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于近期发布了《关于开展引导和支持设计下乡工作的通知》,充分诠释了设计下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三农问题。而农村是农业和农民的载体,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素是对载体的建设,即乡村建设。
毛主席曾经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在当前乡村建设的多元化实践中,设计介入姿态多样,已不能单从建筑学层面理论概括,从社会文化多角度思考下的“广义”设计趋势日甚。我们可以从国内外乡村建设相关理论和实践出发,以跨界、多维的角度探索乡村建设中设计的核心内容——“原型”理论基础,寻找一种脱胎于气候、传统和时代的乡村建筑设计“原型”,着重于规范中国乡村建设中新建与发展的管控,从关联因素、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筑品质和原乡文化入手,探索乡村建设价值取向。
乡村与城市的差异性反映在建造层面,一方面延续数量有限的、个性化的、不确定性的创造,另一方面推行大规模、批量化、均一化的生产;一方面醉心于人与自然触碰所得产物的情感与质感,另一方面陷入市场竞争中速度与效率的较量。
在城镇化进程冲击下的乡村,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各个层面在不平衡的发展下产生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尖锐。在城市建造体系日臻完善的条件下,乡村社会亟须平等的发展契机,而并非依附城市、遵循同样的发展路径。承认和尊重乡土价值观在乡村领域的主导地位,通过价值体系的建立,促进“个性创造”和“批量生产”两种方式的平等竞争。乡村建设要维系历史与文化的联系,强调社会、生态、经济、美学等诸多因素,注重其生活内涵、发展规律和社会效益,赋予村民自主意识、精神依托,从本质而非形式上引领乡村建设,解决乡村问题,实现乡土再造。这需要构建和复兴乡土价值体系,促进乡村振兴,引导尊重自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乡土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自然环境,主要为地域性的气候、地貌、物质资源等;建成环境,乡村建筑形成的群落格局、空间和构成方式,具有独特的场所精神;人文环境,乡村社会文化各种精神气质在特定地域的表达,通过民风、民俗等表现形式渗透到各种乡土性的空间场所之中。
乡村建筑也与其生长的环境有着深层次的关联,成为体现乡土文化的重要特质。首先,传统乡村建筑以最直接的方式回应与自然环境的关联,其结构、围护、材料等呼应气候、地貌等自然要素,显性地表达地域的乡土特质。其次,乡村建筑空间组合的类型化特征,代表了传统的地域聚落形式,集中体现了建成环境所具有的地域特质和场所精神。此外,人文环境通过物质与非物质的途径渗透到乡村建筑的形式、规制、建造方式、装饰、工艺等方面,使建筑综合体现地域人文特征。
乡村建筑与乡土环境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对乡村建筑的分析需要在乡土环境的大背景下,考虑两者关联的复杂性,环境的复兴离不开建筑的迭代更新,建筑也以环境内涵的传承和表达为基础。设计从各环境要素为出发点,探寻乡村建筑各种发展演化的创作途径,关注地形地貌、使用地域材料、传承地域文化,目的是为了建造能够传达真实乡土感受的建筑。
政策梳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也是我们开展乡村建设工作的指导方针。(图1)
不同的乡村能够争取到的政策扶持可能完全不同,这种不同不仅反映出社会各阶层对乡村价值的认知,也体现出基层政府努力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的意愿。业主和设计师可以利用村落自身优势对接相关资源,创造对接条件使政策落地,从而使乡村建设工作易于实施和实践推广,形成成熟的乡村建设模式。
示范选择
将传统文化基础、村民团结、民风淳朴等作为重要因素来选择示范乡村。我们从乡村建设实践中总结出了科学合理的选择方法,其中,资源、政策和人力是最核心的3个方面,通过项目实践,我们深入体会到“三分资源、三分政策、四分人力”将是成功示范的基础。
图1 乡村建设体系图
设计引导
对于乡村建设,我们提倡有限度的介入,在涉及乡村整体性、共通性的层面进行控制,在多样性上则应该依靠村民的参与,需要保留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通过地域类型化的研究和总结,建立乡村“原型”通用原则,再根据实际对象的需求分层次设置环节,形成细分标准。
实施落地
对于城市建设,从方案设计到扩初设计再到施工图的标准流程已非常成熟,图纸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也会直接影响施工过程。然而,对于乡村建设项目,尤其是对于业主对接口众多、功能简单的大量乡村背景建筑,设计图纸的深度与详实程度对施工结果的指导意义并没有前者那么重要。
(1)驻场设计
在乡村建设中,因与居民方、施工方、政府方等利益方协商而出现大量的问题需要现场解决,因此,设计师驻场是必须的。
(2)工艺传承
