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席席 江伟浩
【摘要】从中国古代的“名分论”中就有了角色责任的思想内涵。以社会契约为基础,正义为实践原则,对角色责任实践基础进行了规定。在大学生角色责任的研究中,出现最多的是通过强调“角色”来培养和增强学生责任心。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对角色责任的来源及大学生角色责任心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大学生 角色责任心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151-01
“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古人的“五教”、“十义”清晰地展现出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名分论”的思想。这其中父和子、兄和弟、夫和妻、长和幼、君和臣是不同的名分,而慈和孝、良和悌、义和听、惠和顺、仁和忠则是不同名分中的伦理责任和道德本分。“名分论”思想源自孔子的“正名”——以名定责,因名责实。由此可看出,早在古代儒家的“名分论”中就蕴含了角色责任的意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有君之名,则有君之责;有臣之名,则有臣之责;有父之名,则有父之责;有子之名,则有子之责。任何一个人皆有其名,也有其责。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处在复杂的关系中,无时无刻不在扮演着各种角色。角色是我们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身份标识,所期望的任何权利或应承担的责任也都附着于个体所扮演的某个角色上。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承担着建设未来社会的重任。社会对其角色有一定的期待,对他们的责任感也有较高的要求。当今大学生责任心发展水平如何,不同研究者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
田秀云(2012)详细阐述了角色责任的思想内涵。他指出,角色责任渊源于一个人人在社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在中国传统社会将人的身份和地位称为“名”,即社会角色。将与身份、地位相联系的责任和义务称为“分”,即分内之责。“名”和“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有“名”就有“分”,只有履行了分内之责,才能与自己的地位和身份相符合。这是源自儒家名分论的思想内涵。儒家认为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根本原因在于“名实相怨”,便主张通过“正名”来建立伦理秩文献综述 15 序。在古代,“名”实则包含了“名”和“分”,从这两个方面对社会成员进行规定和认同。名就是身份,名位,就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所具有的社会身份或承担的社会角色。“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分即名分,职分,是指某种社会角色的分内应有之责和道德本分。“何谓分,君臣是也”。在“五教”、“十义”中规定: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不同的名规定了不同的分,可见,传统文化的“名分论”中蕴含着角色责任论的思想内涵。
沈晓阳(2007)在论述自然责任和角色责任的内在渊源时指出,角色责任是因一个人的社会角色而来的责任,角色责任源于契约,而正义是角色责任的实践原则。在西方,正义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是一种合理的秩序和关系。林瑞青(2011)在探讨大学生责任教育时提出了角色责任的概念,角色责任即对应某一角色之责任。他指出,大学生在复杂社会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他们的身份标识。也正是各种角色的存在,其所承担的责任也才具有实际意义。而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选择怎样的责任行为或者说道德模式,均取决于其当时所扮演的某个社会角色。叶浩生、杨文登(2008)在讨论责任二重性时指出,责任与某一“职务”相关,这一“职务”指主体所扮演的某种特定的社会角色。在“职务”基础上形成的就是角色责任。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便承担多种责任,而责任则依职务的改变而改变。
大学生角色责任心的研究多集中于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对大学生角色责任心进行培养教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学生准确定位自身角色,认识角色规范,明确自身责任,内化角色规范,从而提升大学生角色责任。如高雪梅,王华(2008)在“90后”大学生责任培养途径中指出,进行角色定位训练和“角色冲突—责任能力”模式训练的方法来训练学生领悟角色期望,权衡多重角色责任,提升责任角色的能力,使“90后”大学生有能力履行角色责任。叶浩生、杨文登(2008)指出培养责任意识的途径之一是创设情境,进行“角色扮演”,要求个体扮演与其职务相关的角色,扮演者不断模仿相应职务的责任行为,体验到相应的责任情感,从而加深对职务责任内容的理解。林辉(2014)提出构建在社会角色视阈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体系。他指出,建立阶梯式的角色学习体系,使学生领悟角色责任内容,强化责任意识,从增强责任认知。还要建立三维互动的角色扮演体系,将责任内容、要求分解到课堂教学组织中,在体验实践中提高责任能力。
从中国古代的“名分论”中就有了角色责任的思想内涵。以社会契约为基础,正义为实践原则,对角色责任实践基础进行了规定。在大学生角色责任的研究中,出现最多的是通过强调“角色”来培养和增强学生责任心。从这一角度看,研究者们看到了角色与责任的关系,注重责任履行或承担时应该考虑责任主体所扮演的角色。但是大部分相关研究,其前提都是现代大学生角色责任意识不强,在实际生活中不能很好的履行所扮演角色之责任等,多从消极方面来看待大学生责任心,并且这些研究多以理论分析为主,缺少实证数据支撑。这也是现有角色责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1]Boulette, M. Two concepts of role?鄄morality: in search of a normative language of legal ethics.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9(2),9-36.
[2]蔡娟,颜素珍.社会角色视角下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优化研究.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26-32.
[3]高素芳,贡喆.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研究.科技信息,2013(04),104-105.
[4]高雪梅,王华.基于角色冲突的 “90后”大学生责任教育. 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5]李贵卿,井润田.工作—生活多角色责任感的测量及影响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2010(4),130-140.
[6]李亚东.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的养成——基于公民身份视角. 衡水学院学报,2012(5),111-113.
[7]林輝.简论社会角色视阈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6),61-62.
[8]林瑞青.论角色责任、角色道德与大学生责任教育. 教育学术月刊,2011(08),27-29.
[9]田秀云.儒家名分论中的合理内涵与现代角色伦理建设. 道德与文明,2007(06), 33–36.
[10]任亚辉.中国传统儒家责任心理思想探究. 心理学报,2008(11),1221-1228.
[11]沈晓阳.论自然责任和角色责任.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5(02),35-38.
[12]叶浩生,杨文登.责任的二重性及责任意识的培养——基于心理学的视野.心理学探新,2008(0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