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将呈现由面到点、由虚向实趋势

2018-12-14 03:01文=李
现代国企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刘鹤国有企业改革

文=李 锦

李 锦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呼唤国企改革获得突破性进展。

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10月9日在京召开,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刘鹤出席会议并讲话。这个讲话,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思想,回答了国企改革的大是大非问题,正视改革差距,明确改革重点,将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

刘鹤这次讲话,包括国企改革的背景、指导思想、方向、原则、任务与要求,几乎是一个顶层设计的缩微版,把重大问题提出来了,把存在问题找到了,主要内容概括为六个“突出抓好”,也就是六个行动,实是改革的行动纲领,也可以看作刘鹤的国企改革观的一次展现。

10月19日,刘鹤就当前经济金融热点问题接受媒体采访,对于促进国企改革和民企发展以及“国进民退”等问题进行了回应。

最近的刘鹤讲话,使人对刘鹤的市场经济改革的坚定支持者、思想开放的印象,再次得到证实。特别是“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看法的表达、“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思路的提出,犹如两根银针,扎入国企改革痛点,表明国企改革将呈现由面到点、由虚向实趋势。

从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内容上看,会议精神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讲形势与背景,第二层次是指导思想与原则,实质是总纲,读懂这一段至关重要。第三层次是任务,六个“突出抓好”,也就是六个行动。第四层次是抓落实的要求。从总体上看,内容极其丰富,针对性、有效性、操作性非常强,有不少新提法,令人耳目一新。现在按照会议内容的顺序,依次分析。

顶层设计特色论

会议肯定了改革开放4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十九大报告用的“不平凡的”一词,这次出现在刘鹤讲话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对近六年做的事情,用的是“谋划、部署和推动”三个词。用了“两个更加”,表述“新的重大进展”,其他则省略了。抓住精要,这对我们总结近几年的经验,提供重要启示。近年人们耳熟能详的“顶层设计”与刘鹤有关。2011年刘鹤供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时,在当年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第十一篇“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导语部分,刘鹤写到:“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而这是党和国家重要文件中首次使用“顶层设计”这一概念。

国企改革中心地位论

会议要求,准确研判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新变化,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时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地位。过去习惯性说法是,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决定于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次,用中心地位,显然比“环节”分量更重。环节犹如链条,连接为主,而地位则具有根本性、决定性。讲这个话,可能没有人再比刘鹤有发言权了。大家知道,刘鹤同时担任六个组长或者办公室主任。现在,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时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地位,意味着国企改革是决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命运的决定性一招。当然,作为“顶梁柱”,国有企业能否成功实施突破,事关全面深化改革成败,事关中国经济未来。

微观市场主体活力论

刘鹤在讲话中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充分认识增强微观市场主体活力的极端重要性,这种提法引人注意。我们注意,微观市场主体是一个理论词汇,平时在政府文件中出现不多。这里出现,使人想到为什么要改革?这是什么性质的改革?谁是改革的主人?改革的目的?这是国企改革的基础理论,也可以称为国企改革基础论。“充分认识”与“极端重要性”,是说的国有企业这个微观市场主体,着眼于“活力”二字,是指出国企改革的目的。为什么要“充分认识”?就是认识不充分;为什么要有“极端重要性”,就是改革中对企业活力认识不到位。活力缺乏、效率低下的现象,是国有企业的深层矛盾。此时说出,还有一层意思,重申我们是坚持市场经济国家,我们的改革正在向市场经济迈进。

重点突破论

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思路,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胆务实向前走。这句话是指从一个方面做起,获得突破,从而带动全局。从一个方面做好了,比什么都干而什么也干不好要强。如果什么都说,什么都在抓,让人也记不住。眉毛胡子一把抓,搞面面俱到,什么也抓不住,等于没有抓。

突出主业论

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是第一次把这四句话放在一起来说,可以称为新十六字方针。特别是“突出主业”,纳入改革内容,说明这件事情地位的提升。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国有企业要突出实业、突出主业,使主业的贡献率、实业的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从现实情况看,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现在主业不主,混业压主,一家企业有三五个主业,甚至六七个。低质化、同质化现象竞争,已经不能继续下去了。包括国企功能定位的分类,包括与民企在几乎所有领域的竞争,似乎也应该捋一捋、顺一顺了。

