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湿困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观察※

2018-12-17 02:20张小林钟宝珠邱美霞何慧敏张东华赵腾飞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11期
关键词:淋巴结炎白术散肠系膜

张小林,钟宝珠,邱美霞,何慧敏,张东华,赵腾飞,李 锦

(1.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510470;2.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广州510800;3.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医院,广东 广州510800)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儿童,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1],主要表现为反复腹痛。本病属于中医“腹痛”范畴,病位在中焦。笔者临床所见病情日久者多为脾虚所致,夹杂湿邪、食积、寒邪或血瘀等病理因素,其本质为脾气虚弱。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气机不利,停滞中焦,不通则痛,或脾胃虚弱,失其温阳,脏腑失养,不荣则痛。

目前,西医多主张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本病[1],抗感染治疗多选用抗生素,短期治疗虽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本病容易复发,可能会导致多次使用抗生素,以致不良反应增加,可能导致抗生素耐药。笔者采用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湿困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取得良好效果[2],同时发现其对患儿脾虚证候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采取中医证候积分对患儿治疗后脾虚证候改善情况进行评价,治疗后随访6个月,以评估其近、远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6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分别来自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广州市花都区新华医院儿科。其中患儿平均年龄(6.41±2.31)岁;病程2~24周,平均(5.11±2.11)周。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患儿分为中药组(43例)、西药组(41例)及中西医结合组(简称中西医组,42例)。3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1]拟定,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符合肠系膜淋巴结炎腹部彩色超声诊断标准[3]。②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学》[4]拟定。脾虚湿困证型: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面黄少华,精神倦怠,纳呆,大便不调,舌淡苔白腻,脉细。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病程≥2周;年龄3~12岁;所有入选患儿均征得家长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有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疾病;对试验药物过敏或不耐受中药汤剂;未完成疗程或失访。

2 治疗方法

2.1 西药组 采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83028,0.125 g/袋)口服,每日按20~40 mg/(kg·d)分3次口服,连服7 d。

2.2 中药组 采用七味白术散加减。3~6岁拟方如下:白术8 g,太子参8 g,茯苓9 g,葛根9 g,藿香6 g,广木香5 g(后下),炙甘草3 g。煎取150 mL,分2次口服。7~12岁拟方如下:白术9 g,太子参9 g,茯苓10 g,葛根10 g,藿香9 g,广木香6 g(后下),炙甘草3 g。煎取200 mL药液,分2次口服。若痛有定处,经久不愈,舌质紫暗或有瘀点,加桃仁5 g,赤芍5 g;若腹胀加陈皮3 g;若四肢欠温加肉桂1.5 g(焗服),干姜3 g;若纳呆加六神6 g,炒麦芽9 g;若便溏加蚕沙5 g。服用方法:每日1剂,连服7 d,第2周开始隔3 d服用1剂,连续服用3周。

2.3 中西医组 采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每日按20~40 mg/(kg·d)分3次口服,连服7 d;在此基础上加服七味白术散加减,服用方法及疗程与中药组相同。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制定中医主要症状、体征观察表。其主要症状、体征(腹痛绵绵、精神倦怠、纳呆、大便不调、面色少华)按无、轻、中、重分级,分别计0、2、4、6分。治疗后随访6个月,对比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

3.2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95%;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30%≤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30%[5]。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3组总积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9、9.04、11.48,P<0.05);中药组和中西医组总积分在治疗后7 d、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均小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患儿与治疗前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67、35.24、13.00,P<0.05),两两组间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期比较均有差异,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3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1 3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注:与西药组同期比较,△P<0.05

?

(2)疗效比较 3组患儿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49、19.62、24.76,P<0.05);中药组患儿治疗后1周、1个月和6个月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13.26、17.51,P<0.01),与中西医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组患儿治疗后1周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痊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儿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的痊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4、6.89,P<0.01),与中西医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中西医组患儿治疗后1个月的痊愈率比本组治疗后1周痊愈率明显提高(χ2=6.295、6.604,P<0.05),与治疗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患儿治疗后不同时期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并无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治疗后不同时期疗效比较(例)

(3)安全性观察 所有患儿均完成全部疗程,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4 讨论

小儿肠系膜淋巴炎是儿科常见疾病,其发病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因责之于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卫外不固,脾常不足,易致脾胃之疾;外因责之于六淫外邪侵袭[6]。李盼等[7]认为本病定位虽在肠系膜淋巴结,本质则归于脾胃亏虚。张巧凤等[8]认为本病的病机为外邪侵袭脾胃,或寒饮内伤、饮食无度,脾胃功能失调,停滞中焦,气机壅塞,血脉凝滞,痰、湿、食交阻,结于腹部,形成痰核(淋巴结肿大)。小儿脾常不足,脏腑娇嫩,由于饮食失节或过食寒凉等,常致乳食积滞,脾失健运,水湿内停,临床常见腹痛。

广东地处岭南,东南沿海气候多湿热,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脾喜燥恶湿,稍有不慎易受湿邪所困。研究表明[9-10],广东地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体质以脾虚、湿盛证居多。七味白术散出自北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证。本研究在原方基础上去甘温峻补之人参,易性味甘平之太子参而成,全方组成为白术、太子参、茯苓、葛根、藿香、广木香、炙甘草。本方以白术为君药,体现了钱乙治脾胃虚弱“不在补重在运”的学术思想[11]。茯苓、太子参为臣药,助白术健脾益气化湿。藿香为芳香化湿要药,解中焦湿困,葛根升发脾胃清阳,广木香善通中焦之滞气,又可消食健脾,3药补运升降,调理气机,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为使药。全方可达健脾益气、理气化湿之功效。脾胃强则运化有力,中焦之水液上腾下达,湿邪可除,气机通畅,腹痛自消;脾胃健则运化有源,吸收水谷精微输布全身,生机蓬勃,正气充足,邪不外受。运用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湿困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能增强中焦脾胃之气,佐理气除湿之品,以标本兼治。

本研究结果表明,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湿困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在临床疗效方面优于西药组;中药组随访至治疗后6个月,无明显复发病例,远期疗效稳定,与中西医组比较,总有效率及痊愈率均无明显差异。在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发现西药组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1个月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有差异,但观察至治疗后6个月,无明显差异;同期中药组及中西医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低于西医组,说明中药组、中西医组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同期中药组与中西医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湿困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可明显减轻腹痛症状,改善面黄少华、精神倦怠、纳呆、大便不调等脾虚证候,改善患儿脾虚体质,且远期疗效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淋巴结炎白术散肠系膜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响应面法优化七味白术散总苷提取工艺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首诊误诊为淋巴结炎的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表现分析
“肠系膜淋巴结炎”要治吗
历代医家对参苓白术散的论述
历代医家对参苓白术散的论述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