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忠军
摘要隨着社会经济发展,建筑施工企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契机。由于建筑施工规模日益扩大,建筑施工企业逐渐认识到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和意义。有效的财务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对资金资产进行科学管理的保障。因此,建筑施工工企业越来越重视加强财务管理问题研究。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内容,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 企业财务管理 企业管理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内容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主要是为资金科学筹措而提供相应方案。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大,需求量亦大,在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企业必须获得财务管理的强有力支撑,借以分析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状况,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资金筹措对策,以保障企业的健康运行;第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应分析投资项目的可行胜。在施工过程中难免存在着一些安全风险隐患,企业正式投资之前,应通过财务管理手段来分析其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并提供相应的风险评估,以保障企业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合理性。
二、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常见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
通常情况下,财务管理工作与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产生直接联系,例如:财务资金预算能够凸显企业的经营状况,且财务记录可以展现资金使用情况,能够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使其根据当前经营问题,采取有效财务管理措施对其进行处理。然而,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还没有树立正确观念,不能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难以对其进行合理的处理,一方面,企业未能聘用专业素质较高的财务管理人才,无法预测财务风险问题,不注重工作细节,在发展期间,经常会出现财务漏洞,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财务管理部门缺乏正确的观念意识,未能明确自身职责,很容易发展信息数据失真或是重复记录的问题,不能保证经济安全性。
(二)会计数据信息缺乏真实性
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在会计管理的过程中,基础工作环节较为薄弱,不能根据基础工作规定开展相关活动,难以提升财务管理效果。首先,财务管理部门不能保证财产信息数据的真实性与合理性,财务信息缺乏利用价值,导致内部控制工作受到严重阻碍。其次,财务管理部门不能利用真实、准确的数据信息反应实际情况,难以为内控部门与其他管理部门提供可行性依据,甚至出现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最后,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数量较少,经常会出现一人身兼很多职位的现象,不能保证相关工作合理性与可靠性。
(三)财务制度有待完善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若想切实提升经济效益,理当强化成本管理,并积极运用多种现代化管理方法来提高其管理质量、效率。但从目前总体管理趋势来看,许多建筑企业仍未真正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会计对于成本管理的重点难以确切把握好,使其成本过高,显然不利于施工企业的盈利。此外,部分施工企业由于责任意识相对薄弱,且又缺乏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致使管理费用时常发生超支浪费现象。
三、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
首先,应当树立创新观念,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对工作方式进行创新,充分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工作效果。其次,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树立正确观念,在关注施工管理工作与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重视财务监督与管控,以便于提升相关工作效果。最后,财务管理部门需要重点关注全过程管理工作,对工程建设之前、建设期间与建设之后的财务内容进行细化分析,通过核算与预算方式,反映施工企业的财务情况,以便于对其进行管理。
(二)创建预算管理模式
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对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进行改革,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方式,针对成本与工程建设资金进行预算,提升管理工作效果。对于财务预算而言,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在管理期间及时发现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资本投入与产出的准确性,明确成本数据信息与财务数据信息。同时,还要对财务预算进行考核,在明确管理目标的前提下,将财务预算作为考核工作的重点任务,保证工程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构建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
一个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应具备预算体系、报告体系、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金管理的功能体系,财务管理人员具有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的能力,直接对企业法人负责。施工企业应健全的财务组织机构,配备强有力的财务管理部门,在财务主管领导下行使财务管理职能,系统合理的分工,明确财务岗位责任,各部门之间要在财务管理部门的引导下,有机地结合预测项目成本、项目会计核算、宏观调控企业资金等环节监督检查,既要独立开展工作,发挥各自的岗位职能,又能做到信息共享,为直接参与各级经营提供决策的依据。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切实利益,更关乎着整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加以改善,更新管理理念,以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的稳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