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红
【摘要】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重要形式,是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主要来源,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让孩子从“做中学”开始感知数学知识,从“学中做”理解数学内涵,从“玩中思”积淀数学思想,从而在数学课堂中折射亮点,演绎精彩!
【关键词】做中学 学中做 玩中思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116-02
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重要形式,是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主要来源,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强调:“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2]因此,在数学课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感知数学,在“学中做”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的理解,在“玩中思”的过程中积淀数学思想。
一、品“做中学”的芬芳,学会感知
教育家杜威认为:“‘从做中学是儿童的天然欲望的表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决定他们的数学学习很多时候需要借助一定的观察和动手操作来帮助感知。
而感知是数学学习的起始环节,是向学生提供学习抽象知识的认识支柱。如《折一折,做一做》这一课,虽然轴对称现象就徜徉在孩子的生活中,可是什么是轴对称现象?轴对称的知识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抽象。于是我便结合有趣的剪纸活动,让孩子在 “折一折”“剪一剪”“做一做”等数学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这时的“做中学”在此并非昙花一现,而是孩子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重要形式,是他们感性认识的主要来源,使孩子在操作的过程中直观感受“轴对称”现象,欣赏数学中的对称美。
二、品“学中做”的芬芳,内化理解
陶行知曾提倡:“从做中学,从学中做。”因为脱离“学”的“做”,容易让孩子走过场,只是感受到活动表面的“热闹”,而真正忽视数学的魅力所在。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理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逐步掌握概念的基本特征或规律的实际含义,以此达到理性认识。如骆奇老师在教学《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时,便是在师生同玩“尾巴重新接回”的探索奥秘活动中,让学生充分经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概念的产生过程。课的开始,骆老师让孩子经历第一次猜想、验证,猜想一个正六边形纸板和一个正方形纸板拼成的猴子图案,转动几次,猴子的尾巴会重新接回,接着教师转动图片验证,这个环节猜对的学生并不多,但“尾巴重新接回”的游戏却深深地吸引每个学生,让他们有一种强烈的参与欲望,都想再猜一次。于是骆老师并设计第二次猜想、验证,用屏幕出示一个用正八边形和正五边形拼成的公鸡图案,让孩子猜想这回要转动几次,尾巴才能重新接回,接着教师通过课件转动尾巴,学生同步数数验证,这次猜对的学生稍多些。最后孩子在教师的两次示范下,开始自己亲历猜想、验证和记录过程,品到“学中做”的芬芳。但骆老师不止步于此,他通过 “尾巴重新接回的奥秘是什么?这些重新接回的次数与什么有关?又有怎样的关系” 这三个问题引领学生观察数据,自主探究活动背后的数学原理,将情境、问题与“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学习有机融合。
教师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引领,使学生品尝“学中做”的芬芳,丰富了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演绎了精彩的数学课堂。
三、品“玩中思”的芬芳,积淀思想
数学思想蕴含于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概念和数学原理的形成过程是进行数学思想教学的重要載体。数学思想重在“悟”,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步逼近思想本质的过程。数学思想的教学一定要注重“过程性”,“没有过程性就等于没有思想”,要让学生在过程中去逐步体会和理解。
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感悟数学理性精神,就需要让学生积累丰富而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将这些经验迁移运用到后续的学习中。这些经验是教师没有办法“教”给学生的,必须由学生通过经历大量的数学活动逐步获得, 在“玩”中获得,进而内化成为学生的数学思想。
让孩子们从“做中学”开始感知数学知识,从“学中做”理解数学内涵,从“玩中思”积淀数学思想,从而在数学课堂中折射亮点,演绎精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