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及综合护理效果

2018-12-12 11:12时慧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25期
关键词:综合护理

时慧

【摘要】 目的:总结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并对综合护理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高危妊娠孕妇,随机双盲分两组,对照组6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实施综合护理,评价不同护理实施效果。结果: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调查统计,胎儿发育75.0%、身体调护54.2%、心理安抚53.3%、高危妊娠知识学习43.3%、家庭责任25.8%、经济负担10.8%、社会支持3.3%。护理后观察组的高危妊娠知识掌握评分、S-AI指标、T-AI指标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等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收治高危妊娠孕妇后,明确孕妇的产前护理需求,并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高危妊娠孕妇; 产前护理; 综合护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5.0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25-0-02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高龄产妇人数明显增加,一定程度上增加高危妊娠风险。孕妇因年龄大,各项身体机能下降,增加难产风险,影响母婴生命健康,因此,临床应对高危妊娠引起足够重视,明确孕妇的产前护理需求,并以此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对于减少高危妊娠风险发生意义重大[1]。本次研究中,总结就诊的高危妊娠产妇产前需求及护理干预实践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笔者所在医院从2016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高危妊娠孕妇,随机双盲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年龄20~42岁,平均(30.5±3.2)岁,孕周为36~40周,平均(36.9±1.5)周,初产妇35例,经产妇25例;观察组60例,年龄21~44岁,平均(30.9±3.5)岁,孕周37~41周,平均(37.0±1.7)周,初产妇38例,经产妇22例。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签署同意书,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分组研究。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孕妇的羊水、胎盘以及胎儿检查均显示正常,能积极配合治疗。

排除标准:晚期出血、头盆不称者;精神病史、人格障碍、对脑部疾病等依从性差者。

1.3 方法

1.3.1 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调查表给孕妇,孕妇填写完成后专门人员术回收,根据调查表对孕妇产前需求进行统计,调查表内容包括:孕妇心理问题、身体状况、胎儿发育情况、家庭责任、社会支持系统、经济状况等,整合调查资料。共发放120例问卷调查表,且所有问卷均回收,回收率100%。

1.3.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前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做好保暖等护理工作。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实施综合性护理,具体内容:(1)心理护理。积极与产妇交流,鼓励产妇家属配合护理,明确患者心理特征后,给予其心理疏导,用温柔语言安抚患者的担忧、紧张等不良情绪,也可通过播放一些节奏欢快音乐,转移患者的转移,调节不良情绪。(2)改善环境。定时做病房清理,保持病房环境干净,开窗通风换气;病房内采用清爽明亮的壁纸装饰,添加一些必备电器设备,也可摆放一些绿色小植物,但前提是不要影响孕妇及胎儿。(3)健康教育。提高孕妇为高危妊娠知识了解,针对误区及时指出,告知患者发病原因、危险诱因以及并发症;介绍一些先进的治疗方法以及护理知识,告知孕妇胎儿发育情况以及影响胎儿发育影响因素,正视高危妊娠所造成的危险性,让孕妇正确对待治疗及护理;指导产婦如何自我检测胎动,听胎心音,识别异常胎动。(4)休息及锻炼。取左侧卧位,针对胎盘功能衰退者,延长卧床时间;加强肌肉放松锻炼,教导患者循序渐进锻炼肌肉[2-3],深吸气,保持身体紧张,之后松弛后再深吸气,训练每天10次。(5)孕期保健。建立高危妊娠专属门诊健康档案,统计孕妇的腹围、宫高、体重、血压等指标,动态监测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发现问题,制定有效预防治疗措施,其次根据孕妇的具体血尿等生化指标及具体身体情况,进行有效的运动、饮食指导,减少身体异常代谢发生。(6)加强产前检查。经B超监测胎儿宫内情况,定期对孕妇进行产检,杜绝任何威胁母婴健康的高危因素,其次询问产科病史,筛选并发症、早期高危妊娠孕妇。(7)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强调家庭护理作用,护理人员通过产前需求调查表,明确高危孕妇基本情况,并将孕妇情况告知孕妇家属,便于更好配合护理人员,指导家属如何做好日常护理,给予孕妇精神支持。

1.4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护理前后的高危妊娠相关知识评分,评分越高越好;(2)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应激指标,分别包括状态性焦虑(S-AI)、特质性焦虑(T-AI),评分越低越好;(3)对比两组妊娠结局。

