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到底”知识大比拼盘活翻转课堂

2018-12-12 11:10孙翔梁艳唐艳葵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8年9期
关键词:主动学习翻转课堂

孙翔 梁艳 唐艳葵

摘 要:文章重点阐述“一站到底”知识大比拼融入翻转课堂的最佳时机、晋级模式、时间控制、体现层级难度差异的立体化题库题型设置原则、有助于激发兴趣和促进学习的奖励形式等教改环节设计。在《环境管理学》课堂中的应用实践表明,“一站到底”知识大比拼无论是活跃课堂还是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上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盘活了翻转课堂,有利于推动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

关键词:翻转课堂;一站到底;环境管理学;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17-0034-03

一、“一站到底”知识大比拼是翻转课堂的创新互动形式

1.翻转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学堂

在提倡共享理念的互联网时代,借助互联网进行开放式教育的慕课(MOOC)、SPOC、网络公开课是现代教育的新宠儿。教师把上课内容做成微视频的形式上传到网络平台供学生学习,[1]由于学习时间自由、空间自由等优势和特点使慕课逐渐为学生所青睐。[2]在网络课程的支持下,被比尔·盖茨(BillGates)称赞为“预见了教育的未来”的翻转课堂得以实现,在翻转课堂里,教师再也不需要在教室里教授课程基本知识,而是设计多种知识应用的课堂形式,鼓励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的研究者转变,教学方式从被动灌输式授受的教学范式转变为互动教学模式,促进“教”为中心的课堂向以“学”为中心的学堂转化,实现课堂角色的“翻转”。[3][4]

2.目前的翻转课堂形式较为单一,互动不足

虽然翻转课堂的意义和改革目标已经十分明确,但是改革的实践效果并不十分理想。[5]在翻转课堂中应用较多的仍然是分组讨论的传统形式,[6][7]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或者激励,分组的学生参与的积级性和主动性不高,组内成员的参与度参差不齐,其他小组同学课前准备并不充分,因此导致翻转课堂上互动性、交互性不尽如人意,[8]没有形成热烈的讨论氛围,翻转课堂迫切需要融入其他创新的互动设计。[9]

3.“一站到底”知识大比拼是翻转课堂的新型互动设计

“一站到底”是江苏卫视推出的全新益智类答题节目,原型是西班牙的“站到最后”,该节目自播出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收视率,2012年,广电总局本着“注重社会效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发了《关于表彰2012 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的决定》,其中“一站到底”也位列其中。[10]该节目采用场上参与者两两PK的模式,让不同职业、社会标签的参与者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PK,[11]它通过借用“攻擂”和“守擂”的武林形式,规则设定为一人攻擂、十人守擂,攻擂者每次选一人作为对手,轮番答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答错题者为输,失败者将接受一定惩罚,当攻擂者连续战胜后可选择放弃前进或继续攻擂,[12]竞技游戏的规则带给参与者足够的趣味性,能充分调动参与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基于此,在翻转课堂中引入了“一站到底”互动环节,有望能把翻转课堂真正盘活起来。

二、翻转课堂融入“一站到底”知识大比拼的理论框架设计

1.切入翻转课堂的时机选择

一站到底知识大比拼是要在课堂中以一定形式的奖励作为吸引,采取竞逐的形式,营造一种寓教于乐的氛围。[13]由于一站到底要求参与者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因此切入翻转课堂的时机应在期末阶段,该形式的作用在于能帮助任课教师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调动课堂积极性的同时也可激发学生复习的热情、检验复习效果,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预先感受期末考试的题型和考察内容。[14]

2.晋级模式设计和时间控制(见图1)

为使学生不产生审美疲劳,能有效保持该形式的新鲜度,时间的控制尤为关键,竞逐进程不能过于拖沓。120分钟之内结束较为合适,由易到难采取四轮竞逐较为合理:

第一轮(题目较为容易,时间控制在60分钟):为增强学生答题自信,该轮次难度不宜太高,应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为主,填空题为辅,分组应控制在6組内较为合适,随机分组,每组控制在4~6人,题目控制在20道题之内,每道题回答时间控制在半分钟,以抢答的方式,答对得1分,答错不得分,答题结束每组按照分数排名得分最高的两位同学晋级。尽管应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但是倘若一个班学生过多,则应考虑在网络慕课中设置一个测试进行选手预筛和初选。

第二轮(题目难度适中,时间控制在20分钟):应该增加多选题、填空题的题量比例,降低单选择题、判断题的题量比例,增加答题难度。晋级的同学进一步随机分为2组,每组控制在6人,题目控制在20道题之内,每道题答题时间控制在半分钟,以抢答的方式,答对得1分,答错不得分,答题结束每组按照分数排名得分最高的两位同学晋级。

第三轮(题目难度较高,时间控制在20分钟):应采用必答题(简答题)+抢答题(填空题)的形式,进一步增加答题难度。晋级的同学只分为1组,抢答题控制在10道题之内,每道抢答题回答时间控制在半分钟,答对得1分,答错倒扣1分,必答题每人回答1道题,答对得2分,答错不得分,答题结束按照分数排名得分最高的两位同学晋级。

