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摘要】目的 探究建立微信对强直性脊柱炎功能锻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住院期间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微信联系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家庭功能锻炼指导。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建立微信联系,对患者进行家庭功能锻炼指导,有助于患者健康恢复,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建立微信;强直性脊柱炎;功能锻炼;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6..01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表现症状的疾病,患者有腰背僵硬、腰背活动功能受限等临床表现,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疾病,临床之中多采用非药物手段治疗,并通过长期功能训练的方式,帮助患者扩张胸轮廓、缓解晨僵、减轻疼痛、改善睡眠质量。但多数患者功能训练依从性较差,无法做到长期坚持,为此我科尝试利用“微信”这一现代通讯工具,对患者进行家庭功能锻炼指导,并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了相关临床资料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区间为17岁~76岁,平均年龄为35±1.2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区间为18岁~78岁,平均年龄为36±1.4岁。
1.2 方法
本次临床调查研究中,9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入院后,我科采用“督脉灸”非药物手段为患者进行治疗,将姜切碎后,先垫一层中药粉,在铺姜粒,然后为患者点艾绒,治疗中患者需要换三次艾绒。此外还对患者进行了功能锻炼指导教育,如亚急性期关节活动(伸展活动、转颈活动、转体活动、侧伸活动、直立拉伸活动等);缓解期关节活动(猫背活动、飞燕活动、腹部活动、扩胸活动)[1]。46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医护人员与患者建立了微信群联系方式,首先我科组织医护人员录制了分期锻炼视频,将亚急性期关节活动、缓解期关节活动以分解示范的方式,录制成一个个短小的视频,并打包发送到微信群中,这样患者在急性家庭功能训练时,就有了标准的视频动作作为参考依据。其次我科安排医护人员定时在每天的19:30分对患者进行远程视频指导,通过视频观对患者的训练动作进行指正,并帮助患者解答相关疑难问题。最后每天7:30分、13:00分、21:00定时在微信群中发送消息,叮嘱患者进行功能训练。
1.3 临床观察指标
本次临床研究中主要观察指标为:脊柱疼痛评分、晨僵时间、胸轮廓张度、睡眠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3 讨 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患者的中轴骨骼,而患者的髂骨、肩及四周关节也会因此受累,因此患者有腰背疼痛、腰背僵硬、活动功能受限等临床表现,从而对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2-3]。现下临床之中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以非药物治疗方式为主,如为患者进行“督脉灸”,此外还要结合功能锻炼,从而帮助患者扩张胸轮廓、缓解晨僵、减轻疼痛、改善睡眠质量。但由于多数患者无法长期坚持功能训练,同时出院后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因此严重的影响了疾病康复效果。而微信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现代通讯软件,具有语音、视频、传送文件等多种功能,为医院的延续性护理工作创造了一定的便利,本次临床调查研究证实,建立微信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锻炼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强直性脊柱炎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患者需通过非药物手段治疗,并要结合长期功能训练,才能缓解疾病症状,加快健康功能恢复,而本次临床调查研究证实,运用微信对强直性脊柱炎出院患者进行家庭功能训练治疗,更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训练的依从性,因此建议今后临床之中要善于利用微信这一现代通讯工具。
参考文献
[1] 李春彦,周蓉.运用微信对强直性脊柱炎出院患者行个体化功能锻炼指导的护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4):231+233.
[2] 胡竹芳,徐璐,万承贤.微信在强直性脊柱炎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03):77-80.
[3] 赵翠芬,晁少荣,董春燕,岳玲.微信平台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早期患者功能锻炼指导[J].护理学杂志,2016,31(13):89-91.
本文編辑:李 星