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最感无奈的就是作文了,很多学生一听到老师说要写作文就头疼不已,为了交差就随便凑了一篇上交,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询问其原因,很多学生坦言“不知道写什么”“没有什么素材”。站在学生的角度,他们跟社会生活较为脱节,素材积累确实会出现一些问题。但素材积累可以从多种渠道入手,多管齐下。接下来,笔者拟从优秀作文、课本教材、试卷练习、时事讲义、日常生活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写作文先从模仿开始。朱熹说:“模拟者,古人用功之法。”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讲台上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灌输远不如范文的直观展示对学生的吸引力大、指导性强。通过范文,学生知道哪些可以写,哪些不可以寫,哪些应该这样写,哪些应该那样写。比如《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林黛玉在指导香菱写诗时,明确指出首先应熟读揣摩王维、杜甫和李白的诗。
此处所指的模仿,并不专指技法的模仿,更可以是素材的模仿。比如考场作文中的一些优秀习作,素材本身也许并不出奇,其匠心独运之处教师往往想不到。对于这些优秀作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它的迁移价值,使学生能够在体验感悟中举一反三,找到相似素材进行模仿。犹记2017届高三期中考试作文的写作话题是“善”,班里大部分学生要么泛泛而谈“善”,要么写了让座、撑伞等老掉牙的故事。于是,我给学生看了一篇考场作文,讲述的是父亲每天都会特意开车在小区的一个失独老人那买一碗豆腐脑,我看到这一幕后便想效仿父亲行善,于是在吃完后故意在桌上落下一百元钱,没想到却伤了老人的自尊,从此以后不在小区出现。学生看了这篇文章后深受启发,在修改之时除了一些仿作之外,还涌现了许多新作,如“善亦有道”“拒绝伪善”“润物细无声”等,其中不乏一些文理兼美者。
通过模仿考场作文可以提高思维的深度,还需要提高学生素材的广度。因此,每周我都会选择两节课用于作文交流和研讨,其中一个固定内容就是请学生来推荐一周中自己阅读的好文章。很多学生都会推荐一些优秀作文,并对内容、技法等做出自己的点评,其他同学也可以借机补充。这样的交流方式,颇似茶话会,学生毫无压力,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与大家分享,也能给其他同学带来启发和思考。如果把这些用文字记录下来,也许就是一篇很有生活情趣的文章。
二、感悟经典,学以致用
经典著作蕴含着大量的作家智慧,每一部作品都体现了作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且不说那些动辄几百万字的世界名著,短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推敲”二字的反复斟酌,也是作家观察生活细致入微的表现。品味经典,能够积累丰富的素材。但高中生平时课业繁重,并无太多闲暇时间,对经典的选择就只能限于一些篇幅短小的名著或名著的节选部分。笔者认为,课本教材中的篇目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如“苏教版”五册必修教材根据不同主题共分为二十个版块,每个版块中都有一些公认的经典之作。与其花大量的时间去积累课外的素材,还不如选择较为熟悉的教材内容,就地取材,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文本。
在高三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教材,我做了两项工作:一是要求学生重读教材,每个版块中选择一到两篇课文来做摘记,写体会;二是在进行作文教学时,结合教材进行指导。整理必修二“珍爱生命”这一版块时,学生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文中那可悲而高贵、坚实而沉默的母爱感人至深。在学生交流之时,我抛出了几个问题。“大家觉得亲情容易写吗?”“不好写。”“哦,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虽然都能感受到亲情,但大家写的往往千篇一律。”“对,亲人表达亲情的方式不尽相同,父亲的深沉、母亲的唠叨、祖辈的慈爱、小辈的纯真……平时要留心观察,不能总是热牛奶、送西瓜这么几个事例。”“对,我以前看过一则新闻:江苏镇江一对父女连续35年在同一地点的合影在网上热传。这让我想到了我爸爸也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他也会抽出时间来专门给我拍照,到现在也有厚厚的几本相册了。”“这倒是真不错,如果能够好好设计一下,就是个很不错的故事。”
