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冬儿
【摘要】高一新生是进入“断奶期”的小孩,面临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他们会表现的焦虑和不自信;同时,很多家长在孩子上了高中后,会感觉到空虚和无聊,无时无刻不想着孩子。这个就需要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共同配合,让家长试着放手,学生试着适应,变得自立,从而顺利地渡过“断奶期”,在高中逐渐成长为一名自信自主的青年。
【关键词】高一新生 断奶 独立性 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182-01
有人曾形象地把高一新生比做进入“断奶期”的小孩[1]。从初中阶段迈入高中,是一个大的转折点:从年龄上来讲,高一学生通常是十六七岁,这个年龄恰好也是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学生的心理上会有一个较大的转变,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进入一个渴望独立自主性日益增强的时期;从教育管理上来讲,高一新生将面临寄宿制和全封闭的学习环境,与初中会有较大的差别,他们一方面会对摆脱家长的束缚而欣喜,另一方面由于独立性的缺乏,渴望受到与初中时一样的关心,即所谓的“尚未断奶”。与此同时,高一新生的家长,也会存在一个较大的落差感,由每日可见,变成两周一见,感觉会少了很多寄托,因为对中国很多家庭来讲,孩子就是家庭的精神支柱,而且年轻一代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往往把全部的爱都给了一个孩子,总是舍不得放手,结果导致很多孩子的独立和自理能力很差,使得家长哪里都不放心。本文就如何让新生和家长顺利渡过“断奶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做法。
一、班主任需要熟悉学生
1.熟悉学生的档案资料
新生入学时会附带很多个人资料,如家庭成员情况、家庭地址、籍贯、中考成绩、毕业学校、曾经担任过的职务、爱好等等,这些都是班主任熟悉学生的宝贵资料。如通过家庭成员情况的了解,可以知晓该生是否为独生子女,一般独生子女比非独的孩子更容易出现焦虑,表现出对父母更强的依赖感,同时还可以知道其是长还是幼,通常,长的孩子会比幼的孩子表现的更加成熟和自立。家庭地址的远近也是“断奶”是否顺利的重要因素,因为我发现每当某一次考试结束,或是临近周六的下午,总有几个学生会找各种借口请假回家,有些理由真是荒唐可笑至极,而这几个学生都是家离得近,来去方便,而且对父母的依赖感特别强的。所以熟悉学生的档案资料,对于指导学生提高独立性是非常重要的。
2.与家长交流中了解学生
手机微信、QQ等通信方式的普及极大方便了家长与老师的交流,这是一条班主任顺利工作的捷径。有些家长会直言孩子的缺点,比如爱玩游戏、经常与家长顶嘴,这些缺点平时是不会表现在老师面前的,这些孩子通常具有很强的自尊心,愿意与同学交流,但是却不愿意与家长打开心扉,觉得家长不了解他,会表现的很自立,反而是家长更依赖孩子。有些家长会编造一些理由来帮助孩子达成目的,比如请假,你能很轻易地拆穿家长们在帮他们的小孩在圆谎,但剩下的就只有尴尬和无奈,很明显这跟父母平日的纵容密不可分,这些学生就需要更多的关注,让他们能够尽早脱离父母的羽翼,真正成长起来。还有妈妈反映,孩子入学后的一个月时间中,给她打的电话比初中三年合在一起还要多,这个就需要班主任与该生进行一定的交谈,减缓他的焦虑。
3.观察学生之间的互动
不同性格的学生,独立性也会有所差别。善于与其他同学交流、课堂勇于发言的学生表现的更为成熟,有较强的自我安排能力,而内向的、不愿意多于别人互动的学生,往往更容易缺乏安全感,表现的较为唯唯诺诺,不敢放手去做,从而使得自身的独立性提高的较慢。班里一个学生,在一次期中考后要每晚请假回家,说需要回家调整,这个孩子在班里的朋友较少,平时不爱说话,与其他同学交流的很少,只要遇到问题和麻烦,便立刻想到回家找父母,找父母寻求安慰和帮助,这种典型的“断奶”困难生,就需要班主任和家长共同配合和引導,比如,班主任进行谈心,与同学倾诉等。
