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艳,张扣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 广州 510530)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有荚膜和菌毛,无鞭毛,定植远多于感染,属于条件致病菌[1],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发败血症、泌尿系统感染、继发性脑膜炎等,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中ST92型(此为Bartual方案分型,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方案中ST2型对应)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ST型[2]。近年来,AB的感染不断增多,且其耐药性日益严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MDR-AB)、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PDR-AB)、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等广泛传播,给治疗带来很大挑战。临床观察及临床数据调查显示,AB感染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普遍存在[3-4],与单纯的肺部感染相比,血流感染治疗极为困难,患者病死率高、预后差,且与耐药性无明确相关性,耐药性高的AB若定植于痰,不发生血流感染,则患者预后良好[5]。AB入血的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许多研究对AB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深静脉置管、机械通气、粒细胞缺乏等是主要危险因素[6-8],但AB多发生于ICU或术后患者,大多身体状况较差、免疫力低下,这些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中不可避免,不适当的初始治疗是重要危险因素,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9-10]。临床观察发现,即便是同一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的AB感染,进行同样的临床操作(深静脉置管、机械通气等),部分患者仅限于肺部感染,而另一部分患者却更易发生血流感染,推测影响AB血流感染的因素不仅有有创操作、患者自身免疫等外部及患者因素,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差异也是重要原因,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推测找到AB自身侵袭宿主的可能关键蛋白,有助于防治AB血流感染。本研究主要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已报道的AB基因组学进行分析,探索介导AB血流感染的相关蛋白。
1.1 菌株资料收集 在AB基因、蛋白数据库(https://www.ncbi.nlm.nih.gov/genome/genomes/403?)中对目标菌株进行检索,检索策略为:(1)MLST相同,但是分离部位不同的AB菌株;(2)考虑到AB存在进化,因此菌株分离年份必须相同;(3)考虑AB的地区分布差异,所检索的AB菌株均从中国医院分离;(4)菌株存在完整的基因组学数据,将同一MLST、不同分离部位的AB分为同一组别。
1.2 分析方法 利用在线工具软件(http://bioinfogp.cnb.csic.es/tools/venny/index.html),对检索到的相同ST分型AB基因组学数据、蛋白数据进行分析,由于蛋白执行相应的功能,直接介导了AB的不同生物学特性,因此,重点选择蛋白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仅存于血流感染AB的特有蛋白。随后,在 Uniprot(http://www.uniprot.org/)、UCSC(http://genome.ucsc.edu/)、KEGG (http://www.kegg.jp/kegg/pathway.html)等数据库对筛选出的特异蛋白进行功能鉴定、聚类分析。
2.1 菌株一般信息 在设定的检索条件下,共检索10株AB,其中ST92型4株(分离自血、痰各2株)、ST137型4株(分离自血、痰各2株)、ST365型2株(分离自血、痰各1株)。将10株AB按MLST分为3组,见表1。
表1 10株纳入研究的AB信息Table 1 Information of 10 strains of AB that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2.2 蛋白差异分析 对不同组别AB基因、蛋白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部分蛋白仅存在于血流感染AB中,不存在于分离自痰的AB中,其中ST92、ST137、ST365型血流感染AB中分别存在20、4、22个特有蛋白。见图1。
图1 3组MLST AB的差异蛋白数据分析结果Figure 1 Data analysis of differential protein of 3 groups of MLST AB
针对仅存在于血流感染AB的特有蛋白进行功能注释、分析,结果发现,存在于ST92型血流感染AB中的20个特有蛋白,其生物学过程主要集中于细菌代谢、DNA合成、DNA损伤及修复、转录翻译、基因转座、以及噬菌体相关蛋白等通路上;存在于ST137型血流感染AB中的4个特有蛋白,其生物学过程主要集中于细菌毒力、细菌代谢、基因转座等通路上;存在于ST365型血流感染AB中的22个特有蛋白,其生物学过程主要集中于细菌毒力与侵袭力、细菌代谢、DNA合成、DNA损伤及修复、转录翻译、基因转座、以及噬菌体相关蛋白等通路上,见表2。