第四轮冠亚军终极对决(题目难度最高,时间控制在20分钟):应采用论述题的形式。可采取采访节目的形式,任课教师作为节目主持人,两位比赛的同学作为被邀请的嘉宾,任课教师抛开话题,由两位同学发表见解和脱口秀,最后根据两位比赛同学的表现由台下的所有同学投票表决,票数高的同学为冠军。

3.题库设置原则

科学的题库设计十分关键,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知识点的全覆盖

一站到底知识大比拼放在期末主要目的就是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以查漏补缺并最终顺利通过期末考核,因而题库内容的设计应围绕课程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做到知识点的全覆盖。

(2)题型设置多样化

在题型设置上,根据互动规则,基于课程知识点依不同的难度梯度设置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问答题、论述题等,保证题型的多样化。

(3)题目数量有盈余

在实践答题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同分或其他废题的情况,因此题库的题目应尽可能多,数量应至少为实际使用题目的1.2~1.5倍。

4.奖励形式设计

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奖励的形式可以考虑办公用品(如U盘、移动硬盘)、购书资助、发表论文版面费、专利申请费、参加学术会议的差旅费、平时分加分等。

三、实践效果检验

2016年秋,广西大学环境工程143班学生的《环境管理学》(该课程已经在超星平台上上线应用,学生可以通过慕课网站进行自主学习)翻转课堂在临近期末的一堂课上进行一站到底知识大比拼的实践,参与学生总数38人,为评估一站到底知识大比拼以及其他教改手段的联合对刺激学生主动性改变的效果,比拼结束后发放38份问卷,有效回收3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达100%。问卷里涉及效果检验的题目以及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统计结果表明,学生从“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发生转变(有点转变与转变很大之和)的比例为89.47%,学生对融入了一站到底知识大比拼的翻转课堂打了8.5分的高分(满分10分),说明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积极和良好的效果。学生认为,促使他们做出主动改变的手段按照由高到低依次为:一站到底知识大比拼(87%)、学生脱口秀(58%)、课堂小测验(52%)、课前分发上课课件和学习资料(50%)、课堂专题讨论以及分组做研究报告(42%)、幕课网站的运用(24%),相较于传统“填鸭式”教学以及其他翻转课堂的刺激手段,一站到底知识大比拼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从学生的打分可以看出,对一站到底知识大比拼表达出喜欢和很喜欢的比例高达94.74%,而对分组做专题研究报告这种传统互动形式表达出喜欢和很喜欢的比例仅为47.37%。另外,一站到底知识大比拼的适当物质奖励刺激是必要的,当然从问卷可以看出,如果没有物质奖励,91.89%的学生依然会积极准备并参与到一站到底知识大比拼的环节。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所给出的框架设计可为该互动形式在其他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理论方法和范式,当然框架本身是弹性的、开放的、可变的,使用者可根据课程的特点加入自己的理解,并做适当的拓展与延伸。当然,也要指出,“一站到底”知识大比拼仅仅是翻转课堂上可以采用的可行形式,这种形式不能贯穿整个学期,更适合在期末展开,“一站到底”知识大比拼要与学生脱口秀、课堂小测验、课堂专题讨论以及分组做研究报告等形式相结合,才能使翻转课堂更符合逻辑、立体、生动、丰富,具有较好的吸引力。[15][16]

参考文献:

[1]吴鹏泽.基于视频公开课的翻转课堂教师培训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18-123.

[2]路丽娜.“翻转课堂”:传统课堂面临的挑战及变革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14(6).

[3]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51,161.

[4]郑瑞强,卢宇.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设计与实践反思[J].高校教育管理,2017(1):97-103.

[5]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6]祝智庭,雷云鹤.翻转课堂2.0:走向创造驱动的智慧学习[J].電化教育研究,2016(3):5-12.

[7]赵俊芳,崔莹.翻转课堂的内在意蕴及高校教学改革的未来走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6(6):105-110.

[8]刘小晶,钟琦,张剑平.翻转课堂模式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8):105-110.

[9]宁本涛.“翻转课堂”的基本图景与问题审视[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64-69.

[10]黄琰,蒋玲,黄磊.翻转课堂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110-115.

[11]陈晶.从《一站到底》看益智类节目的变异[J].声屏世界,2013(5):40-41.

[12]曾明星,周清平,蔡国民,王晓波,陈生萍,黄云,董坚峰.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102-108.

[13]吕婷婷,王娜.基于SPOC+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大学英语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6(5):85-90,131.

[14]薛云,郑丽.基于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16(5):132-137.

[15]丁云华.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O2O教学模式与管理机制探索[J].高校教育管理,2016(1):111-115.

[16]罗生全,李红梅.MOOCs审思:理念、问题与趋势[J].高校教育管理,2015(4):62-68.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主动学习翻转课堂
发挥家庭小实验的功能 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