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学院韩朝学院 金明实 全金姬
1992年中韩建交之后,各大高校纷纷开设朝鲜语(韩国语)专业,朝鲜语(韩国语)一时成为热门专业。现如今,朝鲜语(韩国语)教育以及朝鲜半岛问题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语言教育也应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在新形势下,各高校的朝鲜语(韩国语)专业逐步引进韩国籍教师,形成了中韩教师相融合的师资队伍现状。
就相关研究现状来看,既成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尤其是朝鲜(韩国)外教管理体制和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相关的文献较少,很多文献都是从外语类院校的宏观角度对国际化师资队伍进行的研究,但这些研究成果仅在外语国际化教学方面进行了研究。朝鲜语(韩国语)教育作为一种特色化语言教育,并不能盲目照搬这些既有成果,而是迫切需要为其“量身定制”、适合朝鲜语(韩国语)专业特点的外教管理体制与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方案,这对当前的朝鲜语(韩国语)教育至关重要。
建立“求同存异,韩朝并重”的外教管理体制,在意识形态上充分尊重朝鲜半岛的南北差异,使韩国、朝鲜籍外教之间,交流畅通,取长补短,和平相处,共同致力于朝鲜语(韩国语)教育。“求同存异,韩朝并重”的外教管理体制在具体操作上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拓宽外籍教师聘用渠道,扩大聘用范围。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不仅可以聘用韩国籍教师,也可以聘用朝鲜籍教师,聘用程序皆按照我国政策和规定执行。被聘用者必须热爱教育事业,治学严谨,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需具备朝鲜语(韩国语)语言文学专业教育背景和专业水平,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目前,国内对外籍教师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专门从事朝鲜语(韩国语)教育的外籍教师较少,且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教师资源不平衡,优秀的外籍教师多集中在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区,地理位置偏远的三四线城市难以聘到合适的外籍教师。除扩大聘用渠道、提高工资待遇、提供良好的住宿条件、报销往返交通费用等举措外,还可以利用地方文化、旅游等环境资源吸引外籍教师。
考虑外籍教师签证期限、国外访问时间等限制,应采取灵活的聘期管理方式,聘期可以分为短期聘用、中期聘用、长期聘用。短期聘用为30天以内,中期聘期为半年至一年,长期聘用为两年至五年。教学工作可以根据外籍教师的聘期进行灵活安排。此外,还可以利用小学期邀请韩国籍教师、朝鲜籍教师进行短期学术讲座、短期实践教学等。
聘用合同采取个性化制定方法,尊重朝韩两国国情及参考我国外专局的合同范本,依照聘用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聘用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外教职责、违约处理措施、薪酬待遇等。
1.实行适应中国国情的岗前培训
(1)帮助外教了解中国国情,使其注意言行,不参与非法组织、非法宗教活动等。
(2)国内与国外教育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帮助外教了解学校基本情况和基本教学规章制度,如教学时间、上课注意事项、上课场所等。
(3)对于学校的语音教室设备、多媒体教室设备等进行操作培训,使外教能够在短时间内熟悉和适应工作环境并有效展开教学工作。
(4)进行教学纲要、试卷、教案、教学计划等文件规范化编写和制定,并组织相关培训。
2.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机制
对于外教的教学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估。考核内容包括出勤、学生学习成绩、教学效果等,可以采取听评课、试卷检查、调查问卷、座谈等形式了解外教教学情况。根据反馈情况及时与外教沟通,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3.合理安排教学工作
充分尊重朝鲜语与韩国语之间存在的语言差异,在教学工作方面,充分考虑外籍教师特点,安排相适宜的课程。韩国籍外教安排韩国语会话、听力、演讲等课程,朝鲜籍外教安排朝鲜语会话、商务朝鲜语、朝鲜语语法等课程,并安排外教参与第二课堂教学。因朝鲜语与韩国语存在差异,有必要专门设置朝韩语言对比等相关课程。不仅在语言教学方面要注意两者的区别,在一些文化习俗方面也要设置相关的朝鲜半岛文化课程,就朝鲜和韩国现存的政治体制、经济、文化、习俗等各方面的差异进行介绍。
因为政治体制形态不同,朝鲜籍外教和韩国籍外教在日常管理方面应进行平行管理。如办公室的安排、住宿的安排实行单独管理,不进行混排。保障外教的外事安全,选择位于学校附近的、安全性较高的小区或是学校教学公寓等。安排一些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或聚餐活动,增进中韩朝教师团队的凝聚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该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育国际化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而要实现教育国际化,毋庸置疑,离不开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建设。高校立足于学校实际情况和发展前景,大力推进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在这种背景下,朝鲜语(韩国语)教育可以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引进来”是指引进韩国籍教师、朝鲜籍教师,引进具有韩国、朝鲜留学背景的高学历教师。另外,还要加强本土教师“走出去”,以提高国际化知识素养。本土教师“走出去”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鼓励教师到韩国、朝鲜取得硕博学位。
