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开勇
【摘要】随着教学观念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小学课文不必每篇都详细讲解,利用单元整体教学法理清课本各个单元的脉络,对单元结构进行深入剖析也能够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效果,但也有部分教师的观念尚未转变,且这一教学法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单元整体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出发,具体阐述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 小学语文 中高年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046-01
单元整体教学并不是要教师忽略课本中的精华部分,更不是要教师引导学生“囫囵吞枣”式地学习,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提取不同课文的精华部分并用某种逻辑线索将这些精华部分连接起来,以提升教学效率。如果教师能够熟练地应用这种教学方法,那么,不仅教师的教学效率会明显提升,学生学习的难度也会有效降低。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单元整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本导读部分未受到充分重视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课本导读部分是无所谓有无的,只要教师能把课文讲好便是达到了教学目标,这种观念导致语文课本中的导读部分成为了多余的内容,许多教师将所有精力用在课本主干部分的讲解上,对课本导读部分置之不理。
(二)单元结构不清晰
语文课本中每个单元的设置都具有一定科学性,且随着课本内容的不断改进,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已经越来越完善,然而,许多教师未能完全发挥新课本的优势,这主要是因为许多教师并未对单元结构进行分析,也未对课本各个环节的设置目的进行深入了解。单元结构不清晰的直接后果是教师的授课内容十分混乱,学生对自己学习某一单元的目的一无所知,遇到重难点部分更是难以把握。
二、解决单元整体教学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深入剖析導读部分的内容
剖析导读部分的内容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某一单元的课本内容,教师应当对导读部分涉及的有关课文内容的描述进行深入剖析,这是由于导读部分对每篇课文的描述能够很好地概括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导读部分的内容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推理能力。教师可以选取导读部分的关键词语,要求学生利用这些词语造句,或者根据这些词语猜测本单元会讲解什么内容,在进行联想和猜测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形成对本单元内容的整体认知,在学习具体文章的过程中便会有一定方向性,这就很好地避免了无效学习情况的出现。
(二)灵活运用思维导图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提升对他们的要求,传授他们制作思维导图的方法。思维导图是一种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图形,其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整理学习思路,利用科学方法制作的思维导图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提升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列出某一单元的课文结构,将抽象的知识结构具象化,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间的关系。
如在讲解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时,教师可以首先明确本单元有两篇重点阅读文章——《窃读记》、《走遍天下书为侣》,剩下两篇则是略读文章。通过对文章的分析不难发现,前两篇文章主要描写的是阅读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强调的是作者或文章中的“我”对读书的喜爱之情,且这两篇文章侧重描写的是“我”读书时的心理感受,后两篇文章则倾向于读书方法的介绍。教师在将文章的主要内容列出后便可以清晰地看出,该单元的逻辑线索是先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后教授学生阅读方法。在明确这一逻辑线索后,学生的学习便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教师也可以突出教学重点,提升教学效率。
(三)提升教师备课环节的效率
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课堂表现形式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单元整体教学突出的是每个单元内部的个体之间的关系,要表现这种关系结构,宜使用幻灯片进行演示,在讲解重难点时,宜采用学习小组教学法,使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相互交流学习想法。在备课环节,教师应当将这些学习法融入课堂设计中。除此之外,教师应注重思维导图等学习工具的引入,提升同类学习工具的使用频率,提升学生对这些学习工具的接受程度。
单元整体教学法对教师的全局意识要求较高,教师应当重视对各个单元课文的整体把握,并进行科学备课,突出同一单元内每篇课文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及时调查学生的课堂接受情况,在讲授重难点时要适当放缓讲课速度。总之,教师的教学计划既要做到以实际情况为准,也要充分突出单元整体教学法的优势所在,使其为学生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孙光飞.探讨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普童话,2015(31):24.
[2]赵德彪.浅论“读中学写”方法在小学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教育,2016(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