经》彝族文化的对外输出。
四、结论
从口头传统叙事史诗的创编特征来分析彝族《开路经》,有助于读者更客观地欣赏这部彝族巨作的叙事风格和审美价值。跨文化翻译是实现《开路经》文化精髓跨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文化自觉”观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认真把握和理解不同文化间的价值观念,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最终实现异质文化间的互补,从而达到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目标。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厅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彝族《开路经》口头程式研究”(项目编号:KY2015LX432)和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桂西民族语言文化与译介研究基地项目“彝族《开路经》典籍英译研究”(项目编号:14GXKT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黄园园(1987-),女,湖南茶陵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