表2 不同MLST血流感染AB中的特有蛋白及其生物学功能Table 2 Specific protein in AB causing BSI of different types of MLST and their biological functions
AB在大自然环境中广泛分布,尤其在医院环境中广泛定植,是引发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研究[11]认为,AB在痰培养中常见,血流感染中少见,但近年随着住院患者医疗操作的逐渐增多,以及对AB的认识及重视程度进一步加深,血流感染中AB检出率越来越高。临床上,患者一旦发生血流感染,病死率极高,预后差。目前,针对AB血流感染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主要集中于对导致AB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临床工作中发现,长期卧床的ICU患者,在危险因素相同情况下,有些患者仅限于肺部感染,有些患者易发生血流感染,推测影响AB血流感染的相关因素可能还有AB的生物学特性差异,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课题组前期的综述中将AB的致病力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对患者的侵袭因素;(2)适应营养物质匮乏等恶劣生存环境的能力;(3)抵抗损伤的能力;(4)外在影响因素[12]。本研究对AB基因数据库进行检索,找到若干株MLST相同,但是分离部位不同的AB菌株。随后,对检索到的相同ST分型AB基因组学数据、蛋白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仅存在于血流感染AB中的特有蛋白。ST92、ST137、ST365三种不同MLST血流感染AB特有蛋白的功能主要集中在细菌毒力与侵袭力、细菌代谢、DNA合成、DNA损伤及修复、转录翻译、基因转座、以及噬菌体相关蛋白等通路上,这些蛋白的功能可归于上述的致病力分类中。
在细菌代谢通路中,存在于ST92型血流感染的AB中的LysM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可正向调控病原菌中铁离子代谢,以促进病原菌的生长[13-14],存在于ST137、ST365型血流感染的AB中的alcohol dehydrogenase可介导乙醇代谢,并增强AB的致病力[15];在DNA损伤修复通路中,存在于ST92型血流感染AB中的recombinase RecA、存在于365型血流感染AB中的tyrosine recombinase等重组酶相关蛋白,可以修复损伤的DNA,避免氧化应激对AB产生的致命损伤[16];存在于ST92型、ST365型血流感染 AB中的IS5/IS1182 family transposase、存在于ST137型血流感染AB中的Tn3 family transposase等基因转座酶,可介导耐药基因在AB中的转移,从而导致治疗抵抗[17]。上述通路中的相关蛋白,均能增强AB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及抵抗损伤的能力。
外膜蛋白A不仅可介导AB黏附并侵袭真核宿主细胞,还可导致宿主细胞死亡并引起免疫刺激,在AB的侵袭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18-20]。研究发现,血流感染ST365型AB中外膜蛋白组装因子outer membrane protein assembly factor BamB 能正向促进外膜蛋白的组装与表达,增强AB的侵袭性并介导其入血。同时,存在于ST92型血流感染AB中的转录 起 始 因 子 sigma-70 family RNA polymerase sigma factor、存在于ST365型血流感染AB中的翻译延长因子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Tu及存在于ST137型血流感染AB中的分泌相关蛋白type I secretion protein可能也参与了AB侵袭相关蛋白,如外膜蛋白A的转录、翻译以及分泌过程,进而促进了AB侵袭过程。
噬菌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能够感染宿主菌并导致其裂解的一类病毒生物体,由于其专一性高、受抗菌药物耐药性影响小,临床上可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21]。然而研究发现,在ST92型、ST365型血流感染AB的特有蛋白中存在一类噬菌体相关蛋白,此类噬菌体相关蛋白如何影响AB的致病力及侵袭力仍需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在血流感染AB中存在一类特有的细菌致病力相关蛋白、噬菌体相关蛋白,在相同MLST的AB中,由于细菌群体中的个体差异,表达此类特有蛋白的AB,能在临床治疗的情况下存活,且存在高侵袭力的生物学特性,进而介导了血流感染的发生。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首次提出探索AB菌株入血的特异危险因子,以期早期预判其入血的可能性,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AB感染患者的预后有重大意义,但本研究也有局限性,由于数据库筛选样本难度大,耗时长,数据库样本量少,且尚未完成实验验证,只是提出初步设想。数据库的前期研究为后期实验验证提供了指导方向,也为广大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课题组正收集多中心的样本及资料,检测血流感染和非血流感染AB相关的特异蛋白,研究此类特殊蛋白,阐明其介导AB入血的具体机制,为临床上AB血流感染的预判、治疗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