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银
摘 要:在幼儿园中,评比栏被广泛使用是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评比栏也受到了家长的强烈关注,家长认为评比栏能反映幼儿在园的综合表现。而每位幼儿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只是以片面的的标准来衡量幼儿,这是不公平也是不科学的,于是,我们对评比栏的创设和评价有了新的思路,从幼儿的一日生活和活动及游戏中的规则出发优化评比栏的墙面布置,并增添了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现,让幼儿和家长一眼就能看明白所评比的内容和结果,同时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参与评价,使评价更有意义、更公平全面,从而促进幼儿社会规则意识的养成。
关键词:优化 评比栏 规则意识
一、评比栏的含义及作用
评比栏通过绘画或符号,将老师对孩子的赞赏和肯定展示出来,在孩子心里起着激励作用,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是正面引导孩子的一种传统手段。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行为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连结。评比栏符合正面引导的原则,能把成人对幼儿的赞赏鲜明的展示出来,对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帮助。
二、制定较科学、全面的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教育有利于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帮助幼儿适应社会,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及形成良好的品质。
因此,培养幼儿理解遵守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意识,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让每个孩子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为孩子的终身发展都具有实际的重要意义。
三、优化评比栏,创新评价方法与途径
(一)创设富有童话色彩的评比栏墙面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直接影响到了每一个家长和孩子对幼儿园整体印象的关键环节。各班班组的各位老师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各班各具特色。小一班是一群可爱的葫芦娃,中一班的蔬菜水果车,让幼儿沉浸在童话世界;大二班的是一幢幢高楼和星级宾馆,并附上简单易懂、生活中的照片,简洁明了的诠释了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这样的墙面布置,使评比栏更具有活力和童话色彩,引起幼儿和家长更加去关注评比栏、更加关注幼儿的成长。
(二)共同制定评价的内容
我们打破以往教师定评价内容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师幼一起讨论决定。从幼儿的一日生活、集体教学、自主性游戏、户外活动、来园和离园的表现这五方面出发,共同讨论在哪些方面自己做得还不够,应该怎么做进行讲述,教师帮忙整理。如中二班的文明进餐方面见,老师把幼儿日常文明进餐的完整过程用照片的形式展示出来,每个环节附上几张照片,并用简单的语句加以解释,使家长和幼儿都能看懂评价的内容。
(三)较科学、公正、全面的评价幼儿,促进幼儿的规则意识
每位幼儿都有优点和缺点,有的甚至有很多的缺点,怎样能做到既不伤幼儿的自尊又能激励他们呢?我们从评价的时间周期、内容和形式上进行调整。
从时间上,我们强调评比的随时性,试想一个在周一表现好的幼儿,一定要在周五去表扬,那幼儿的成就喜悦感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从内容上,我们更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并根据各班年龄幼儿的特点和平时的表现来确定评价的内容。我们注重的是只要有一方面点滴进步就可以得到奖励,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愿意遵守各种生活、游戏和教学的规则。
从形式上,我们以蜕变或兑换的形式体现评价结果,如中一班的蔬菜水果车,变化车的速度,变成赛车手;中三班是以火箭外形的变化,看谁先到达太空来激励幼儿。而且都富有情境化和角色化,这样很符合幼儿容易幻想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童话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逐渐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在评价的实践中,我们积极发挥幼儿的主动参与性。小班、小小班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评价,中班的幼儿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正确进行自我评价,大班幼儿根据自己的表现随时自主地进行自评和他评。而老师则在幼儿评价好后定期进行总结,在日常开展多种社会性的活动和角色游戏,帮助幼儿了解各种规则。区角游戏中,利用环境暗示法,让环境说话,让环境的设置告诉幼儿参与这个游戏应遵守的规则,如用插卡标志,限定游戏人数;用安静图标,告诉大家要安静等,这种环境暗示没有任何的强制、命令和压抑,可以帮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始终遵循多用纵向比较,慎用横向比较;尊重孩子,宽容缺点;积极鼓励帮助,耐心期待成功这三个原则,真正做到科学、全面、公正的评价每一位孩子,不让孩子因为评比栏而受到伤害。
总之,评比栏是正面引导幼儿成长的有益工具。现在的评比栏,运用童话色彩的墙面、图文结合的评价内容和方式、较科学的评价幼儿,让幼儿能每时每刻看到自己和别人的进步和不足,逐渐养成规则意识,做好社会的小主人。
四、效果呈现及反思
经过一学年与班级评比栏的亲密接触,首先,幼儿已经能初步看懂评比栏中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懂得了养成良好规则意识的重要性。小班幼儿园会对自己的行为准则做出正确的判断。中班幼儿能尝试自己粘贴粘纸,能初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大班幼儿已经能完全根据某一阶段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正确、全面的评估自己,看到不足会尝试自我约束、主动遵守规则,真正体现了促进规则意识的养成。
其次,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了三次实践活动,它们分别是:小班的《送玩具回家》、中班的《快乐自助餐》、大班的《我会游戏》。经过三个实践活动,反映出幼儿从实际行动转化为内化,在小班的实践活动中幼儿会主动整理和爱护玩具;在自助餐的过程中学会文明就餐、不浪费粮食、按需选取食物;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能主动遵守游戏规则,愿意与同伴合作。
不足的是,家长的参与评比机会较少,家园互动不够,不能很好的做到家中和幼兒园一样遵守规则,不能将良好的规则意识持之以恒。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完成并成效的,它需要每一位幼教工作者和家长在日常工作中做有心人,点点滴滴、随机渗透、日积月累这样才能巩固效果,使幼儿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做好未来社会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周宗奎.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安徽人民出版社.
[3]马斯洛.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4]普林格尔.儿童的需要[M].上海:春秋出版社,1985.
[5]孙宏艳.好习惯是怎样培养出来的[M].北京出版社,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