图:10月17日,“鲲龙”AG600进行水上滑行试验。

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论

突出抓好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这里,在现代企业制度前面加上“国有”两字,是一种定位,前面没有加上社会主义四个字,而在后面加上“国有”,性质是一样的。显然,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是近两年来的新提法,而且应该是对新时代国有企业非常重要的一个定位。就在一个月前的9月7日,《学习时报》头版刊发的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署名文章《扎实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中,谈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1993年提出来的,原来是“产权清晰”是基础,是讲的产权,表现为资本,而缺乏人的因素。现在加上“国有”的本质属性规定,内容应该是全面了。

治理主体权责边界论

讲话中强调要有效划分企业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落实和维护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力,保障经理层经营自主权,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是指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权力责任边界,不是党委加强了,其他主体就清闲了。党委(党组)是领导核心作用。而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力,“权力是董事会的”,强调这点很重要。后面一句“保障经理层经营自主权”,告诉我们,经营自主权是经理层的。这一段,有正本清源作用,把党的领导与董事会、经理层的权力保护关系是讲清了。越简单,越是精准,越是清晰。现在,边界不清晰现象,在国有企业中还是存在的。

国有资本配置效率论

讲话强调,突出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内部约束和激励,保护各类所有制产权的合法权益,科学进行资产定价。要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同时大力支持和带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排在前面。在当前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社会上各种声音比较多,这次座谈会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态度是坚决的,强调保护各类所有制产权的合法权益,国有企业的财产权不可侵犯,民营企业的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一句,显得突出。这是从市场经济角度,用“配置”来讲话。目前的结构调整,与混合所有制交叉进行。国有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利用资本市场,以国有资本带动社会资本,壮大国有经济影响力,为整个行业注入新活力,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三股激励论

市场化经营机制的核心是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会议强调要加快工资总额管理制度改革,统筹用好员工持股、上市公司持股计划、科技型企业股权分红等中长期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各层级干部职工积极性。这里,从分配改革这一关键环节入手,直接提出员工持股、上市持股、股权分红三种方法,把中长期激励措施指出来了。过去我们的激励机制是按劳分配,但这是在蛋糕既定条件下谁分多少的问题。而产权明确,生产者就会想方设法优化要素组合、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把蛋糕做大。产权激励是更有效的激励。科研成果是科研人员的大脑和资本共同创造的,科技型企业股权分红推开了,创新才能成为驱动发展的主导力量。

市场化选聘论

会议强调要市场化经营机制,包括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原则,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在收入分配领域进行的国企改革实践,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是国有企业改革中创造的经验。此次会议提出的部署相当有针对性,有利于形成让企业家心安、人才心动的发展环境,势必助力破解一些国企缺乏活力的顽疾。

大胆用人与国有企业家队伍壮大论

讲话鼓励国企在改革中大胆用人,把那些想改革、谋事业、善经营的企业家大胆用起来,把有思路、有闯劲、有潜力的年轻人提起来,推动国有企业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这一句话,是实际行动,一个“用起来”,一个“提起来”,鼓舞人心。下一步,估计成千上万的国有企业的70后、80后会走上重要管理岗位,目的是推动国有企业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这里出现“国有企业家”一词,显然,企业家不是民营企业的专利。而对国有企业家提出“想改革、谋事业、善经营”三条也引人注意,“想改革、谋事业、善经营”,不是“想守成、不创新,谋关系、不干事,善营官场、不善经营市场”。在强调要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时,讲到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负责的国有企业家撑腰打气。

多措并举降杠杆减负债论

讲到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强调国有企业要继续化解钢铁、煤炭、煤电等行业过剩产能,抓紧消化处理各类历史欠账和遗留问题;要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要多措并举降杠杆减负债,坚决化解各类金融风险。这些,属于2018年重要工作,并没有提出新的提法。而是多措并举降杠杆减负债,表明会用更多方法减负债,包括破产重整与债转股,肯定会加大力度。