对于乡村来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尤其是传统土木工匠技艺的传承十分重要,设计师针对示范建筑进行精细化设计,但是大量背景建筑的良性改善需要地方工匠在当地长期、持久地进行。工艺传承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乡村建设培训
乡村建设是与村民相互交心的过程,以培训的形式与村民进行沟通是一种有效方式。乡村建设培训形式多样,如建造体系、消防知识、传统手工艺等公益性的培训,将培训作为乡村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本引入
通过盘点乡村的资产,包括土地、旅游和劳动力等资源,然后把这些资源价值化,让社会资本能够找到自己的利益点。打造成熟的商业模式,让社会投资放心进入乡村市场,借助外力让乡村振兴找到出路。
在社会投资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乡村建设还需要实操落地的乡村运营商,如乡村企业等。一度盛行的合作社模式是乡村建设的选择之一,因此,应形成由农民团结起来的合作社来保证农民的利益,由合作社直接出面与乡村运营商合作。以基金合作、联合管理的方式组织农民形成农会,与社会资本的乡村运营商携手,创新乡村建设管理模式。
相较于城市,乡村的社会结构是长期稳固的、自发形成的。乡村建设的设计客体不再是单一要素,模式探索迫在眉睫,需要建立体系化路径。
因此,将乡村建设内容进行分层次的问题梳理和分析,涵盖了调研、策划、规划、建筑、景观、室内、标识各个方面,使各要素之间产生相互关联,寻求多维度、灵活性的设计解决路径。试图用设计关联各个要素,使之在乡土环境中促进治理结构的良性循环和乡土意识的积极互动,逐步解决乡村面临的问题,达到改善乡村人居、生产、自然、文化等一系列环境品质的目的。(图2)
深度调研
调研的核心在于从乡村环境中发现问题和特色,寻找设计的突破口。设计师往往对乡村建设涉及内容的广度、深度以及关联性把握不足,简单的就事论事往往会事与愿违。乡村建设调研的目的是建立乡土设计的价值观,对乡村中各种要素,包括环境、建筑、村民、生产、生活、组织方式等全面的、深度的理解,把握表象和内在的乡村逻辑,在此基础上形成系统全面而层次分明的乡村建设调研体系。
图2 乡村建设设计系统图
前期策划
乡村建设以前期策划作为设计先导,为后续设计工作制定任务计划。策划既需要保持相当的自由度,使实施结果可以微观多样,又需要进行整体协同,避免在宏观层面出现无序性。
针对规划
乡村规划既不同于城市规划的面面俱到,也并非是”画饼充饥式“的描绘愿景,而是要直面各种现实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提出村域层面的操作策略。在交通组织、市政设施、建筑环境等方面均要结合实际乡村生活找到实际的解决措施,设计师要突破思维模式,创新、灵活地解决问题。
建筑分级
有别于城市中的住房,村庄中的大量农房不仅有生活属性,而且还有生产属性,甚至还会有一定的经营需求。村庄中为村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建筑,如小超市、村民活动中心等,被我们称为“重点建筑”。为满足乡村产业发展,结合村里的产业导向,整合历史、气候特点和地方材料,我们将具有情怀、体现乡村特色的建筑称为“焦点建筑”。其他大量的农房均为“背景建筑”。
乡土景观
乡土景观是聚落形态的,由分散的农舍到生产、生活的服务功能区。乡土景观与乡村生态、生产、生活紧密关联,是一个综合性的有机整体,具有明显的田园特征。景观设计需要与生态环境的整治修复、产业资源的发展提升、社会文化的保持传承相整合,体现乡土特质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功能性。
室内设计
不少现状的乡村自建房单纯追求外表的光鲜亮丽,而忽视了室内生活使用功能,与实际乡土的生活方式不相符合。乡村民居的本质,既是生活资料场所,又是生产资料场所;既是用以遮风避雨的生活设施,同时又是生产劳动的直接或间接场所。因此,设计要在满足室内空间基本物理需求,的同时,又要体现一定的乡土特征,即遵循“实用而乡土”的设计原则。
标识设计
对乡村形象、公共标识、象征图案、标语、产品包装等进行系统设计,既可以完全贯彻乡土设计的意图,又能建立起乡村个性和品牌效应。保留乡村独有的特色形象,就要着重从乡村被感知和被识别角度来探讨乡村特色的保护和建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以“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五共工作方法为手段,探索脱贫攻坚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社会治理水平提升“共同缔造”的新路径新模式。
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为更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时也使得规划团队更好地助力乡村建设,有必要对乡村进行分类,避免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一刀切”。依据各村的乡村区位、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乡俗民情、经济状况、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特点,可简要分为城市近郊区、工业主导型、自然生态型、传统农业型和历史古村型5种类型。
