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鹤 李 欣
浅析政治理论课的体验式教学
刘宏鹤 李 欣
随着教学模式的转型,体验式教学、开放式教学等诸多新型教学理念不断进入人们视野,是重组教学关系、引领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是建立理论指导实践、知识转化能力的桥梁,教学的理念亦是要走开由培养学术型人才向理论、方法、技能、职业型人才多方并举的新型模式之路。本文立足教学新模式的探索和人才实践能力要求的双重背景,谈谈如何通过体验式教学实现学员从被动到主动、从模仿到创新、从理论到实践的根本性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注重了理论的灌输,却忽视了课堂上短循环、短节奏、短周期的实践检验,通过课下大量的自由时间、自由空间去体验课上理论指导的课下实践,其效果往往不够理想。然而体验式教学则是结合理论学习,通过真实或模拟情境中的体验训练,使学员在亲历事件过程中思考与总结,理解并建构知识、锻炼并形成能力的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的主旨是在有限的课堂教授范围内以突出学员的体验为核心,将传统的单纯理论灌输改变为精要的理论指导,强化学员的主体参与性及动手实践能力,使教员革新教学内容设计及课后评价方式,成为师生共同主导的融合性课堂。其优势在于提高学员主动学习能力,并在参与中获得体验,体验中获取知识、发现不足;寓教于乐,转变传统单方面讲授的“提拉式”教学,切实增进平台“共促式”教学的实践效果;学以致用,通过情境模拟,使学员在实践中运用和检验理论知识。
营造理想的学习氛围。相较于传统政治理论教学课堂中灌输式、格式化的教学氛围,体验式教学突出了师生平等的、活泼的、畅所欲言的、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实践证明,无论过度强调教员与学员的任一方面为中心的模式都是不足取的。单一强调以教员为中心的课堂讲授,无形中影响了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员思考创新;单一强调以学员为中心的实践课堂,教员则容易沦为旁观者。营造理想的学习氛围,首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学员具有更多的话语权,通过语言或行动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积极表达出来;教员引导学员体会教学主旨目标并给予学员指点与鼓励。其次,教员要主动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体验式教学对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也要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同时作为引导者应具备一定的预见能力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能力,尤其需要在清晰思路引导下教学,准确把控方向,及时纠差改错。第三,应开发不同的教学场所。体验式教学不必拘泥于教室,应适当拓展其它场所,如模拟在不同场合领导者的分析决策过程,模拟部队思想动员,等等。这些场所胜于教室的优势在于空间更广阔,情境更真实,学员更易接纳目标要求,体验更深刻。
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不断开发是促进体验式教学效果的最直接体现,是实现体验式教学氛围的支撑,只有进行配套的教学手段改革创新,才能达成所设想的教学效果。首先,体验式教学手段依靠教学内容与资料的保障。在教学内容保障上应遵循“选新、谋广、求效”的原则。“新”是指题材要新,体验事件本身就是以发生过的事件为蓝本,某种程度已经存在滞后性,教员若不注重体验事件的更新,易使训练项目与实际脱节;“广”是指题材要广,体验事件的选取不应拘泥于政治理论视野中的某一个别环节,不单纯为认知某一个观点,应选择综合性事件进行模拟及讨论,使学员既学习理论知识也提高实践反馈能力;“效”是指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体验教学的有效性以选取事件的新鲜与广度为基础,反过来,事件选取的“新”与“广”,应以教学主旨为引导,以实现教学有效性为目标。作为教学内容的支撑与补充,教学资料的提供也应同步进行改革与完善。涵盖预备及使用的各种教学基础资料、课程相关阅读资料、各类参考教材及电子素材等,也包括教员为学员提供的与课堂相关的阅读资料及参考资料。教学资料的阅读及了解是体验教学必备的课前准备,学员只有在阅读相关资料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体验课程的主题,才能达成体验的效果。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员要对课程有宏观的把握,将教学参考资料提早发给学员,使学员在开课前即对讨论及体验的内容有所准备。其次,体验式教学手段鼓励教学过程的完善。传统课堂有大量的板书,课上不停地擦除更新,始终延续着教员备课学员预习、教员授课学员听课、教员出题学员考试的固化套路。课前提问了解上节课学员的学习和课下的实践效果,人为地拉长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循环周期。其弊端有两点:一是仅通过课前提问掌握前一次课程的教学效果,无法深入了解学员课下的实践总结效果;二是考试仅能检验学员的成绩,同样是针对理论机械记忆的固化模式,无法作为有效依据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及内容。
课程模式的改进与创新。政治理论的体验式教学既延续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又在时间安排、周期循环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一是课前准备。开课之前,教员向学员介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向学员布置完成本课程需要阅读及了解的学习资料与参考书目;每节课前,向学员布置下节课将展开的相关内容,使学员在课前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充分的思考和准备,此阶段是以课上体验为目的,促进学员课前自学吸收的过程。二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将以体验教学为主导,在体验之初,通过设置情境,通过某些适当的引导,引发学员兴趣,激发学员参与实践的欲望;通过自主或是固定分组的方式确立研讨小组或者行为关系,并以“模块式”讨论问题提出观点;实施情景体验,通过具体的观点对策讨论分析“事件”中的难题。三是课堂评价。课程结束后,体验课堂中各角色进行互点互评,无角色的旁观同学对体验活动中有角色同学进行点评,教员对各角色表现及体验课堂的整体过程进行总评。点评是体验式教学过程的必备步骤,有助于体验课程的升华。通过评价,学员可以回顾体验的过程,分享体验中的感受,从他人那里获取肯定或批评,讨论焦点问题,澄清心中疑问,在体验中感知过程,在互评中梳理知识。四是教学反馈。体验式教学中的反馈是指当某一次体验式教学经历完整过程后,由教员将这次课程的经验及不足作出反馈,即避免相同问题在后续教学中再次出现,形成教学回路,使体验式教学成为一种闭路的循环模式,而非通过以往的考试反馈法单一检验学员对于理论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
不偏废理论学习。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需要并提倡体验式教学,并不意味着忽略概念式的理论教学,单纯注重学员技能及行为的培养。相反,体验式教学是以学员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在高年级开设类似课程。否则如果缺乏理论知识的积淀,在体验活动中便无章可寻,体验课程易演变成照着“剧本”的表演。因此,体验式教学要在学基础和促提升中理解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在强根固基和升华创新中找到恰当的结合点。
注重评价体系的调整。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别,主要存在于教学理念和体制上的改革性。改革意味着打破,体验式教学在时间、地点及方式上都在挑战传统教学管理制度。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学管理部门给予更多的宽容,在教学评价体系上不能以传统的评价指标去衡量,比如教员是否有规范的板书、是否保持既定教学地点等。这些固有的课堂硬件,正是体验式教学所要改进的,因为这些因素不利于轻松课堂氛围的营造。
融合多媒体创新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体验式教学恰当的补充,多媒体能为学员提供视觉及听觉的双重体验,有助于布置体验情境及铺垫情节,对学员了解事件始末、理解当事人情感、感受焦点事件、进入体验角色等都有很好的帮助。因此,体验式教学的教员团队也要丰富自己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应用更广泛的教学媒介开展教学,为学员模拟最真实的体验环境。
【作者系空军航空大学航空基础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