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潍坊市中医院,山东 潍坊 261041;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中风病多是在正虚积损的基础上,由于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内风丛起、风火夹痰、夹瘀上阻清窍,致使神机失用。内风的产生多责之于阳盛,《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动变。[1]”阳气变动应包括阳盛和阳虚两方面,因而不仅阳盛可以生风,阳(气)虚亦可生风。然而自清·王清任提出中风病“气虚血瘀”学说以来,后世临床医家对气虚血瘀证的关注多集中在中风病恢复期,对以气虚血瘀证为始发态证候的中风病则认识不足。在临床实践中,以气虚血瘀为中风病始发态证候的患者亦不在少数,但临床实际用药时对此类证候的治疗仍存在诸多不足,这主要源于对以气虚血瘀为始发态证候的中风病临床特点缺乏足够的认识,以往也缺少有关方面的研究。因而为在临床中快速准确地识别以气虚血瘀证为始发态证候的中风病,通过大样本的病案回顾研究为临床辨识提供依据,同时通过病案总结深化对阳(气)虚生风病机的认识。
收集1975年至2005年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发病在3 d以内的中风病住院病案共计1049例,其中证候诊断符合气虚血瘀证的病例85例,其余均为非气虚血瘀证。
中风病疾病诊断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2],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3]。
入院第一诊断符合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且发病3 d以内者。
不符合上述中医诊断标准者,既往曾有中风病史,但此次入院的第一诊断不是中风病者,发病超过3 d。
采用《中风病医案信息调查表》,由临床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和统计学专业人员一起初步讨论筛选出与中风相关的证候要素,设计制定《中风病医案信息调查表》。病案采集人员接受统一培训后,分别独立采集病案中患者发病时的信息,具体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起病形式、中医四诊信息、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诊断、方药等。
对采集的病案信息进行数据核查、整理,并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定性资料用频数、百分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并进行2组间比较,检验水准按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所有出现的症状进行频数和频率分析,然后将气虚血瘀证中出现频数较多的变量(≥5)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如下。
表1 2组既往史之间比较
注:2组在中风病、冠心病、房颤等既往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病案回顾分析显示,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既往中风病史、冠心病史、房颤病史百分比高于非气虚血瘀证。中风之后正气已有损伤,气虚一旦形成即成为潜在病理因素,在气虚日久基础上复因其他因
表2 2组临床症状之间比较
注:2组在倦怠乏力、便干、心悸、肢痛不移、胸闷、面色萎黄、憋气、四末不温、短气、夜尿多、余尿不尽等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舌象之间比较
注:2组在舌淡、舌红、舌暗、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白苔、黄苔、薄苔等舌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素触发,再发中风时更易表现为气虚血瘀证;冠心病、房颤患者因心气亏虚、血行无力继生痰瘀,遇有引触虚风内生,风挟瘀痰上壅,脑络闭阻发为中风[4]。与非气虚血瘀证比较而言,气虚血瘀证临床多见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心悸、胸闷、憋气、短气、肢痛不移、四末不温、余尿不尽、夜尿多、便干,舌色多表现为淡、暗,舌体多表现为胖大且边有齿痕,舌苔多表现为薄白,脉象多表现为缓、沉、细、弱、涩、结代。这一类症状与气虚血瘀证的证候诊断密切相关,可以认为是气虚血瘀证的特异性症状。若中风发病时兼具上述临床表现,则将其称为“阳(气)虚化风”。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言明“: 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又指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5]。中风病的病理基础是肝肾阴虚,而肝肾阴虚的本质是元阳不足[6],其病机可以概括为风火痰气瘀虚六端[7]。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已经成为公认的中风病发病病机,而风痰瘀火等病理物质的产生与气虚密切相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阳化气,阴成形。”当阳气功能正常时,饮食精微在其作用下生成人体需要的有形物质,若阳气不足、阳不化气则会产生气滞、血瘀、痰凝等病理物质[8],即虚气留滞,虚气者不仅包含气虚之义,更加强调气虚作为致病之因。一方面虚则气滞,另一方面虚则血瘀,痰饮水湿亦可因而停滞[9]。中风病发病时虽多以实证为主,但亦不应忽略气虚血瘀证等以虚证为主的情况,若阳气虚弱、虚风内动、气机逆乱,亦能引发中风,提示在临床对于阳(气)虚化风所致中风也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表4 2组在脉象之间的比较
注:2组在缓、沉、细、弱、滑、涩、弦、结代等脉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