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各地的实际情况看,实施乡村战略的关键是要培养大批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专业人才队伍,而在此过程中,作为直接扎根农村以培养乡村各类人才为根本任务的县级职教中心可以大有作为。几十年的实践也表明,县级职教中心在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服务精准扶贫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十九大报告对于乡村发展战略的首要要求是产业兴旺,而新型职业农民则是产业兴旺的生力军,如何汇聚有效资源,进一步助力农村产业生力军队伍的成长与发展则是新时代对县级职教中心提出的时代要求。在此方面,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借助“校园”打基础、学技术、习管理,利用“田园”用知识、练技能、做管理的“校园+田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经验做法,值得借鉴。
一是改良课程体系,实现精准培养。学校遵循教育链精准对接产业链、科技链的思路,构建了 “三链对接”模块化课程体系,具体包含公共基础与专业基础、专业技能、高新科技运用、外向型能力素质、现代农业职业精神等现代农业五大模块化课程体系,共40门课程。将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等融入二产,将网络营销、生态环保等对接三产,转化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课程,满足农业“接二产”“连三产”融合发展新需求。
二是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培养效果。創建自然式田园化教学模式,根据农情、学情,以学习创业共同体组织教学;搭建“三产融合”的校园田园“产学研创用”一体化平台,先后建设了校园田园融合的蔬菜育苗组培中心、植物医院、科技示范中心等38所实训基地,开办了“家庭农场”“农产品网店”等创业实体。利用“城乡校园课堂”“田间地头课堂”“网络空间课堂”,以及“种好地”手机APP等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强化学员自主学习能力。
三是建立双园联合、多师精准培养机制。聘请“能工巧匠”进校园,建立学校教师、农技专家、田秀才、农场主等组成的教学科研共同体,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实现技术技能创新与人才培养同步。校内教师重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基础专业技能;田园师傅重在提升学生技术技能;农业、科技等技术人员,通过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农场主通过实体创业案例培养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全方位培养。
四是积极对接社会服务,开展送教下乡、送学上门活动。服务寿光农村劳动力转移,学校组织小儿推拿、面点制作、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培训;作为寿光市社区学院,依托15个镇街区社区分院,每年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50余期;借助中国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这一平台,传播农业新技术、新理念,先后外派技术员500余人次,推广农业新技术60多项,辐射20多万户农民,成果输出到河北邯郸职教中心等279所学校;与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合作,先后在四川、青海、西藏等地建设蔬菜产业示范园区和产业基地,安置新型职业农民1万余人就业,帮助5万多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再就业,真正做到精准技术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