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美娟 刘中勇
【摘要】冠心病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是其不可忽略的重要危险因素。冠心病的病机主要为心脉痹阻,病位以心为主,与肝脾密切相关。肝主疏泄,主调畅气机,调畅情志 主藏血,心主血,血脉运行与心肝密切相关;脾主统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主行血,脾主统血,心脾关系密切。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肝脾论治;疏肝健脾调酯颗粒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7..0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上心肌相对或绝对缺血缺氧等引起的一系列组织病理和功能损害的一组疾病[1],相当于“胸痹 ”、“心痛”、“心痹”的范畴。冠心病的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因此,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本病的病机变化,本虚为气、血、阴、阳虚,标实为气滞、寒凝、痰浊、血瘀,但总以血瘀贯穿始终[2]。
1 从肝论治
心在胸膈之上,肝在胸膈之下,二者在解剖部位上十分邻近。在五行中,心属火,肝属木,二者母子相生。正如王孟英所言“火非木不生,必循木以继之。”肝主藏血,心主血脉。心气充沛,心血充盈,则血运正常,“心者,其充在血脉”,肝藏血,疏泄有度,则全身气机通畅,血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也随之畅通无阻。心藏神,心神正常,则有利于肝主疏泄; 而肝主疏泄,司情志,又藏血舍魂,心情舒畅,则有利于心主神志。反之若肝疏泄失常,藏血失司,则气血运行逆乱,心脉失调,筋脉拘急。继则血行停滞而成瘀血,痹阻心脉,可见胸闷胸痛、胁肋胀满、心悸气短等。此即明代《薛氏医案·求脏病》中所云: “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心病肝治”,从而确立疏肝活血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治则治法。活血可通行血脉、散瘀化结、行气止痛。
2 从脾论治
心与胃二者在解剖部位上十分邻近。五行中,心属火居上焦,脾属土居中焦,心火充足可温脾土,脾的功能才可正常运行。心经、心包经与胃经、脾经都分布在“鸠尾以下至脐上二寸”,同处于胃脘区域,所以心胃感传相通。在气血方面,心主血脉,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血脉中流动运行,使血脉通畅,分布全身。脾主运化、统血,乃气血发生之地,统摄血脉中运行之血液,相辅相成。冠心病从脾论治,又称“心胃同治法”,治疗脾胃失调所致胸痹的根本所在是祛痰化浊,畅通经脉。调理脾胃不仅可调理气血以治本,还可化痰兼治标,比较符合现代人们的体质变化及发病特征。所以此时冠心病心绞痛宜从脾胃着手,调理脾胃不失为一重要的防治冠心病的途径。临床上遵仲景之法,从调理脾胃、斡旋中州入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每获良效。
3 从肝脾论治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由于肝脾两脏在生理上及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不管是肝病传脾,还是脾病传肝,发展到最后都是肝脾同病。《格致余论》提出“司疏泄者肝也。”在脾胃升降中,脾之升清有赖于肝之升发,肝之疏泄升发正常,才能鼓舞脾胃之气血,促进其运化水谷、水湿的能力。故临床上肝郁气滞,或中气失调所致的心脉瘀滞、胸闷胁痛也较为常见。冠心病心绞痛常因情绪因素而诱发,正如《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中所载:“七情失调可致气血耗逆,心脉失畅,痹阻不通而发心病”。若肝气郁滞,困犯脾土,运化不能,水谷膏粱不成精微而聚积成浊,乃肝脾不调之证;若脾虚脂浊痰湿聚集,影响肝胆疏泄,成土壅木郁之象;循环往复,病情愈进。在治疗上不管肝脾一脏病或两脏皆病,关键需注意肝脾同调,或治肝之时,兼顾调理脾胃之气。
4 结 论
综上,肝脾与心在生理上相辅相成,病理上相互影响,肝郁脾虚被认为是引起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的根本原因,导师认为,疏肝健脾可解郁结之证、肃清浊邪之源,为治疗本病的根本大法。“木郁达之”,为肝郁治以疏肝之理,然脾虚者又当细分,轻者以理气、行气健脾为要,重者以补气、益气健脾为主;若不识此,则毫厘之间,收效甚远。《素问·玉机真脏论》云“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吾师在治疗肝郁时,特别注重健脾、养心,故合六君子汤理气健脾,化痰浊,制木郁所伤;再配伍合欢皮、郁金类养心安神以解郁。疏肝健脾调脂颗粒组方用药丝丝入扣,突出疏、健两字,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党参益气健脾为君药;以香附、川芎辅助柴胡之疏,半夏、白术、茯苓辅助党参之健,共为臣药;佐以陈皮、枳壳理气行滞,合欢皮、郁金养心安神,枇杷叶降逆之性配柴胡之升,寓在有升有降,气机升降有常。炙甘草柔肝、和诸药,为佐亦为使。君臣佐使配伍严谨,药简力专,共襄疏肝解郁,理气健脾,活血化瘀之功。吾師强调,疏肝健脾调脂颗粒不仅可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还可用于高血压症、高脂血脂等肝郁脾虚证型的治疗,取“异病同治”之意。大量实践证实疏肝健脾调酯颗粒具有一定的中西医理论基础及其疗效,在疏肝健脾理气的同时兼以活血通脉止痛,能够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提高硝酸甘油减停率,达到“双心同调”之效,治疗冠心病可谓效如桴鼓。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71.
[2]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