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莹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学热”越来越流行。在不加重孩子学习负担的情况下,要想让幼儿从小接受到传统文化熏陶感染,教师首先要定期为幼儿展开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幼儿真正的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让其文化水平以及国学修养在一定程度上能得以提升,从而为未来社会发展培养具有文化底蕴的人才。本文分析国学经典给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学经典 文明礼仪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022-0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学”之风越来越盛行,目前已经刮进幼儿园这个教育领域。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国学,其随着历史的沉淀演变为我国不可估量的文化遗产,并且国学中包含丰富的礼仪典籍。众所周知,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就是礼仪,其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同时也是让人们规范相关行为的重要参照标准。在幼儿日常学习中渗透国学经典能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通过历史文化学习名人的礼仪风范以及言行举止,让学生在熏陶感染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国学经典对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影响
1.1促进幼儿深刻认知我国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民族文化底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建设水平,一直以来国学经典属于我国瑰宝,其是中华五千年累积的文化遗产,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幼儿文明礼仪教育中融入国学经典能让幼儿长时间的接受熏陶与感染,让我国传统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同时继承并发扬民族文化,让学生在国学文化的深刻影响下能得以健康成长,深刻认知并学习我国国学经典文化。因此,将国学经典与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进行有效结合能推动幼儿了解并继承我国传统文化。
1.2培养幼儿道德文化素养
一般情况下,幼儿阶段将国学经典渗透在日常学习中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以及相关的道德文化素养。在国学经典中存在很多育人的道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关内容对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延伸幼儿的思维能力与思维方式,对小学生今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学经典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幼儿道德文化素养,让其文明礼仪教育更好形成。
2.国学经典给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2.1创新教育形式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传统教育形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因此在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科学合理的选择国学经典中的精髓,将其相关的礼仪教育实现生动化以及生活化,开展一些寓教于乐等主题活动,不断改革创新相关的教育形式,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在幼儿接受的范围内能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其次,目前大多数孩子属于独生子女,幼儿很少具有分享精神,这时候教师可以向幼儿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通过故事化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含义,从而能逐渐学习到孔融的优秀品质。教师可以在饭前让幼儿轮流讲述该故事,让故事感悟逐渐转变为关心与关爱。
2.2 国学教育生活化
目前很多教育机构在进行国学经典教学时,往往让学生死记硬背或摇头换脑的诵读,幼儿不能深层次的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入口但是不从心。如果采用这种国学教育,幼儿只会觉得枯燥乏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幼儿的智力发展以及身心造成直接影响,拔苗助长反而会适得其反,同时不利于促进孩子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家长要将《弟子规》深入到孩子心中,向孩子讲解其中的内容含义,逐渐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让其对父母长辈懂得尊敬与感恩。
2.3落实国学教育活动
在阅读以及听说的过程中,国学经典仅仅能改变幼儿思想认知,但是真正的实践培养才能对幼儿行为习惯造成直接影响。因此,要想将国学经典给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让幼儿深刻理解其中内涵,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首先要围绕实际教学目标,将具体的国学活动落实到幼儿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根据我国传统文化节日让孩子感受到国学的魅力。教师可以在重阳节到来前,在班内组织开展尊老爱幼的活动,让每一个幼儿上台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同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背诵一些名言警句,让其能学习文化名人的优良品德,从而能以身作则,将尊老爱幼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另外,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具有善于发现的精神,让孩子将实际生活中看到的优良品质记清楚,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2.4言传身教,营造良好的国学氛围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在教孩子读国学时,首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营造良好的国学氛围。如果家长在家里经常玩手机,却让孩子自己学国学,这样并不能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家长可以将《毛绒变变变》的话剧与幼儿一起演绎,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让其学会互相理解与尊重,帮助幼兒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学经典是经过历史的沉淀所形成的,在幼儿园阶段将国学经典渗透在幼儿学习以及生活中能规范幼儿行为,让其经过历史的熏陶更能学习并掌握相关礼仪知识,从而能更好的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文化,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