1.5 统计学处理

研究资料均经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20例孕妇产前护理需求调查统计

经统计120例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关于胎儿发育情况90例(75.0%),身体调护需求65例(54.2%),心理安抚需求64例(53.3%),高危妊娠知识学习52例(43.3%),家庭责任31例(25.8%),经济负担13例(10.8%),社会支持4例(3.3%)。

2.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对高危妊娠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对照组护理前、护理后高危妊娠知识掌握评分分别为(43.18±9.52)、(52.75±6.97)分,观察组护理前、护理后高危妊娠知识掌握评分分别为(45.22±7.75)、(73.44±8.50)分,护理后,观察组的高危妊娠知识掌握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80,P<0.05)。

2.3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应激指标水平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I指标、T-AI指标与护理前相比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护理后下降程度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 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60例,剖宫产29例(48.3%),胎儿窘迫18例(30.0%),新生儿窒息10例(16.7%),产后出血18例(30.0%);对照组60例,剖宫产49例(81.7%),胎儿窘迫29例(48.3%),新生儿窒息25例(41.7%),产后出血29例(48.3%),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14.65、4.23、9.08、4.23,P<0.05)。

3 讨论

高危妊娠是妊娠和分娩时存在高风险的一类妊娠,严重威胁孕产妇及胎儿生命健康。术前高危妊娠孕妇多合并焦虑、抑郁烦躁,未承担家庭责任的负罪感、对妊娠失去控制感、担心胎儿存活,而表现为术前应激反应强烈,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严重者会诱发创口愈合延迟、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并发症,影响手术顺利进行,不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增加围产期发病率及死亡率[4-5]。如何进行有效的高危妊娠护理,是当前临床护理工作研究重点。

经本次调查统计,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中,需求最高的是胎儿需求,之后依次为身体调护、心理安抚、高危妊娠知识学习、家庭责任、经济负担,社会支持最低,统计表明高危妊娠孕妇最为关注胎儿健康发育情况,而对社会支持系统关注度最低。这就要求临床护理中,着重强调孕妇孕期护理,保证母婴健康。针对调查的产前需求内容,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孕妇对高危妊娠风险正确认知,针对性心理疏导,缓解孕妇的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6-8]。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后高危妊娠知识掌握评分优于对照组,S-AI指标、T-AI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综合性护理应用于高危妊娠孕妇中,可有效改善产妇的焦虑情绪,提高孕妇对高危妊娠知识掌握。综合护理中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环境护理、休息锻炼护理、孕期保健及家庭社会支持护理,提高患者心理舒适度,合理的体位以及必要的康复锻炼,这些有利于改善围产期结局[7,9-11]。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組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综合护理实施后妊娠结局有明显改善[13-15]。

综上所述,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中结合实施全面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孕妇不良心理应激状态,提高对高危妊娠知识的了解,改善妊娠解决,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陈志芳.潜伏期分娩镇痛对高危妊娠孕妇泌乳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4):545-546.

[2]杨晓文.高危妊娠孕产妇的风险因素与妊娠结局相关性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30):73-74.

[3]吴丽萍.心理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孕妇的效果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2):140-141.

[4]李砚颖.北京市大兴区202例重症高危妊娠孕产妇危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8):43-46.

[5]刘昕.高频多普勒超声在晚期高危妊娠孕妇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21(3):522-523.

[6]杨素芬,杨苗苗,何丽莲.1506例高危妊娠孕产妇住院分娩情况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4):547-549.

[7]于艳.产前护理需求及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孕妇的效果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7):165.

[8]李雪.综合护理对高危妊娠孕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5):170-171.

[9]赖凌,郝岚.心理护理联合运动治疗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2):71-72.

[10]莫琼.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并发子痫前期的相关因素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29-131.

[11]于芹.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46):18-20.

[12]叶丽容.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护理干预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10):121-122.

[13]万培娟.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护理服务研究[J].当代医学,2016,23(5):115-116.

[14]崔雪珍.产前护理需求与护理干预研究对高危妊娠孕妇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5(19):156.

[15]亢林萍,袁文秀,王彩峰.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207-208.

(收稿日期:2018-04-12)

猜你喜欢
综合护理
尿激酶溶栓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
护理干预对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综合性护理在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室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综合护理措施
综合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效果影响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