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英
(福州市第七医院,福州,350001)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见到的一种病种,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十分重要。手术治疗传统切除方法为麦氏切口,术后留下较长的疤痕,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术后美观,受到重视,因此有效的防止切口感染非常重要。围术期有效的护理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增强自我保健能力。本文通过对照研究了微创小切口急诊手术联合健康教育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睡眠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19~55岁,平均年龄(21.5±6.5)岁;病程1~9 d,平均病程(2.4±0.8)d;疾病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8例,阑尾脓肿17例;前位阑尾者8例,后位阑尾者30例,其他7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20.5±5.5)岁;病程1~9 d,平均病程(2.1±0.7)d;疾病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9例,阑尾脓肿16例;前位阑尾者11例,后位阑尾者29例,其他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1)临床症状、体征符合急性阑尾炎的相关诊断标准;2)发病至就诊时间<24 h;3)意识清晰可进行沟通者;4)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等。
1.3 排除标准 1)由胆囊炎、胰腺炎、肠梗阻、泌尿系结石、溃疡病穿孔等引发急性腹痛者;2)急性阑尾炎穿孔者;3)阑尾周围脓肿者;4)合并重要器官功能疾病者;5)重度肥胖者;6)治疗依从性差者等。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麦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2~4 d,胃肠功能正常后,饮食清淡的流质食物。
1.4.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行微创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准备工作相同。右下腹经顺畅盲肠的3条结肠带,追踪顶端追,找到阑尾基底部处切口1.5~2.5 cm,按照先后顺序切开皮肤与皮下组织,进入腹腔。先切开腹膜,通过组织钳将其提起、外翻,将回盲部全满露出,顺着结肠带,向盲肠顶部,找到阑尾,在结肠带汇,通过卵圆钳将阑尾夹住,同时由腹腔提出,按照常规方式切除与采用包埋剂包埋阑尾,使用乙醇与碘酒,先擦拭,将残端缝合。术后与对照组同。
2组均于围术期行健康教育:术前密切检测生命体征,指导患者保持适宜体位,简要向患者家属讲解手术麻醉方法、手术流程、胃肠减压方法、有效的呼吸及咳嗽方法;术后根据手术部位指导患者保持适宜睡姿,保证其呼吸顺畅,避免呕吐现象的发生;术后逐渐食用半流质食物,指导家属帮助患者进行适度的床下活动,帮助其恢复活动能力。
1.5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评价标准包括优、良、可、差。1)优,术后24 h内排气,临床症状不见,无并发症出现;2)良,术后24 h内排气,临床症状基本不见,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实施相应治疗,变为良;3)可,术后24 h排气,住院时间相应变长,临床症状出现改善,相较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经过处理,得以治愈;4)差,术后24 h没有排气,临床症状无改变情况出现,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本研究睡眠情况评价标准:1)睡眠质量很好,<4分;2)睡眠质量一般,4~7分;3)睡眠质量差,8~12分(本研究的临界值是7,睡眠障碍,PSQI总分>7);4)睡眠质量很差,>12分。总分高,表明睡眠质量差。
表1 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2 2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例(%)]
2.1 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2组患者睡眠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4为33.33%,观察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4为84.44%。观察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2。
急性阑尾炎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还不明确,通常与粪石阻塞、盲肠或阑尾壁病变、阑尾扭曲折叠等病理变化有关,患者遗传因素及饮食习惯有关。因为较多阑尾炎患者病情凶险,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腹痛等,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与正常生活,所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很重要[2]。
目前手术仍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方法,传统手术切除阑尾虽有一定效果,但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并发症多,不利患者病情恢复。小切口手术切口较小,创伤较小,手术简单,时间不长,并发症较少,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顾梦熊[3]研究表明,与传统手术比较,微创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较多优势,且在基层医院实施较为方便,易于推广。微创小切口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因此术后不易形成层瘢痕,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对形体美学的不断追求;但值得注意的是,微创小切口手术的切口较小,因此术中视野的暴露及操作难度随之增加,因此临床应注意提升术者技术水平,进一步确保手术成功率[4]。此外,本研究中的健康教育不仅有效提升患者对手术的认知度与配合度,减轻患者精神负担的同时发挥了家属的积极作用,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临床情况及睡眠质量明显较好(P<0.05或P<0.01)。
总之,微创小切口手术急诊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可靠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