三、慧眼识金,掬取精华
高三一年做的试题总量是很可观的。学生对试题的兴趣仅在于解答的那一刻,讲评结束后,试卷也就完成了使命,功成身退了。别的方面姑且不提,从素材积累的角度看,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试卷中包含着大量的素材,运用慧眼甄别,巧妙加以应用,也能让人耳目一新。
认识到了这一点,我在试卷讲评的时候除了分析题目外,也把一部分时间留在了对题干的解释说明中。试卷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比较专业性的术语,学生往往不太懂。在讲评之时,我会解决这部分疑问,然后再开始讲题。在解释的过程中,学生无形之中也积累了一些素材。比如“语言文字运用”的题目众多、信息量大,通过对这一部分的补充,学生积累了“校园贷”“教育公平”“医患关系”等社会热点问题,也积累了“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诗句。论述类文本一般都是规范的议论文,除素材积累外,对于学写议论文也有很大帮助。至于作文题中的材料,除可以作为名言名句进行积累外,一些作文材料如“剑桥大学的橡树”“威斯敏斯特教堂的无名墓碑”“静水流深”至今还是事例论证的常客。对试题内容的外延拓展,使得学生在写作时有了更多的素材选择。
四、与时俱进,提升高度
阅卷时,经常会发现一些审题立意准确,但内容极其老套的考场作文,“善”就是“公交车上让座”,“亲情”必有“与父母口角而摔门而出”,“磨难”定现“司马迁”……这样的素材让阅卷教师极为反感,又无可奈何。
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用新的素材武装学生的头脑。新闻事件的突发性,能够避免素材的千篇一律,更可以体现中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另外,高考作文题的“类时评化”也是当前作文命题的趋势之一。时评具有思辨色彩和现实针对性,能较好地展现作者的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日益受到考官的青睐。但是,课上时间较短,内容讲解不到位,使学生对时事的接触和理解大打折扣。所以,我除了课上让学生接触到一些时事素材外,也会把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印发成讲义。比如前文提到的“校园贷”“医患问题”等,学生对此一知半解。于是在讲义中,我将该话题的内涵、起因事件、相关或相似事件一一编入其中,辅以大量的图片,并摘录知名社交媒体对该事件的评论。这样的一份讲义信息量很大,内容清楚直观,学生读了以后印象就非常深刻;在写时事评论时,学生深入思考,得出了诸如“理性消费,拒绝盲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攀比之风要不得”等立意。
五、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从根本上说,素材还是来源于生活。虽然现在的学生,拥有的是教室、食堂、宿舍的校园生活,电脑、餐桌、床的家庭生活,但并不是与外界社会完全脱节;而且即使是校园生活中,也有许多趣事。学生之所以感到没什么可写,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缺少发现的眼睛。著名作家梁晓声就提到了一件事,很能说明现在的中
学生对外界生活的熟视无睹。梁老师为一位正在读高三的小孩辅导作文。首先,他带那个学生去菜市场逛了一趟,回来后,梁老师就问那个学生有没有留意到什么人或什么事。那个学生却说什么也没有看到。梁老师引导学生回想:菜市场门口是不是有个奇怪的人在用计算器算命?是不是有一个看上去很有身份的老者为了手边两扎大蒜头数的多少而在摊子前大吵大闹?是不是有一个很清秀的女孩子在卖黄鳝,她杀完黄鳝交给顾客之后马上把手洗干净,然后就坐在板凳上专心致志地背英语?在梁老师的引导下,那个学生全都想了起来。
有鉴于此,我就带着学生有意识地去发现日常生活中的话题。很多无心的言语,在有意的耳中,往往会迸发出灵感。比如一次我进班较早,发现很多男生聚在一起,讨论得很热烈。走近一听,才发现他们在讨论网络游戏。于是,在上课时,我很自然地抛出了一个讨论话题:关于网游,你有什么话想说?学生反应热烈,涉及面很广,有谈网游的积极意义,有谈网游的不利影响,有谈对网游的正确态度,还有很多。看到学生发言踊跃,我又顺势把话题一转,“网络上除了网游以外,还有什么也可以说是毁誉参半的”。学生也自然地想到了“网红”“网络语言”“热门词汇”等。于是,就以这一个偶发事件为契机,将学生生活、社会现象、思想文化汇聚在一节课中,使学生对这个素材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通过以上这些渠道,可以大大拓宽素材积累的广度,消除无素材可写的窘境。当然,积累的途径其实还有很多,做生活的有心人,定然能如百川汇流一样,扎实地做好素材的积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