试点取得实效论

突出抓好改革授权经营体制。要选准试点,在组织架构、运营模式、经营机制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取得实效。改革授权经营体制,是十九大报告讲的国资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年发了多个文件。这里强调在组织架构、运营模式、经营机制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三个环节,点明了,讲清了。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取得实效,这句话值得关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是十项试点中唯一写进报告的试点,是今年的重中之重。

生产力优先标准论

抓好国有资产监管,用了要坚持生产力优先标准一句,发人深省。改革不仅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更重要的是生产力进步。“优先”一词,很值得咀嚼。加强对微观主体的服务工作,这句话用“微观主体”也深有意味。改革的主体是谁?是企业,不是政府,政府是为企业改革“服务”的。还有,提高专业化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系统性。这一段,讲得温柔,但是很有力度,显然是对国资监管的要求,也是对存在问题的提醒吧。

行动胜过纲领论

讲话强调,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的关键阶段,这一段,讲了怎么落实。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的关键阶段的说法,是说是该拿出行动的时候了。出纲领的时期过去了,不要再沉湎于文件出台了。要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重点难点问题上来,集中力量攻坚克难。

改革乘数效应论

“改革乘数效应最大的阶段”,这是一个新提法,什么是改革乘数效应,怎样追求“效应最大”,这是要研究的。一项改革,可以获得多项效益,譬如混合所有制改革,便可以带来吸收资金、增强活力、公司治理、市场化经营、职业经理人与去杠杆等多重效益,不能单打一。百家行动,便可以克服单项试点的局限性,是强调乘数效应的。

“国进民退”错误论

10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就当前经济金融热点问题接受媒体采访,对于促进国企改革和民企发展以及“国进民退”等方面进行了回应。40年国企改革,一直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争议,尤其是每到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或者是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国企改革所承担的角色、作用、地位就会被反复讨论,甚至卷入一些舆论的旋涡。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有关“国进民退”的讨论。当前,中国经济仍处于“三期叠加”阶段,民企困难是“三期叠加”的表现,一些前期通过高负债扩张较快的民企,由于偏离主业,在流动性上遇到困难,民营企业退出成本高导致僵而不死,债务链条解不开。这时,中小企业自救的方法是寻找国企做“庇护伞”,这是民企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的一个自救措施。而国有银行或者国有企业为民营企业提供帮助,恰恰体现了国企和民企相互依存、相互合作,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不存在“国进民退”的问题。

现代产业链论

刘鹤指出,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两者是高度互补、互相合作、互相支持的关系,未来中国经济将沿着这个方向不断提高,走向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从传统固化的观念,转向用全新的现代化产业链理念来认识国有和民营经济。在布局上,国企多处于产业链上游,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的大企业,在经济稳定、技术创新、维护安全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为民企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宏观条件;民企主要分布在服务业、制造业等一般竞争性领域,为国企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竞争环境、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全面的分工协作,二者彼此促进、相得益彰。比如说,中车集团优化产业链,吸引一大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参与到高铁的供应体系中,5年来为民营企业创造近600亿元市场空间,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带动行业内民营企业发展的“领头雁”。中石油、中海油等油企拥有的供应商达数千家,涉及的行业几十个,采购物资高达几千种。在这些供应商中非公有制企业占有相当的比重。与其纠结于所有制的争论,不如更多地考虑产业布局和规模,民营企业也应主动融入国有企业的产业链条布局之中,力争与国有企业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为国有企业做好配套服务和产品深度加工,延伸产业链。

国企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既然是革命,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现在,思想上的解放比国企改革本身更重要。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可视作一次思想解放的会议。我们应当学习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和刘鹤讲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开阔视野,明确国企改革任务,争取国企改革的关键性突破。

刘鹤在达沃斯论坛承诺,中国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纪念方法就是推出新的、力度更大的改革开放举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使命,急迫地呼唤着国企改革的关键性突破。刘鹤由知及行,正式从政策的设计者成为政策的实施者。关于未来的中国国企改革之路,虽然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料到,但是刘鹤的讲话已经给出了希望。

猜你喜欢
刘鹤国有企业改革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做人要实”之我见
瞧,那些改革推手
前瞻者刘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