第二,鼓励教师参加国际性学术交流会议。根据教师的专业和教育方向,有针对性地参加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加强与韩国、朝鲜专家的交流和讨论,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学识见识,也有助于提高高校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第三,每年定期选派教师到韩国、朝鲜研修、培训。制订考核方案,避免研修、培训成为“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培训。
朝鲜语(韩国语)本是同一语言,历史、政治等因素造成了朝鲜语的分化状态,演变成我国朝鲜族使用的“朝鲜语”、韩国使用的“韩国语”、朝鲜使用的“朝鲜语”。而国内目前开设的朝鲜语(韩国语)专业大多都是以韩国的“韩国语”教育为主的,而这里所要强调的创新模式是“求同存异,韩朝并重”,既包括韩国语教育(韩国使用的韩国语),也包括朝鲜语教育(朝鲜使用的朝鲜语)。因此,需要在“引进来+走出去”模式下形成“朝鲜族教师+汉族教师+韩国籍教师+朝鲜籍教师”的国际化师资团队。
1.从语言习惯方面来看,朝鲜语是朝鲜族教师的母语、第一语言,朝鲜语是朝鲜籍教师的母语、第一语言,韩国语是韩国籍教师的母语、第一语言,而朝鲜语(韩国语)是汉族教师的第二语言。在语言的准确把握与运用方面,朝鲜族教师、韩国籍教师、朝鲜籍教师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而汉族教师则处于劣势地位。
2.从文化背景来看,不管是朝鲜族教师,还是韩国籍教师、朝鲜籍教师,由于从小耳濡目染,在家庭和生活环境的熏陶下,对朝鲜(韩国)文化非常了解和熟知。不过由于历史和政治等因素,传统文化的传承发生了变化,发展成朝鲜族文化习俗、韩国文化习俗、朝鲜文化习俗。因此,在朝鲜语(韩国语)教育过程中,要把握这些差异性。对于传统文化的准确把握和教育,朝鲜族教师、韩国籍教师、朝鲜籍教师也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而汉族教师则处于劣势地位。又因为传统文化传承的变化,朝鲜族教师通过交流访问等途径对于这些差异性的把握相比韩国籍教师、朝鲜籍教师更为容易一些。
3.从教育背景来看,朝鲜族教师本科多在延边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接受教育,而到韩国国语国文专业或是韩国语教育专业接受硕博教育的较多。汉族教师本科多是在国内高校朝鲜语(韩国语)专业接受教育,而硕博阶段在韩国或朝鲜取得学历的较多。韩国籍教师在韩国高校接受教育,朝鲜籍教师在朝鲜高校接受教育。从学科专业角度来看,朝鲜族教师的专业多为朝鲜语言文学(朝文),而汉族教师多是朝鲜语(韩国语)专业,韩国籍和朝鲜籍教师的专业各不相同。韩国籍教师具有国语国文专业背景到中国从事韩国语教学的较少,对外韩国语教育起步较晚,韩国近些年才开始出现韩国语教育专业,高学历又具有韩国语相关专业背景的韩国籍教师更少。因此,在中国从事韩国语教学的韩国籍教师,其专业背景相比朝鲜族教师和汉族教师处于劣势地位。具有高学历又具有朝鲜语言文学背景的朝鲜籍教师更是难求。
4.从语言教学特点来看,朝鲜族教师文学文化知识底蕴较强,掌握知识较为丰富,对于语言把握的精准度较高。汉族教师后天经过专业系统学习而习得语言,在中韩语言的差异性方面拥有优势。韩国籍教师在韩国语的实际运用方面有优势,朝鲜籍教师在朝鲜语的实际运用方面有优势。对于朝鲜语和韩国语的差异,朝鲜族教师更有优势。
根据“求同存异,韩朝并重”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结合四类教师在朝鲜语(韩国语)教育中的优劣势,合理做出他们的角色定位,打造中、韩、朝融合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四类教师在朝鲜语(韩国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和第二课堂,具体可见表1和表2。
表1:四类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图表
表2:四类教师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4 在朝鲜攻读学位的汉族教师 朝鲜特色模块课程5 韩国籍教师朝鲜(韩国)语会话;朝鲜(韩国)语视听说;高级朝鲜(韩国)语6 朝鲜籍教师 朝鲜特色模块课程
创新外教管理体制,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是关系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紧迫问题。教师是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目前,国内基本都是“朝鲜族教师+汉族教师+韩国籍外教”的师资团队模式,在新形势下,可以采取“求同存异,韩朝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引进朝鲜籍外教,打造“朝鲜族教师+汉族教师+韩国籍外教+朝鲜籍外教”的师资团队模式,这是国际化师资队伍模式的一项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