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职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角度思考

2018-12-13 05:35李彦汝
法制博览 2018年35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思政法律

李彦汝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一、引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宏伟蓝图的勾画需要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这个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也都是新时代的开创者、建设者。

当代大学生是新时代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思政教育更是大学生入学的“通识”教育,要求不仅给青年大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效益,要传输给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旗帜鲜明地宣扬本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培养道德能力和发展道德思维。

二、高职思政教学问题之困境

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着不爱学习公共课、缺少人生规划、没有坚定信念等问题,甚至有的学生求追奢靡之风,道德滑坡,自私自利;有的还铤而走险,以身犯法。

以环化学院的食药监1701班、1702班、1703班为例,三个班实行合班教学,共有106人。在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公共课程进行调查中显示:

三个班学生在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没兴趣”、“课堂无趣,讨厌说教”、“无用论”、是主要的原因,占总人数的80%。上述问题说明高职思政教学存在着“不想学、学无用”的难题。

三、高职思政教学问题之分析

高职思政教学之困境,是多个方面“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等各个层面,不能割裂开来。但是学生作为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和参与者,其影响也不言而喻,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角度来进行分析,可以分为三个原因:

(一)高职学生之人生观的缺失

“思修”绪论开宗明义指出,“我们处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必须要“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要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做到“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这些要求更需要正确的人生观作为引导。人生观的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很多学生接收“填鸭”式教育,把考大学视为唯一的目标,当这个阶段性的目标完成以后就变得无所适从,不知道之后的人生道路如何选择,特别是大学普遍存在“重智轻德”、重专业轻通识的现象,学生们对思政课堂更为排斥。高职学生在外界看来更是高考“失利”者,在外在压力和内心迷茫的双重作用下,自己的人生态度变得更为消极,更不用说人生价值实现与否。

(二)高职学生道德观之缺失

社会主义道德观要求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其中社会公德就针对“互联网”提出了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要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加强网络道德自律。学生们进入新的人生阶段后,缺少约束,多了自由,特别是唯“物”思想的盛行,学生们开始追求个性和享乐。如课堂上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只顾玩手机,两耳不闻窗外事,比起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手机游戏和视频显得尤为吸引;又比如校园恋爱,恋爱也是一种人际交往,它同样受到道德的约束。恋爱是建立幸福婚姻家庭的前奏,恪守恋爱中的道德关系到未来婚姻家庭生活的幸福。恋爱中的道德规范主要有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和相亲相爱等,但是很多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荒废学业,谈校园恋爱只是出于寻求刺激,甚至片面或功利化的对待感情,这样的恋爱关系不可能长久,还会造成不良后果。

(三)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缺失

高职院校没有设立专门的法学院,有些学校甚至没有或很少开设法律课程,学生们法制意识淡薄甚至空白,所以思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相应的法律知识非常有必要,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最后一章以大篇幅介绍了法律基础,旨在学生们培养自己的法律素养。比如频发的“校园贷”问题,很多学生为了追求名牌,所谓的超前消费,当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不足以支撑自己的物质要求时,就想到了“省时、省力、低门槛”的“校园贷”,最后身陷囹圄,背负着沉重的金钱枷锁,对个人、家庭都是打击。所以有些学生认为读书“无用论”是站不住脚跟的,特别当今已是法治社会,国家对法律的重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青年学生们更应该培养自己的法律素养。

四、高职思政教学问题之反思

针对高职思政教育存在的困境,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和学习的主体,在求知的过程中的确存在很多缺失,人生目标迷茫,人生态度消极,人生价值空白,道德修养下降,法律意识淡薄等等,那么作为学生应该如何思考呢?作为教师应该如何改进呢?作为学校应该如何规划呢?这是值得我们探究的。

(一)学生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关心青年成长,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就提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其中,“勤学”就是下的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求学,很多学生在大学浪费光阴,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高职院校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钻研专业课,还忽视公共课。很多学生对思政课没有兴趣,只知道课本的字面意思,不认真思考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要想求得真学问,就必须下苦功夫。“修德”就是要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善于反省自己的言行,不断加以完善,才能在道德修养上得以提升,学生认为思政课堂“无用”,但是很多学生在校园中常常会因为口角就暴力相向,和室友相处也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集体荣誉感,没有善德。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明辨”就是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我国法律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即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很多学生容易受到网络诈骗,甚至自己通过不法手段欺骗他人,都是没有分清大是大非。“笃实”就是要扎扎实实干事,做实干家。求学最需要脚踏实地的做事,现在校园普遍存在学生在课堂“睡觉”,晚上开始嬉戏,那么还有精力和实践用来学习知识吗?更有学生认为在学校是浪费时间,不能挣钱,主动退学去打工,好比平地高楼起,第一步就是要打好地基,没有牢固坚实的基础,怎么能建成万丈高楼呢?

(二)教师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思政课堂上学生积极性不高,原因是什么呢?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很多老师教学形式呆板单一,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当然有一些老师理论水平也有待提高。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就是从教学角度来说的,“团结”就是强调整体、集体。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学校就是半个社会,班级就是一个小的集体,当学生在这种不愿意学习的环境中“浸染”,就会像病毒一样蔓延到整个班级中去。“团结”就是教师要作为引路人,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团结大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有集体感。“紧张”意味着节奏和效率,比起中学时期的早起晚睡,每天都绷紧神经埋头苦读,大学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而这些空余的时间让学生们容易放松自我,学习效率慢了,生活节奏也慢了。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抛出问题引起学生们思考,还要和学生互动,提高听课的效率和吸收能力。比如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最后一章“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内容时,就可以引用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增强参与度。“严肃”指的是工作态度要严格、严谨,老师态度是否认真可以从侧面反映在学生的课堂表现上。为什么在思政课堂上学生们会特别不在意呢?有的教师备课马虎,理论功底不扎实,甚至有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也就会随便对待,所以“严师出高徒”,严谨的工作作风才能更鞭策学生。“活泼”即营造愉快、宽松的教学环境,学会引经据典,线上APP进行学习互动,课堂上用多媒体、视频等增加趣味性。

(三)学校要善思、善学、善变

高职办学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国内外也出现了很多高职思政教学成果,也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观点。如高职院校的育人模式、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应高校思政教学方法的研究等,不一而足。虽然认识到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上的不足,但还是存在理论不深、缺乏系统性。所以学校要做到“三善”:善思、善学、善变。“善思”就是要结合自身院校的特点,比如从学校的教师队伍的建设来看,思政教师有较重的教学负担,有些学校教师与学生比达到了1::60以上,意味着一个教师可能要带十几个班,平时还有一些科研任务,因此显得力不从心。这种存在教师队伍不足,管理上有漏洞的地方,都要积极的进行完善。“善学”就是要学习好的管理方法,相互交流经验,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有充分认识,特别是在思政教学上,要善于倾听教师、学生意见,并汲收改进。“善变”就是要因地制宜的学会变通、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变化无处不在,只有学校在新时代下永远保持“变”的创新精神,才能给教师们提供这样平台,在创新中进取。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思政法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