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
施设
卫明
王淑敏
王树平
王子牛
刘
荣世立
汪祖进
齐福海
本刊讯 记者张雨禾报道 10月10日-11日,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工程发展论坛在京举办。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施设,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卫明,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王淑敏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子牛,副秘书长田军、郝莹,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秘书长刘,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唐文勇等出席论坛。本届论坛分别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平、副秘书长汪祖进,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中设协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分会会长荣世立,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中设协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分会秘书长齐福海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副秘书长黄敏主持。
陈健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勘察设计行业的地位被低估,勘察设计作为工程建设的基础和龙头,其作用应该真正确立起来。同时,“一带一路”的实施和对外承包工程的快速发展,亟须勘察设计队伍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要由大转强必须充分发挥勘察设计企业的作用;其次,当前国际工程市场潜力依然十分巨大,传统市场开拓模式亟须调整。最后,勘察设计行业要找到国际市场的切入点不能走工程总承包的路子,勘察设计行业最值钱的是技术,怎么把技术包装好并推向国际市场才是行业应该研究的根本问题。
在致辞中,施设就如何助力中国勘察设计行业“走出去”谈了自己的两点认识。第一,要充分认识“走出去”的难度和风险,不断提升“中国工程设计咨询”品牌价值。首先,要统一认识。对于国内的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总承包以及全过程工程咨询的经验是否适用于海外市场,企业必须有统一的认识;其次,要严控风险、稳中求进。海外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风险,任何一个风险没管控好,都有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功亏一篑”。在海外市场上,每个企业都要对维护中国勘察设计行业有所担当,严控“走出去”项目的风险,切忌急躁冒进;再次,要团结协作、提升能力;最后,要打造品牌。共同打造“中国工程设计咨询”品牌形象是“走出去”企业的共同利益之所在。第二,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必须主动作为,搭建平台,联合广大有国际化理想的企业,形成“走出去”强有力的力量。一是要联合起来,壮大力量,提升能力。要将所有有志于开展工程全过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勘察设计企业都吸收到协会中来,扩大行业代表性,同时推动建立地区联盟,把众多“走出去”企业的知识、经验等聚集起来,形成资源共享,合力开发。二是要成立专家智库,为企业“走出去”把脉问诊开药方。三是要组织行业业务建设,为企业“走出去”打好基础。协会要为企业使用国际标准提供咨询服务,积极推进中国技术标准的国际化。与相关国际组织合作,开展国际工程合同模式与条件、工程项目管理等培训和国际资格认证。四是要培育行业“走出去”服务体系,为国际工程实施提供保障。五是要搭建业内交流研讨平台,促进企业能力提升。
卫明在致辞中围绕工程项目审批改革、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建筑师负责制等内容,就如何充分发挥设计在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中的灵魂作用,介绍了住建部正在推进的工作情况。在谈到工程项目审批改革时,卫明指出,工程项目审批改革力度很大,涉及行政体制机制的改革。这项改革重新建立了工程建设程序,将审批流程划分为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4个阶段,采取“减”、“放”、“并”、“转”、“调”5项措施对审批环节进行改革。
王淑敏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工程承包、经济合作等方面虽然取得巨大进展,但也有企业因国际标准制定参与度低;对项目的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经营管理风险、文化习俗、法律风险估计不足;企业内部低价竞标、恶性竞争以及缺乏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等诸原因,给政治经济造成了很大损失,甚至出现颗粒无收、血本无归的惨痛教训。她建议,行业协会要摸准企业脉搏,关切企业的关注点,想企业所想、做企业所需,急企业所急,采取积极稳妥的引导和促进措施,精准服务,主动作为,多做实事,切实帮助企业提升 “走出去”能力。
在论坛交流环节,美国独立项目分析公司、亚太区首席咨询顾问叶嘉碧、沃利帕森(中国)总裁邱鸿、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第一营业部副总经理周尚志、ACOM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事业部副总裁陈少春等分别作了精彩的分享交流。此次论坛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共同主办,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分会承办。来自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及国际工程建设领域的200余位代表出席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