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专业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2018-12-14 06:44潘璐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包豪斯基础课

潘璐

【摘要】三大构成课作为动画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 着重培养学生多角度的观察方式以及创造性的设计思维。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动画专业的培养方向的不断更新,市场以及社会对动画学生提出的新的要求,三大构成课程的教学也应灵活多样。本文分析了现阶段三大构成课程在动画专业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了改革的措施及探索。

【关键词】包豪斯 基础课 三大构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234-01

动畫设计虽然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专业,但从课程设置看,三大构成在动画的教学中属于专业必修课,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动画影视作品中,三大构成的应用也是有目共睹的。

平面构成主要探讨二维平面的构成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构成原则和规律表达设计意图。色彩构成则是研究人对色彩的感知和心理效果,动画的学生能够用理性和逻辑对色彩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力、以及色彩规律的运用。立体构成是利用各种不同的材料按照美的原则创造出新的形态的过程,注重材料的应用及空间关系的构造,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立体包装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后续的雕塑课、定格动画课程以及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1.三大构成课程在动画专业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对动画专业的学生要求也在不断变化,而包豪斯设计学院的体系自从传入中国之后,一些教学内容的设置几十年都没有怎么改变。在我国三大构成教育更多的是注重技术性,只强调片面的形式上的工整, 导致学生只具有机械复制能力,忽略了构成课程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味的抄袭和模仿让学生懒于思考,对动画后续创作课程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其次教师在教授课程时,往往因为课时不够等因素而将构成的发展及构成的原则粗略带过甚至直接不讲,从而导致学生无法与后续课程很好的衔接,学生对构成的来龙去脉以及课程设置的目的不了解,与其他设计课程脱节,导致学生主动性不强从而降低学习兴趣。

最后三大构成课程在动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根据专业特色进行课程的取舍及侧重,没有分清三大构成课程的逻辑关系,而是笼统、平均的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这导致学生在较短的课时内,分不清重点,无法掌握动画专业必要的能力。

2.三大构成课在动画专业教学中的改革与探索

(1)课程内容的创新,为专业课程的服务

三大构成课程是培养动画学生造型能力、色彩运用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设计思维的课程,学会构成主义中形式美的法则,并为动画设计专业课程服务。

在动画设计专业的教学中,首先,需要应该梳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及立体构成课程内部的知识体系,针对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的设置,在有限的课程数目下,对三大构成的授课内容进行取舍。如在对动画专业学生的教学中,色彩构成应该作为重点教授,结合专业对角色及场景的色彩心理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掌握色彩规律及配色技巧。平面构成是前置课程设计素描的延续,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避免重复的理论教学。在有限的课时里,将立体构成课程压缩,授课时只针对各种材料进行探索,激发学生的思维,将塑形和运用技法留在后置课程雕塑课程以及创意实践课程解决。

其次,动画的前期设定在市场上已经发展到无纸化程度,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板绘能力。而在课程设置上,动画专业并没有一门课程是专门针对板绘进行,大量后续课程却都需要学生运用板绘技能,因此将手绘板教学植入三大构成课程的教学内容里,更有利于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这也有利于课程之间的衔接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在课程作业的设置上,应突出动画专业特色,如渐变练习,可以布置一个具有故事情节的实验小动画,训练学生的剧本创作能力以及动画原画的绘制能力。这不仅可以对后续的角色场景设计课、剧本与分镜等课程的学习起到一个提前热身的作用,还可以对前期课程进行回顾以及应用,如PS课程。

(2)教学方法的创新,与计算机相结合

当今社会,早已从工业时代发展为数字化信息时代。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传统的手绘制约了学生的创意,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比如有些学生想要进行设计尝试时,却往往因为手绘方式或者手工制作过于繁琐,制作难度过大从而放弃了探索的想法,去选择更容易实现的手绘或手工制作方案。其次传统手绘在表现时往往需要的时间更长,如“重复构成”原理在传统手绘中学生需要重复绘制同一个元素,浪费了课堂的实践时间,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而计算机的设计方式可以大大缩短作品的制作时间,在同样多的课时里,可以实现更多的创意。

并且在计算机的制作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创意效果,学生的任何想法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避免单纯的临摹、模仿现象,有利于学生从再现自然到创造自然的转变,从而实现本课程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

(3)课程结构的创新,加强课程的实践性

包豪斯的基础教育体系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将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教师在教授课程时,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而空讲理论。在课程的结构上,可以打破传统的先教授,后练习的顺序。 让学生先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再针对问题而进行讲授理论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并且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从实践中掌握原理。

三大构成课程目标是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艺术类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思路与方法,与动画专业紧密联系,应用计算机设备,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龙燕主编.三大构成[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04

[2]卢亮.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究 [J].《电影评介》:2014

[3]任冠楠.浅谈三大构成课的改革[J].《科教信息》,2007.27

猜你喜欢
包豪斯基础课
包豪斯理性主义设计思想刍议
百年包豪斯
包豪斯在德国生根发芽百年
基于云平台的计算机基础课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包豪斯的教育理念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启示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包豪斯与高职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对比分析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探讨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