二、提高学生的融入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成长要经历两次断奶,第一次是摆脱母乳喂养,第二次是脱离家庭依赖。独生子女在家中独享幸福和快乐,一旦脱离家庭,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2],因此需要在新环境中立即适应并融入。学生的融入感需要班主任的工作,比如在班级、学校活动中,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让他们都感受到自己是这个班的一份子,从而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减少对家人的依赖感,尤其是那些缺乏自信的孩子,可能他们入学时的成绩不高,没有担任班委的经历,但是往往这些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注和认可,如果给他们机会为班级做事,给班级争光,他们可能会表现的更为积极,从而提高他们的集体融入感。
相比较而言,似乎外地的学生,更能融入集体。他们远道而来求学,从最初的新鲜,恐慌,到慢慢独立,再到坚强,乃至适应和成熟。烂苹果会祸害整筐好的苹果,同样,二勺鸡精能提升一锅汤的鲜度。“书非借不能读也,非读书为然,天下物尽然。”相信这样的同学,也会对本地学生的“断奶”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三、家长别把自己降格
电视剧《小别离》中,在女儿去美国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母亲每天都要给女儿打3次电话,父亲则一直默默翻阅与女儿来往的邮件。这些举动一方面展示出这个家庭的亲密氛围,但另一方面也显露出父母明显的“分离焦虑”,家长变得依赖孩子,一旦孩子不在,就失去了主心骨。这种就是“降格”的表现。
孩子读书,家长每天往返学校接送照顾,风雨无阻;成绩发榜,家长会冲到最前线,为子女出谋划策;冒着酷热严寒,在名校门外排头位争面试机会的是家长;学校招生,会场内外,家长人数众多,提问态度比学生更热切。其实家长应该让子女参与进来,让他们尝试为自己的前途摸索,而且最后的打算应由他们自行作主,自负后果,不宜事事代劳,从而让他们在精神上早日断奶!父母的任务,应该是孩子迷茫时的指路灯,是孩子受困时的鼓励者,不是他们的铺路石,更不是他们的未来的开拓者,孩子的将来,需要他们自己去走,父母的关爱,有时是孩子成长绊脚石,没有不摔跤就学会走路的孩子,试着放手,才能“鹰隼试翼”。
自己的孩子从初中毕业,进入高中,一方面家长体会着孩子考上高中的喜悦,另一方面,他们开始感受到一定的空虚感。初中时,除了私立,大部分孩子每天都是回家的,这样,家长就需要每天琢磨给孩子换花样地做菜,每天跟孩子有一定的聊天时间,知道孩子的心情和学校里的情况,基本每天以孩子为中心。但是孩子进入高中后,需要住校,这样,家长的行为就会开始变化,心态也会变化,想着孩子是否有生病,是否能听懂课堂,是否能与同学好好相处,是否能自己洗衣洗物,甚至想来学校帮孩子打扫寝室和清洗衣服,如果家长都不能自己“断奶”的话,如何帮助孩子成长和独立呢?该放手时,就该放手!
四、结语
高一新生与家长的“断奶”,不是一朝一夕能达成的,需要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使孩子开始真正独立。家长可以在家中,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参与到家庭重大事件的决策上来,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给予充分的话语权,逐渐锻炼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在学校里,班主任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征,作出相关的对策,如担任班委、课代表等,提高学生在班级中的参与感,认同自己的能力,喜欢在学校的生活,这样就能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感,获得自身的安全感。高一新生其实已经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离开父母的羽翼,假以时日,一定会成为一只高飞的雄鹰,开拓他们自己的一片天地!
参考文献:
[1]许伯祥.用心引领 助高一新生快速度过“断奶期”[J].中小学管理,2013(09):48.
[2]雍华,巫仕俊.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J].新课程.教师,2015(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