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月卿 福建省龙海市畜牧技术服务站 福建龙海 363100
白母番鸭头部肉瘤是与其他家鸭不同的一个体型特征,所以番鸭又称瘤头鸭、红面鸭[1],称该特征为“脸红”性状。脸红一般在白母番鸭性成熟前开始发育,首先喙逐渐呈粉红色,上喙基部和眼周围有肉瘤长出,肉瘤表面相对平滑、颜色淡红,随着日龄的增长,上喙基部和眼周围的肉瘤逐渐延伸、相连起来,继续向下喙基部扩展,面积增大,颜色逐渐变鲜红,肉瘤逐渐变厚、有皱褶。
目前,在家禽性成熟研究中,对种公鸡冠形指数、肉髯指数与同胞和半同胞母鸡开产日龄(280日龄)产蛋数和蛋重的相关性开展过研究[2],但针对白母番鸭脸红性状对其见蛋日龄影响的研究还未见报道。而现在人们对白母番鸭的需求越来越大,主要在于其抗病力很强、耐粗饲、食性广、生长发育较快,养殖经济效益高[3],以选早、大、快为主的选育目标;选育出来的白母番鸭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脸红性状是很重要的选育指标。目前,对于了解白母番鸭的性成熟,基本采用观察卵巢发育情况的方法,即每周取若干白母番鸭进行解剖,观察卵巢发育情况。其缺点在于观察时间久,同时也浪费成本,整体过程相对复杂。而通过本试验直接观察白母番鸭的脸红性状来判断其性成熟,不仅节约成本,而且方法创新,更具有实践意义。
1.1 材料 试验动物由龙海某种鸭场提供的一批18周龄白母番鸭,从中随机选择健康、生长发育良好、大小接近的白母番鸭50羽。
1.2 试验设计 选用18周龄健康白母番鸭50羽,每周对18~22周龄白母番鸭的脸红性状进行观察并记录。到了22周龄,开始跟踪记录每羽白母番鸭的见蛋日龄,见蛋的同时观察记录其脸红等级。
1.3 测定指标
1.3.1 脸红性状 根据白母番鸭脸部红皮瘤生长的时间及面积大小 (脸红等级1至6级具体测定标准见见表1、图1),分别在 18~22周龄以及见蛋时对白母番鸭进行脸红程度及面积进行观察,记录脸红等级及白母番鸭的肩号。
1.3.2 见蛋日龄 22周龄起,每天下午4 00后跟踪观察白母番鸭的见蛋日龄,采用“泄殖腔托蛋法”进行个体摸蛋,记录有蛋个体的肩号,个体见蛋日龄为手摸判定有第一枚蛋出现时的日龄。“泄殖腔托蛋法”为一手抓住白母番鸭的翅膀,另一只手抚摸白母番鸭的腹部判定有无蛋的存在。整个试验期对白母番鸭以上各指标进行测定,按时做好观察和试验记录。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收集数据,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统计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差异显著性以P<0.05表示,差异不显著以P>0.05表示。
表1 脸红程度等级的测定标准
图1 白母番鸭的脸红等级
2.1 白母番鸭脸红等级测定结果 从表2中可以看出,第22周测定白母番鸭脸红等级时,达3~4级的白母番鸭数量明显高于上一周的测定结果,从侧面说明越接近性成熟时,脸红速率也相应加快。
表2 白母番鸭脸红等级分类及结果
2.2 白母番鸭脸红等级与见蛋日龄的关系 白母番鸭脸红等级与见蛋日龄测定结果见表3。见蛋日龄以脸红等级2的最早,脸红等级6的最迟;脸红等级2与脸红等级3为差异不显著(P>0.05),脸红等级 2 与 4、5、6 级均差异显著(P<0.05);脸红等级 3与 4、5、6 级均差异显著(P<0.05);脸红等级 4 与 5、6级差异显著(P<0.05);脸红等级5与6级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脸红发育较好的个体,见蛋日龄也较早,脸红发育较差的个体,见蛋日龄较迟。
表3 白母番鸭脸红性状对见蛋日龄的影响
本试验结果显示,白母番鸭脸红性状的发育与其见蛋日龄存在着显著的关系。白母番鸭脸红发育越早、越好的,即头部肉瘤肥厚、面积大且颜色红润的,性成熟早、见蛋早;发育越迟、越差的,性成熟也较迟,见蛋晚。白母番鸭被视为补壮身体的珍品,白母番鸭经长期驯化,以选早、大、快为主的选育目标,早已形成适应亚热带地区生态环境的优良肉用鸭[4]。选育出来的白母番鸭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脸红性状就是很重要的选育指标。白母番鸭的脸红性状发育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季节与光照[5],与其原产于中南美洲亚热带地区有一定关系。光照时间长,脸红发育也相对较快;同样,光照强度大,脸红发育也较快。因此,要让白母番鸭脸红发育又快又好,把握好光照极其重要。
综述所述,白母番鸭脸红发育越早、越好的,见蛋相对较早;脸红发育较迟、较差的,见蛋较晚。该试验结果对白母番鸭的进一步选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为我国白母番鸭高效养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