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分量在全球经济中举足轻重。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可以有以下几个途径:第一,积极发挥在全球经济治理机构中的作用,提升话语权。推进落实IMF份额与治理结构改革,提升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话语权。为了体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不断上升的权重,IMF董事会2010年11月通过份额改革方案,超过6%的份额将向有活力的新兴市场国家和代表性不足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并改革董事会使其更具代表性,其成员全部由选举产生。改革完成后,中国将成为继美、日之后的IMF第三大会员国。
第二,积极参与各层次的金融安全网构建。国际货币体系好坏的一个衡量标准是其面对危机时的韧性,而金融安全网则是危机发生时给予各国保护的重要屏障。中国应在全球、区域、双边等多层次全面参与金融安全网的构建。在全球层面,中国可以积极督促各方尽快完成IMF增资改革,扩大IMF的借贷能力,探索多样化的危机救助方式。在区域层面,继续推进完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及亚洲债券市场发展,促进区域金融稳定。于双边层面,在现有的人民币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基础上,探索与更多国家签署双边互换协议的可能性,进一步推进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发展,在促进双边贸易投资的同时,探索促进双边金融稳定的渠道。
第三,积极参与国际储备体系的改革。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助于防范短期資本外逃的负面影响,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更是如此。中国应积极参与IMF的SDR改革,提升SDR作为储备资产组成部分的作用。
第四,积极参与各国经济政策协调,促进互利共赢,避免以邻为壑。中国需要更重视评估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外溢效应、监测跨境资本流动、分析实体经济发展与全球金融市场的联动性、评估各国金融稳定性、建立相关危机预警系统等机制。在G20中继续强化已经被写入公报的政策沟通机制,确保各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其他宏观政策制定者有效沟通,关注溢出效应,防止经济政策调整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冲击。
第五,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美元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有诸多弊端,而人民币国际化则有助于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进而有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应内外兼修。对内应进一步改革国内金融市场,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培育与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相匹配的金融市场,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对国内经济进行结构性改革,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对外应当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形成双向浮动机制;审慎、稳步推进资本账户双向开放,避免过快开放资本账户带来的冲击;推动跨境贸易与投资的人民币计价与结算,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和清算机制;加强合作,促进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智强
“剩余价值国际转移与一般利润率变动:41个国家的经验证据”
《世界经济》2018年第11期
剩余价值国际转移对利润率变动的重要影响为学术界普遍忽视。本文基于马克思市场价值理论分析了剩余价值国际转移,并将其纳入利润率决定体系,重新考察了利润率变动。
国别价值转化为国际价值引起剩余价值从劳动生产率低的国家向劳动生产率高的国家转移,剩余价值国际转移率对利润率有正效应,在剩余价值国际转移率、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下,利润率可能下降、不变或上升。分析发现,剩余价值国际转移率对利润率有正效应,其与剩余价值率的正效应大于资本有机构成的负效应,利润率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上升。剩余价值国际转移导致利润率下降规律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造成的限制存在国际差异。
1 追问“设计婴儿”
2 ofo剧中人:我不愿谢幕
3 挡不住的污水,打不破的省界
4 巨头拆分潮下的最大航空并购
5 英国脱欧的罪与罚
6 构建人类科技伦理共同体
7 民企之困待解
8 不良资产市场转冷
9 转基因玉米已潜入国人餐桌?
10 这把“魔剪”,将如何改造婴儿
资料来源:《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