根据乡村类型的不同,乡村规划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就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而言,不同的人口规模、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很大,若单纯按照统一手法进行规划设计,那么乡村建设必然治标不治本。因此,因地制宜地介入乡村建设,是达到精准设计的关键途径。
在组织形式上,探索建立全方位、全行业设计下乡的组织形式。借鉴浙江驻镇规划师、成都乡村规划师等经验和做法,探索建立本地区设计人员驻县市、驻乡镇和驻村的服务模式。
横向上,可建立“1+4N”的村民自治组织,达到“事事有人想,事事有人干”的效果;纵向上,建立一根红线贯穿到底的纵向机制,将党的领导从县委、镇党委到村党支部,再到每位党员贯穿到底,将政府服务从县政府、镇政府、村委会到村庄组织,再到每一位村民服务到底。真正将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的工作手臂延伸到乡村一线,从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服务新体系。例如,今年在农村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示范项目中,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派出专业的规划设计团队在青海省湟中县黑城村展开相关工作。在全体村民、地方政府以及规划设计团队共同努力下,审议通过了“一会、一组、两委、三部”的黑城村社会治理组织体系。初步形成了“村务有人管、管事有制度”的体系保障。
推行“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设计下乡服务方式。以村民为主,实践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陪伴式服务,确保村民熟知并参与村庄建设规划各个环节。
决策共谋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村民参与共谋。设计团队可通过开展入户访谈与问卷调查、设立村庄问题反馈箱等方式深入乡村,帮助村民发现问题,激发村民参与热情。
乡贤引领,建立全民参与的共谋组织。设计团队要深入乡村寻找村民熟识、信任、德高望重的能人,或具有专业技能、关心乡村发展、积极性高的热心村民参与共谋。(图3)
组织实地参观学习,激发村民共谋热情。组织村民走出去开眼界,提升认知。
发展共建
就地取材,节约建设成本。设计团队进驻乡村后,应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实施融合设计,节约建设成本、塑造乡土特色。
吸引能人返乡,带动建设主动性。通过点燃村民热情,吸引能人返乡,共同建设家园。
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带动群众投工投劳。村两委组织、党员带头,切实投入到共同缔造建设之中,从而带动村民思想转变,全民参与。(图4)
建设共管
发动村民,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共同缔造发动村民自觉动手,集中清理公共环境和自家院落。由设计师协助制定并完善管理制度,分片包干保障村容环境卫生整洁。
村民主体,构建施工共管模式。乡村成立“施工监督小组”,驻村设计师做好参谋工作,根据不同的工程来判定其技术难度,合理安排村民参与程度。(图5)
效果共评
阶段评优,激励民心。村两委牵头由全体村民共同制定卫生评价制度、工程质量评价体系及优秀参与者奖励措施等相关规定。在各个阶段评选优秀个人、组织、家庭等,并向获奖个人或集体颁发奖励,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图6)
成果共享
全体村民共享乡村的设施及发展红利。村庄应建立相应的文化活动平台、基础服务设施、产业发展服务等,全体村民共建家园、共享成果。(图7)
应当巧妙运用现代科技助推乡建工作的持续开展,从前期的乡村地形勘测、乡村建筑现状调研,到后期的乡村规划布局、绿色节能农房的建设,均可使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替代繁琐的人工技艺。在当代“大数据”的环境下,一定要以科技作为载体发展乡村,摆脱传统的政府“大包大揽”模式,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改变乡村、振兴乡村。
设计师应由行业中的“专家”转变为乡村建设中的“参谋”,使村民成为乡村建设中的主导者。和村民交流、交心、交朋友的“社会工作”组织方式应逐步取代传统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方式,成为工作组的工作重心,打开“共同缔造”村民发动和社会治理组织工作的新局面。(图8)
图4 村民参与乡村共建
图5 村民共同管理乡村建设
图6 全民共评
图7 笑脸墙
图8 设计驻场,融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